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為什麼發放人防急救包(多地發放人防應急包引發關注)
2023-07-13 00:52:28 5
近日,「政府發放人防戰備應急包」這一話題在多個網絡平臺引起熱議。
此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關注了山東濟南發放人防應急包一事。據濟南市人防辦消息,濟南市人防辦向濟南市1萬個家庭發放人防戰備應急包是2021年濟南市政府22件為民辦實事之一。自9月15日9點至24日17點由市民報名參加搖號申領,全市共有5.3萬餘個家庭獲得有效搖號抽籤資格。
齊魯晚報 圖
另據濟南當地媒體介紹稱,多年來,濟南市人防部門結合人防宣傳教育、應急疏散演練等活動,也曾向熱心參與的市民群眾發放過此類人防戰備應急包。
澎湃新聞梳理公開報導發現,不只是山東濟南,四川成都、江蘇南京、湖北武漢等多個城市今年也已免費發放了人防應急包。與濟南情況類似,多地人防系統此前已明確將發放人防應急包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
比如,成都自2012年起,即每年發放人防應急包。
11月3日,成都東部新區管委會在答覆網友留言時稱,為提高市民國防戰備觀念和防空防災意識,提升自救互救能力,成都市人防辦從2012年起,開始免費向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華五城區市民發放「人防應急包」,其它區(市)縣免費向本轄區市民發放。
該答覆稱,發放數量前幾年為3-5千個,2018年開始,成都市人防辦每年統一採購15000個分發至五城區、其他區(市)縣人防辦每年自行採購800個發放;發放方式是市、區、街道、社區、家庭從上到下發放;發放時機通常是由各區(市)縣人防辦、街道、學校和社區,結合「9·18」警報試鳴組織防空演練和防空防災宣傳等活動時發放。
其中,成都東部新區人防應急包發放工作於2021年開始組織實施,根據工作計劃安排,計劃於11月底前協調相關街道發放到位。
另據成都市人防辦官網顯示,「發放應急包等人防用品1.5萬個」被列入成都市人防辦需落實的3件2021年民生實事之一。該辦7月發布消息稱,目前已完成採購,正在實施發放,9月底前發放完畢,將惠及6000餘個家庭和200個社區。
而南京開展發放人防應急包工作已有十年,採取的也是和濟南類似的搖號機制。
9月29日,南京市人防辦官網發布消息稱,人民防空應急包發放工作是南京市人民防空辦公室為民辦實事的重點項目之一。2021年,南京人防部門繼續在全市範圍內發放5.35萬個應急包,具有南京市戶籍的居民家庭均有機會獲得一個應急包。
為確保公開、公平、公正,發放對象採用搖號方式隨機產生。南京各區人防部門在公安、紀檢、公證等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嚴格按照相關程序進行搖號,確定發放對象。2011年至2020年通過搖號方式已經領取過應急包的家庭不再參與今年的搖號。截至9月底,各區人防部門基本都舉行了搖號儀式並對搖號結果進行了公示。
南京市人防辦官網 圖
據南京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南京發布 11月3日消息,2011年至今,南京已發放104萬隻人防應急救援包。應急包裡有一把多功能摺疊鍬、多功能口哨、滅火毯等。
另據中國江蘇網報導,2011年,南京市人防辦首次向居民家庭免費發放應急救援包,當年共計發放4萬戶。
武漢則將人防應急包的發放對象定為八年級學生。
10月22日,武漢市民防辦發布消息稱,10月21日,2021年武漢市民防應急包發放活動在武漢市第六十四中學居仁校區舉行,該校300多名八年級學生領到了首批民防應急包。
武漢市民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面向八年級學生免費發放民防應急包,是2021年武漢市政府為民辦理的民生實事之一。武漢市從1988年開始在八年級進行民防知識教育試點。進入新時代,為持續深化民防知識教育經驗與成果,市民防辦決定結合民防知識教學,面向八年級學生免費發放民防應急包。「十三五」期間全市向八年級學生免費發放民防應急包29.3萬餘個,2021年預計發放近9萬個。
此外,合肥今年4月也曾發放過人防應急包,該項工作自2019年開始。
據安徽網報導,合肥市人防辦證實,「(人防戰備應急包)的確是我們發放的,但不是最近,是從2019年開始就陸續發放了,具體的發放工作是各區縣在做。」工作人員稱,合肥市發放人防應急包,是希望提高廣大居民日常防災抗災、應對風險的能力。
據介紹,該「應急包」由合肥市人防辦監製,由各區、縣、開發區採取現場搖號或抽籤等方式發放。2021年合肥市「人防應急包進家庭」活動今年4月在蜀山區井崗鎮十裡廟社區啟動,當天,該社區共有200戶常住人口家庭代表報名參與,按照「公平、公開、公正」原則,以搖號抽籤的方式,最終將150份應急包發放給幸運家庭,現場還進行了應急包使用培訓。
人防戰備應急包是人防部門針對防空襲和防災減災需要而配備的物資便攜包,包內主要配備有醫療急救包、自救互救器材和個人防護用品等應急自救物品,適用於在遭受空襲或發生地震、火災、交通事故等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時人員進行應急自救互救。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宋彥霖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