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照度計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22:46:06 1
專利名稱:紫外照度計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需消毒器械,如醫用牙鑽進行紫外光譜消毒無菌燈的紫外照度計測裝置。
美國專利US4.403,826公開了一種紫外幅射探測器,其工作方式是光導型的,受光的光纖全裸,而且在光纖的前端沒有封閉,容易受到外界,尤其是端部輻射的幹擾,這種輻射器除了可測量2537
以外還可對3100
附近的二條汞線得到測量。本實用新型採用不同的結構方式,即採用電導型光電探測,在光纖外加上漫透射的石英部件,而且光纖端部封閉可提高抗可見,近紅外輻射的幹擾能力。在進行計測時僅可測2537
的汞線,由於採用電導型結構,所以使用方便,相對於已有技術光導型結構具有成本低,不易折斷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申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圓柱形的側面受紫外射線輻射的紫外光照度計測裝置。
所述的計測裝置,其計測原理是一個紫外光源,在距該紫外光源的法線方向r處並垂直於該法線方向面積為S的平面,如果光源的光譜功率分布Eλ是已知的,則該面積的光譜輻射通量φλ=Eλ·S·dλ。如在此平面前放置一個光譜透射係數為τλ的濾光片,則光譜輻射通量φλ′=Eλ·τλ·S·dλ。因此,如果紫外光源的光譜分布Eλ已知,接收器(光纖)的光譜透射係數τλ可以測量得到,所用的光探測器,如矽光二極體的光譜靈敏度Sλ可以測出,探測面積S已知,則計測裝置所處位置的幅照度可計算出。
附圖為所述紫外照度計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示各標號所示的部件名稱為1.電纜,2.橡膠密封,3.套管,4.矽光二極體,5.螢光光纖,6.磨砂漫透射石英管,7.端套管,8.光纖前端封,9.光電信號放大器,10.數字顯示器,11.引線。
紫外光L由計測裝置的側面照射,紫外光L經過磨砂石英管6漫透射,射到螢光纖維5上。由螢光纖維5將被接收的光轉換成可見螢光以電導方式被矽光二級管4耦合接收,螢光光纖5的另一端設置在光纖前端封8內,端套管7起擋住端部可見光或其它幹擾光的進入,由矽光二極體4輸出的電信號經過引線11和電纜1傳輸到放大器9,經過放大的信號輸入到數字顯示器10上顯示出被計測到的與所照射紫外光相應的照度數值。
實施例一、紫外光計測裝置的測光部分探頭全長為100mm,圓柱形的磨砂石英管受光面積為φ10×10mm2,裝置的工作波長為3000 ~2000 ,峰值為2800 ,主要測量輻射波長為汞譜線2537 。受測的紫外輻射(λ3000 ~2000 ),經過紫外螢光纖向4500 可見螢光方向轉換,由矽光二極體接收可見螢光並變換成電信號,光電信號經電纜輸入到放大器,最後由顯示器進行數字顯示。採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YL-1型紫外照度計,專用於牙鑽消毒殺菌燈的計測,最大的計測量程可達100mw/cm2。經北京防疫站消毒科使用,測試的結果是當紫外光2537 幅射照度達15mw/cm2時,B肝抗原在30秒內全部無活。常規殺菌率可達99.99%。
二、在例一的紫外光纖計測裝置的套管外表面上刻有標尺,這種帶有標尺的裝置可以清楚地顯示出裝置的插入深度,從而可測得不同深度上的紫外光強度。
三、與例一不同的是端套管7開口的一端分別為半圓柱套管,3/4圓柱套管,配有這種端套管的計測裝置適用於測定1/2圓柱面和1/4圓柱面的紫外光強度。
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紫外線照度計測裝置在實際使用中具有性能穩定,復現性好,採用圓柱面接收,這種計測裝置可以專用於醫用牙鑽等醫療器械紫外消毒燈的紫外光照度計測,這是一般平面型計測裝置無法進行的。
權利要求1.一種紫外光照度計測裝置,包括電纜1,橡膠密封2,套管3,矽光二極體4,螢光光纖5,電纜引線11,光電信號放大器9和顯示器10,其特徵是所述裝置還包括磨砂石英管6,端套管7,光纖前端封8,所述的磨砂石英管6被徑向套在橡膠密封2和光纖前端封8的外圓周上,套管3和端套管7套在磨砂石英管6上並在螢光光纖5的徑向方向限定一定的紫外光透光面積,端套管7套在磨砂石英管6和光纖前端封8的端部,用以擋住端部的幹擾光。
2.由權利要求1所說的計測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磨砂石英管6呈圓柱形,其受光面積為φ10×10mm2,
3.由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計測裝置,其特徵是螢光纖維的工作波長為3000 ~2000 ,峰值為2800 ,主要測量輻射波長為汞譜線2537 ,
4.由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說的計測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套管外表面上刻有標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需消毒器械,如醫用牙鑽進行紫外消毒用的消毒無菌燈的紫外照度計測裝置,該裝置主要由電纜,橡膠密封,套管,矽光二極體,螢光纖維,圓柱形磨砂石英管,端套管,光纖前端封,光信號放大器,顯示器等部件構成,由於採用圓柱形磨砂石英管,和光纖前端封、端套管,使接收紫外光的效率和計測準確度提高,並有效地克服端部光的幹擾,可以用於特殊紫外消毒無菌燈的紫外光照度計測。
文檔編號G01J1/42GK2041037SQ8822083
公開日1989年7月12日 申請日期1988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1988年12月12日
發明者於家琳, 李大欣 申請人: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