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調節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3 07:47:01 2
專利名稱:平衡調節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平衡調節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水中遊樂設施調平衡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潛艇的調平衡一般採用水艙充放水的方式進行調節,潛艇上的人員從一艙走到另一艙必須先報告,以便及時充放水保持潛艇平衡,人員才能走動,這種調節方式程序繁瑣,潛艇航行時,人員的活動不便,水下漁翁的平衡調節裝置,克服了目前潛艇調平衡的諸多不便,水下漁翁航行時,人員可以隨便在艇體內活動,無需事先報告進行充放水平衡調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以利用本身的結構進行水中遊樂設施調平衡的平衡調節裝置,克服了現有潛艇必須進行充放水調節平衡的麻煩,方便及時調整因人員及物品的增減所造成的不平衡。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平衡調節裝置,包括浮艙、旋轉軸、棘輪、彈簧、抱箍、支撐翼、掠水翼,浮艙通過抱箍及旋轉軸固定在支撐翼的端部,浮艙可繞置於抱箍上的旋轉軸在180度範圍內轉動,浮艙的轉動機構設置在支撐翼與水下漁翁艇體,浮艙與支撐翼通過拉簧連接在一起,支撐翼置於水下漁翁艇體兩側。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浮艙為長筒型、空腔、兩頭尖、水阻小的橢圓或圓形筒狀結構, 體積較大,浮艙內充有氣體,浮艙所受水的浮力較大,能有效地調節平衡。本實用新型中,浮艙通過抱箍及旋轉軸外套固定在支撐翼外端部,浮艙可繞支撐翼外端部在180度範圍內旋轉,改變所受浮力大小,調節艇體平衡。本實用新型中,浮艙轉向機構外端部的軸由外固定軸、端面棘輪和內轉動軸組成, 內轉動軸在浮艙與支撐翼側面之間的彈簧作用下隨浮艙在180度範圍內轉動,浮艙的轉向機構一端連接支撐翼,另一端連接浮艙,浮艙的轉動方向根據水下漁翁的傾斜幅度由彈簧調節。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浮艙固定在支撐翼上,支撐翼中心設有可繞浮艙外固定軸轉動的掠水翼,掠水翼通過繞軸轉動實現水下漁翁的俯仰調節,有效調整水下漁翁處於平衡狀態。
圖1為本實用新型平衡調節裝置實施例水下漁翁艇體裝配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平衡調節裝置實施例整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根據圖1、圖2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及技術方案進行詳細描述。圖1為本實用新型平衡調節裝置實施例水下漁翁艇體裝配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平衡調節裝置實施例整體結構圖,如圖中所示,平衡調節裝置包括浮艙20、彈簧21、抱箍 22、內旋轉軸M、外旋轉軸M、棘輪25、支撐翼11、掠水翼12。本實用新型中,浮艙的具體運行過程如下水下漁翁運行過程中,遊客在艇體內活動量較大時,會引起水下漁翁前後左右傾斜,置於水下漁翁兩側的平衡調節裝置,根據水下漁翁的傾斜方向,利用所受浮力較大的浮艙20繞旋轉軸旋轉改變浮艙所處的水深位置,通過浮艙浮力的改變調整遊客在艇體內活動所造成的不平衡,掠水翼11通過繞旋轉軸朝不同方向掠水調節水下漁翁前後方向的平 置於水下漁翁兩側的平衡調節裝置,根據水下漁翁艇體的傾斜方向,通過浮艙20 及掠水翼12調整水下漁翁平衡,浮艙20在彈簧21的作用下,繞設置在支撐翼12端部、架支在抱箍22上的內旋轉軸23在180度範圍內旋轉,自動調節所處水深位置,保持水下漁翁在左右方向的平衡狀態,掠水翼11通過繞旋轉軸M旋轉掠水調整水下漁翁的前後傾斜方向,保持前後平衡,掠水翼12在棘輪25的控制下,間歇式掠水調節平衡,平衡調節裝置完全利用自身結構特點進行平衡調節,不需要任何電控裝置的控制即可輕鬆實現平衡調節。
權利要求1.一種平衡調節裝置,屬於水中遊樂設施調平衡裝置,包括浮艙、旋轉軸、棘輪、彈簧、 抱箍、支撐翼、掠水翼,其特徵在於浮艙通過抱箍及旋轉軸固定在支撐翼端部,浮艙的轉動機構設置在支撐翼與水下漁翁艇體,浮艙通過拉簧連接在支撐翼上,支撐翼固定在水下漁翁艇體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浮艙為長筒型、空腔、兩頭尖、水阻小的橢圓或圓形筒狀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浮艙通過抱箍和旋轉軸外套設置在支撐翼外端部,浮艙繞旋轉軸在支撐翼外端部180度範圍內旋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浮艙轉向機構外端部軸由外固定軸、端面棘輪和內轉動軸組成,浮艙的轉向機構一端連接支撐翼,另一端連接浮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浮艙固定在支撐翼上,支撐翼設置在水下漁翁艇體兩側,支撐翼中心設有可繞浮艙外固定軸轉動的掠水翼。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布了一種平衡調節裝置,平衡調節裝置包括浮艙、旋轉軸、棘輪、彈簧、支撐翼、掠水翼。本實用新型中,當遊客在水中遊樂設施內運動量較大時,遊樂設施會發生傾斜,平衡調節裝置利用所受浮力大的特點,及時將有傾斜傾向的水中遊樂設施調整至平衡狀態,有效地避免了不平衡造成的安全隱患,實踐證明,平衡調節裝置避免了傳統潛艇利用不停地調整水艙充放水來保持平衡狀態的繁瑣,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平衡調節方法。
文檔編號B63B35/73GK202201148SQ201120202168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6日
發明者渠仁書 申請人:渠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