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速鑽孔的製造方法
2023-07-13 16:22:21 2
一種高速鑽孔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速鑽孔機,包括底座,及設置在底座上的工作檯,及設置在工作檯兩側的導向杆,及設置在導向杆之間的橫向杆,所述橫向杆上活動安裝有鑽孔裝置,所述鑽孔裝置包括驅動裝置、冷卻液型腔、控制面板、檯燈和鑽頭,所述驅動裝置輸出端與鑽頭連接,所述控制面板安裝在冷卻液型腔一側,所述冷卻液型腔連接有噴液管,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所設橫向杆,因此鑽孔裝置可左右橫向任意移動,通過所設冷卻液型腔和噴液管,從而冷卻液由噴射管內射出,鑽孔時,可對刀具進行冷卻效果,使得配料上鑽的孔尺寸更精確,通過工作檯配合設有定位槽和定位塊,因此能更牢固精確的給配料定位,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高速鑽孔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速鑽孔機。
【背景技術】
[0002]鑽孔機是指利用比目標物更堅硬、更銳利的工具通過旋轉切削或旋轉擠壓的方式,在目標物上留下圓柱形孔或洞的機械和設備統稱。也有稱為鑽機、打孔機、打眼機、通孔機等。通過對精密部件進行鑽孔,來達到預期的效果,高速鑽孔機有半自動高速鑽孔機和全自動高速鑽孔機,隨著人力資源成本的增加;大多數企業均考慮全自動高速鑽孔機作為發展方向。隨著時代的發展,自動高速鑽孔機的鑽孔技術的提升,採用全自動高速鑽孔機對各種五金模具錶帶鑽孔錶帶鑽孔首飾進行鑽孔優勢明顯。在現有的高速鑽孔機中加工工件的精確度低,生產效率低,在夾緊工件不牢固,定位不準確等缺點。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功能繁多的高速鑽孔機。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高速高速鑽孔機,包括底座和安裝在底座上的工作檯,所述工作檯兩側安裝有導向杆,所述導向杆上安裝有橫向杆,所述橫向杆上活動安裝有鑽孔裝置,所述鑽孔裝置包括驅動裝置、冷卻液型腔、控制面板、檯燈和鑽頭,所述驅動裝置輸出端與鑽頭連接,所述控制面板安裝在冷卻液型腔一側,所述冷卻液型腔連接有噴液管。
[0006]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控制面板包括總電源開關、驅動裝置開關和檯燈開關。
[0007]本實用新型高速鑽孔機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所設橫向杆,因此鑽孔裝置可左右橫向任意移動,通過所設冷卻液型腔和噴液管,從而冷卻液由噴射管內射出,鑽孔時,可對刀具進行冷卻效果,使得配料上鑽的孔尺寸更精確,通過工作檯配合設有定位槽和定位塊,因此能更牢固精確的給配料定位,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為了易於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高速鑽孔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0]附圖標記說明:
[0011]1、底座;2、工作檯;3、導向杆;4、橫向杆;5、驅動裝置;6、冷卻液型腔;7、控制面板;8、檯燈;9、鑽頭;10、噴液管;11、總電源開關;12、驅動裝置開關;13、檯燈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0012]本實用新型,參閱圖1所示的一種高速鑽孔機,包括底座I和安裝在底座I上的工作檯2,所述工作檯2兩側安裝有導向杆3,所述導向杆3上安裝有橫向杆4,所述橫向杆4上活動安裝有鑽孔裝置,所述鑽孔裝置包括驅動裝置5、冷卻液型腔6、控制面板7、檯燈8和鑽頭9,所述驅動裝置5輸出端與鑽頭9連接,所述控制面板7安裝在冷卻液型腔6 —側,所述冷卻液型腔6連接有噴液管10。
[0013]其中,控制面板7包括總電源開關11、驅動裝置開關12和檯燈開關13。
[0014]本實用新型高速鑽孔機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所設橫向杆,因此鑽孔裝置可左右橫向任意移動,通過所設冷卻液型腔和噴液管,從而冷卻液由噴射管內射出,鑽孔時,可對刀具進行冷卻效果,使得配料上鑽的孔尺寸更精確,通過工作檯配合設有定位槽和定位塊,因此能更牢固精確的給配料定位,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
[001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高速鑽孔機,包括底座和安裝在底座上的工作檯,其特徵在於:所述工作檯兩側安裝有導向杆,所述導向杆上安裝有橫向杆,所述橫向杆上活動安裝有鑽孔裝置,所述鑽孔裝置包括驅動裝置、冷卻液型腔、控制面板、檯燈和鑽頭,所述驅動裝置輸出端與鑽頭連接,所述控制面板安裝在冷卻液型腔一側,所述冷卻液型腔連接有噴液管。
2.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高速鑽孔機,其特徵在於:控制面板包括總電源開關、驅動裝置開關和檯燈開關。
【文檔編號】B23B47/00GK203751386SQ201420001636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3日
【發明者】樓碧雲 申請人:松陽縣勇翔彈簧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