可攜式網線鉗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21:55:41 5
專利名稱:可攜式網線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網線鉗,尤其涉及一種可攜式網線鉗。
背景技術:
網線鉗是製作電纜網線接口的必備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來剝掉細電纜導線外 部的絕緣層,剪齊露出的芯線,將插入芯線的水晶頭壓緊。 —種現有技術是中國專利ZL 03272325. 3披露的"新型網線鉗"包括有剝線口、壓 線口 、切線口 、捋線口及手柄,剝線口 、壓線口 、切線口 、捋線口從連接處到手柄的盡頭在手 柄上依次成型。剝線口具有兩片內弧型剝線刀頭;切線口具有卡線凹槽、網線凹槽、切線刀 頭,捋線口具有八個直徑等於芯線直徑的漏鬥狀捋線凹槽。這種網線鉗的缺點是,連接處、 剝線口、壓線口、切線口、捋線口和手柄依次排列,造成網線鉗佔用空間較大,不方便攜帶。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攜式網線鉗,各部件布置緊湊,體積小,方便攜 帶。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攜式網線鉗,包括夾具、剝線口、壓 線口和切線口 ,所述剝線口和切線口分別設置在夾具的兩側,所述壓線口設置在夾具的一
丄山順。 上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中,所述夾具包括下墊鉗、上壓鉗、手壓板和導柱;所述上
壓鉗位於下墊鉗的上方,該上壓鉗的一端與下墊鉗的一端連接,該上壓鉗的另一端與下墊
鉗的另一端對應,形成一開口 ,所述上壓鉗可繞上壓鉗與下墊鉗的連接處轉動;上述下墊鉗 和上壓鉗相對應形成開口的一端上各設有一孔,所述導柱插入兩孔;所述手壓板的一端設 置在上壓鉗上,且該手壓板的端部半包著導柱。 上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中,上述上壓鉗和下墊鉗近似構成一 "V"字。 上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中,所述剝線口包括上剝線刀片和下剝線刀片,所述上剝
線刀片設置在上壓鉗的側邊,所述下剝線刀片設置在下墊鉗的對應側邊,與上剝線刀片相對。 上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中,上述上剝線刀片的刀刃和下剝線刀片的刀刃均呈半 圓形,當上剝線刀片緊貼下剝線刀片時,上剝線刀片的刀刃和下剝線刀片的刀刃形成一圓 形孔,該圓形孔的直徑與帶絕緣層的電纜導線的直徑相等。 上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中,所述切線口包括上切線刀片和下切線刀片,所述上切 線刀片設置在上壓鉗的側邊,所述下切線刀片設置在下墊鉗的對應側邊,與上切線刀片相 對。 上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中,上述上切線刀片的刀刃和下切線刀片的刀刃均呈直刃形。 上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中,所述壓線口包括上壓線頭和下壓線頭,所述上壓線頭設置在上壓鉗開口的一端,所述下壓線頭設置在下墊鉗開口的一端,與上壓線頭相對。 上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中,所述壓線口包括上壓線頭和下壓線頭,所述上壓線頭
設置在下墊鉗開口的一端,所述下壓線頭設置在上壓鉗開口的一端,與上壓線頭相對。 上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中,上述上壓線頭與水晶頭壓槽的槽形相同,該上壓線頭
包括8個一字排列的"幾"字形凸起,上述下壓線頭與水晶頭下部的形狀相同。 本實用新型可攜式網線鉗將剝線口和切線口設置在夾具的兩側,將壓線口設置在
夾具的一端,結構緊湊,因此,可以將夾具做得比較小,使網線鉗變得小巧輕便,便於攜帶;
上剝線刀片的刀刃和下剝線刀片的刀刃均呈半圓形,可以減小剝絕緣層時刀刃對芯線的損傷。
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網線鉗由以下的實施例及附圖給出。(圖中上壓線頭設置在
上壓鉗的開口端部,所述下壓線頭設置在下墊鉗的開口端部,與上壓線頭相對。) 圖1是本實用新型可攜式網線鉗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可攜式網線鉗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可攜式網線鉗的上壓鉗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可攜式網線鉗的下墊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圖1 圖4對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網線鉗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參見圖l,可攜式網線鉗包括夾具1、剝線口 2、壓線口 3和切線口 4(圖中未示)。 所述剝線口 2和切線口 4分別設置在夾具1的兩側,所述壓線口 3設置在夾具1 的一端。 所述夾具1包括下墊鉗11、上壓鉗12、手壓板13和導柱14。 所述上壓鉗12位於下墊鉗11的上方,該上壓鉗12的一端與下墊鉗11的一端連 接,該上壓鉗12的另一端與下墊鉗11的另一端對應,形成一開口 ,所述上壓鉗12可繞上壓 鉗12與下墊鉗11的連接處15轉動。 上述上壓鉗12和下墊鉗11近似構成一"V"字。 上述下墊鉗11和上壓鉗12相對應形成開口的一端上各設有一孔16和17,所述導 柱14插入兩孔16和17。 所述手壓板13的一端設置在上壓鉗12上,且該手壓板13的端部半包著導柱14。 用手向下按手壓板13,可推動上壓鉗12上壓鉗12向下轉動,上壓鉗12開口端的 孔17沿著導柱14向下滑動,最後,上壓鉗12與下墊鉗11貼合。 所述剝線口 2包括上剝線刀片21和下剝線刀片22,所述上剝線刀片21設置在上
壓鉗12的側邊,所述下剝線刀片22設置在下墊鉗11的對應側邊,與上剝線刀片21相對。 上述上剝線刀片21的刀刃和下剝線刀片22的刀刃均呈半圓形,當上剝線刀片21
緊貼下剝線刀片22時,上剝線刀片21的刀刃和下剝線刀片22的刀刃形成一圓形孔,該圓
形孔的直徑與帶絕緣層的電纜導線的直徑相等。 半圓形的刀刃可以減小剝絕緣層時刀刃對芯線的損傷。[0033] 參見圖2,所述切線口 4包括上切線刀片41和下切線刀片42,所述上切線刀片41 設置在上壓鉗12的側邊,所述下切線刀片42設置在下墊鉗11的對應側邊,與上切線刀片 41相對。 上述上切線刀片41的刀刃和下切線刀片42的刀刃均呈直刃形。 所述壓線口 3包括上壓線頭31和下壓線頭32,所述上壓線頭31設置在上壓鉗12
開口的一端,所述下壓線頭32設置在下墊鉗11開口的一端,與上壓線頭31相對。 或者所述上壓線頭31設置在下墊鉗11開口的一端,所述下壓線頭32設置在上壓
鉗12開口的一端,與上壓線頭31相對。 參見圖3、圖4,上述上壓線頭31與水晶頭壓槽的槽形相同,該上壓線頭31包括8 個一字排列的幾字形凸起33,上述下壓線頭32與水晶頭下部的形狀相同。 本實用新型可攜式網線鉗的工作原理是,將未剝絕緣層的電纜線放入下墊鉗ll 側邊的下剝線刀片22的半圓形刀刃上,用手按動手壓板13,使上壓鉗12對應側邊的上剝線 刀片21緊貼下剝線刀片22,轉動電纜線,剝去電纜線最外面的絕緣層;剝去絕緣層的電纜 線露出8根芯線,將8根芯線排列在下墊鉗11另側的下切線刀片42的直刃形刀刃上,用手 按動手壓板13,使上壓鉗12對應側邊的上切線刀片41緊貼下切線刀片42,箭齊8根芯線; 將8根箭齊的芯線插入水晶頭的槽中;將插好芯線的水晶頭放入下墊鉗ll開口端部的下壓 線頭32上,用手按動手壓板13,使上壓鉗12開口端部的上壓線頭31緊貼下壓線頭32,壓 制好水晶頭。 本實用新型可攜式網線鉗將剝線口和切線口設置在夾具的兩側,將壓線口設置在 夾具的一端,結構緊湊,因此,可以將夾具做得比較小,使網線鉗變得小巧輕便,便於攜帶。
權利要求一種可攜式網線鉗,其特徵在於,包括夾具、剝線口、壓線口和切線口,所述剝線口和切線口分別設置在夾具的兩側,所述壓線口設置在夾具的一端。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特徵在於,所述夾具包括下墊鉗、上壓鉗、手壓板和導柱;所述上壓鉗位於下墊鉗的上方,該上壓鉗的一端與下墊鉗的一端連接,該上壓鉗的另一端與下墊鉗的另一端對應,形成一開口 ,所述上壓鉗可繞上壓鉗與下墊鉗的連接處轉動;上述下墊鉗和上壓鉗相對應形成開口的一端上各設有一孔,所述導柱插入兩孔;所述手壓板的一端設置在上壓鉗上,且該手壓板的端部半包著導柱。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特徵在於,上述上壓鉗和下墊鉗近似構成一"V"字。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特徵在於,所述剝線口包括上剝線刀片和下剝線刀片,所述上剝線刀片設置在上壓鉗的側邊,所述下剝線刀片設置在下墊鉗的對應側邊,與上剝線刀片相對。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特徵在於,上述上剝線刀片的刀刃和下剝線刀片的刀刃均呈半圓形,當上剝線刀片緊貼下剝線刀片時,上剝線刀片的刀刃和下剝線刀片的刀刃形成一圓形孔,該圓形孔的直徑與帶絕緣層的電纜導線的直徑相等。
6.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特徵在於,所述切線口包括上切線刀片和下切線刀片,所述上切線刀片設置在上壓鉗的側邊,所述下切線刀片設置在下墊鉗的對應側邊,與上切線刀片相對。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特徵在於,上述上切線刀片的刀刃和下切線刀片的刀刃均呈直刃形。
8.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特徵在於,所述壓線口包括上壓線頭和下壓線頭,所述上壓線頭設置在上壓鉗開口的一端,所述下壓線頭設置在下墊鉗開口的一端,與上壓線頭相對。
9.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特徵在於,所述壓線口包括上壓線頭和下壓線頭,所述上壓線頭設置在下墊鉗開口的一端,所述下壓線頭設置在上壓鉗開口的一端,與上壓線頭相對。
10.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攜式網線鉗,其特徵在於,上述上壓線頭與水晶頭壓槽的槽形相同,該上壓線頭包括8個一字排列的"幾"字形凸起,上述下壓線頭與水晶頭下部的形狀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網線鉗,包括夾具、剝線口、壓線口和切線口,所述剝線口和切線口分別設置在夾具的兩側,所述壓線口設置在夾具的一端。本實用新型可攜式網線鉗結構緊湊,體積小,便於攜帶,適合家庭安裝電纜網線用。
文檔編號H01R43/042GK201438600SQ20092007252
公開日2010年4月14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9日
發明者尚立君, 張輝, 王兆國, 陸婷 申請人:上海電機學院;王兆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