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人造石實體面材及其製備方法
2023-07-12 19:24:41 1
專利名稱:一種人造石實體面材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實體面材及其製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人造石實體面材及其製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人造石實體面材,包括樹脂、填料、色漿、促進劑組成的混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合物中加有破碎纖維或短細纖維。
所述混合物中各組份所佔的重量百分比為樹脂為20-50%,填料為45-65%,色漿為0.1-4.6%,促進劑為0.1-0.4%,破碎纖維或短細纖維為0.03-10%,助劑或/和引發劑為0-5%。
所述破碎纖維或短細纖維為玻璃纖維,所述玻璃纖維的直徑為5-30μm;長度為1-15mm;所述樹脂為不飽合樹脂或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填料由氫氧化鋁顆粒與氫氧化鋁粉料組成,其中氫氧化鋁顆粒為2.5-10%,其餘為氫氧化鋁粉料;所述促進劑為鈷促進劑。
根據產品的特殊要求,所述填料還可以採用碳酸鈣粉料或石粉料。
本發明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人造石實體面材的製備方法,該方法採用以下步驟實現(1)將樹脂、填料、色漿、促進劑、助劑或/和引發劑按比例混合,再加入定量的破碎纖維或短細纖維混合配製成混合料;(2)將步驟(1)混合料倒入攪拌罐內攪拌均勻;
(3)將步驟(2)攪拌料投入真空攪拌器內,加入固化劑,攪拌並抽真空至0.08-0.1兆帕;(4)將步驟(3)混合料倒入模具內固化成型;(5)將固化成型材料進行後期固化;(6)將步驟(5)固化成型的面材進行表面砂光及精加工。
所述步驟(1)的混合料中組份配比為(重量百分比)樹脂為20-50%,填料為45-65%,色漿為0.1-4.6%,促進劑為0.1-0.4%,助劑和引發劑為0-5%,破碎纖維或短細纖維為0.03-10%。
所述填料內含有氫氧化鋁顆粒2.5-10%,其餘為氫氧化鋁粉料。
所述樹脂為不飽合樹脂或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填料還可以採用碳酸鈣粉料或石粉料;所述促進劑採用鈷促進劑,所述破碎纖維或短細纖維為玻璃纖維,其纖維的直徑為5-30μm;長度為1-15mm。
所述步驟(2)的攪拌時間為5-60分鐘,所述烘箱溫度為70℃-80℃。
所述步驟(3)中加入固化劑為常規用固化劑,最佳選用甲乙酮固化劑;所述步驟(5)的後期固化成型工藝採用烘箱二次高溫固化成型或採用真空封閉後浸入水中加溫聚合固化成型。
所述烘箱二次高溫固化法成型,是將步驟(4)固化成型產品置於烘箱內二次固化,烘箱溫度為70℃-80℃,固化時間為1-4小時。
所述真空封閉浸水加溫聚合固化成型,其加溫溫度為30℃-100℃之間;加溫方式採用延時加溫,延時時間為6-14小時;逐漸將水溫傳熱於實體面材,使其完全聚合成型後,再拆模。
本發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加入破碎或短細的玻璃纖維,其投資成本低,工藝簡單易行,可有效提高實體面材的各項技術指標,使其符合國家實體面材強制性標準,彌補了目前國內同類產品的生產工藝及配方使用中的缺陷,提高了實體面材的彎曲強度、彈性模量、抗衝擊強度以及巴氏硬度。表1為未添加破碎玻璃纖維與添加破碎玻璃纖維後的性能數據對比。
表1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性能指標對比
權利要求
1.一種人造石實體面材,包括含有樹脂、填料、色漿、促進劑組成的混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合物中還加有破碎纖維或短細纖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實體面材,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合物的配比(重量百分比)為樹脂為20-50%,填料為45-65%,色漿為0.1-4.6%,促進劑為0.1-0.4%,破碎纖維或短細纖維為0.03-10%,助劑或/和引發劑為0-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造石實體面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破碎纖維或短細纖維為玻璃纖維,所述玻璃纖維的直徑為5-30μm,長度為1-1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造石實體面材,其特徵在於所述樹脂為不飽合樹脂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中一種;所述填料由2.5-10%的氫氧化鋁顆粒與90-97.5%的氫氧化鋁粉料組成;所述促進劑為鈷促進劑。
5.一種製備人造石實體面材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由以下步驟實現1)將樹脂、填料、色漿、促進劑、助劑和引發劑按比例混合後,加入定量的破碎纖維或短細纖維組成混合料;2)將步驟1)混合料倒入攪拌罐內攪拌均勻;3)將步驟2)攪拌料投入真空攪拌器內,加入固化劑,攪拌並抽真空至.0.08-0.1兆帕;4)將步驟3)混合料倒入模具內固化成型;5)將步驟4)固化成型材料進行後期固化;6)將步驟5)固化成型的面材進行表面砂光及精加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人造石實體面材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1)的混合料中組份配比為(重量百分比)樹脂為20-50%,填料為45-65%,色漿為0.1-4.6%,促進劑為0.1-0.4%,助劑或/和引發劑為0-5%,破碎纖維或短細纖維為0.03-10%。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人造石實體面材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樹脂為不飽合樹脂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中一種;所述填料由2.5-10%的氫氧化鋁顆粒與90-97.5%氫氧化鋁粉料組成;所述促進劑採用鈷促進劑;所述破碎纖維或短細纖維為玻璃纖維。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人造石實體面材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2)的攪拌時間為5-60分鐘,所述烘箱溫度為70℃-80℃。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人造石實體面材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5)的後期固化為烘箱二次高溫固化成型,所述烘箱溫度為70℃-80℃,固化時間為1-4小時。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人造石實體面材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5)後期固化為模具真空封閉後浸入水中延時加溫聚合成型,其溫度為30℃-100℃;其延時時間為6-14小時;溫度逐漸由水中傳熱於實體面材,完全聚合成型後拆模。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人造石實體面材及其製備方法,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彎曲強度、抗衝擊強度,不易發生斷裂的人造石實體面材及其製備方法,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人造石實體面材,包括樹脂、填料、色漿、促進劑、助劑及引發劑組成的混合物,其特徵為在所述混合物中加有破碎纖維或短細纖維。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樹脂、填料、色漿、促進劑、助劑及引發劑按比例混合,加入破碎或短細玻璃纖維成混合料,置攪拌罐內攪拌均勻後投入真空攪拌器內,加入固化劑,攪拌並抽真空;置於模具內固化成型;再經後期固化成型後進行表面砂光及精加工處理。本發明投資成本低,工藝簡單,且各項指標達到國家實體面材的強制性標準,具良好的彎曲強度和抗衝擊強度。
文檔編號C04B26/02GK1431162SQ0310497
公開日2003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03年3月4日
發明者王新 申請人: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