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產按鍵支架用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7-06 07:20:1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生產用模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生產按鍵支架用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衝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製作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然而現有的生產按鍵用的模具在成型取出時很多時候無法快速冷卻,導致在頂出成型材料時的材料容易變形。為此,我們提出一種生產按鍵支架用模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生產按鍵支架用模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生產按鍵支架用模具,包括上壓塊和下壓塊,所述上壓塊底端與下壓塊頂端活動連接,所述上壓塊頂端固定安裝有固定件,所述上壓塊的中部設有上模板,所述下壓塊頂端中部設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外側壁設有導熱片,所述下模板左側設有注料口,所述注料口左端設有閥門,所述下壓塊內腔底端右側設有水箱,所述水箱前側面通過第二輸水管連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左端設有第一輸水管,所述第一輸水管底端與水箱左端連通,所述下壓塊底端中部設有滑槽,所述下壓塊底端左右兩端均設有支撐腿,所述支撐腿底端設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中部固定安裝有減震塊,所述減震塊上端設有下頂塊,所述下頂塊中部設有頂杆,所述頂杆頂端設有上頂塊,所述頂杆下部外側套有彈簧。
優選的,所述上模板的位置與下模板的位置相對應。
優選的,所述第一輸水管中部呈螺旋型纏繞在導熱片外側壁上,所述第一輸水管靠近導熱片一側的管壁厚度小於遠離導熱片一側管壁的厚度,所述第一輸水管遠離導熱片一側管壁的內部設有保溫層。
優選的,所述頂杆位於滑槽內腔,所述上頂塊位於下模板內腔底端。
優選的,所述減震塊內腔均勻排列安裝有彈性橡膠柱。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種生產按鍵支架用模具,通過設置可向上推動的下頂塊,能夠在其向上推動時,帶動頂杆沿著滑槽內腔向上頂動,從而帶動上頂塊將下模板內成型的材料頂出,同時,當鬆開下頂塊時,頂杆將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向下移動,恢復原狀,達到了去料方便的效果;通過設置水泵,水泵將水箱內的水從第二輸水管抽出,通過第一輸水管吸收導熱片上的熱量,給下模板內的材料冷卻降溫,再從第一輸水管底端輸送至水箱內,能夠達到循環水冷的效果,提高了降溫的效率,同時,靠近導熱片一側第一輸水管較薄的管壁能夠提升熱量傳遞的速度,而遠離導熱片一側較厚的管壁和管壁內腔的保溫層,將能夠減少第一輸水管外側的熱損失,提高散熱效率和散熱效果,從而能夠縮短材料成型的時間,提升材料製作的效率。本實用新型能夠提升按鍵支架成型的效率,取出材料方便,穩定性高,對材料的冷卻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減震塊的截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輸水管的截面圖。
圖中:1固定件、2上壓塊、21上模板、3下壓塊、31滑槽、32導熱片、33下模板、4支撐腿、5底座、51減震塊、511彈性橡膠柱、6注料口、61閥門、7頂杆、71上頂塊、72彈簧、8下頂塊、9水箱、91水泵、92第一輸水管、921保溫層、93第二輸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生產按鍵支架用模具,包括上壓塊2和下壓塊3,所述上壓塊2底端與下壓塊3頂端活動連接,所述上壓塊2頂端固定安裝有固定件1,所述上壓塊2的中部設有上模板21,所述下壓塊3頂端中部設有下模板33,所述上模板21的位置與下模板33的位置相對應,上模板21將壓入下模板33,將材料定型。所述下模板33外側壁設有導熱片32,用於傳遞下模板33內材料的熱量,便於其降溫冷卻。所述下模板33左側設有注料口6,所述注料口6左端設有閥門61,打開閥門61,通過注料口6向下模板33內注入材料。所述下壓塊3內腔底端右側設有水箱9,所述水箱9前側面通過第二輸水管93連接有水泵91,所述水泵91左端設有第一輸水管92,所述第一輸水管93中部呈螺旋型纏繞在導熱片32外側壁上,水泵91將水箱9內的水從第二輸水管92抽出,通過第一輸水管92吸收導熱片32上的熱量,給下模板33內的材料冷卻降溫,再從第一輸水管92底端輸送至水箱9內,形成循環水。所述第一輸水管93靠近導熱片32一側的管壁厚度小於遠離導熱片32一側管壁的厚度,所述第一輸水管93遠離導熱片32一側管壁的內部設有保溫層921,靠近導熱片32一側第一輸水管93較薄的管壁能夠提升熱量傳遞的速度,而遠離導熱片32一側較厚的管壁將能夠減少第一輸水管92外側的熱損失,提高散熱效率和散熱效果,從而能夠縮短材料成型的時間,提升材料製作的效率。所述第一輸水管92底端與水箱9左端連通,所述下壓塊3底端中部設有滑槽31,所述下壓塊3底端左右兩端均設有支撐腿4,所述支撐腿4底端設有底座5,所述底座5上端中部固定安裝有減震塊51,所述減震塊51內腔均勻排列安裝有彈性橡膠柱511,能夠減緩下壓塊8落下時產生的震動。所述減震塊51上端設有下頂塊8,所述下頂塊8中部設有頂杆7,所述頂杆7頂端設有上頂塊71,所述頂杆7位於滑槽31內腔,所述上頂塊8位於下模板33內腔底端。所述頂杆7下部外側套有彈簧72。向上推動下頂塊8,從而帶動頂杆7向上頂動,通過上頂塊71將下模板33內成型的材料頂出,完成出料後鬆開下頂塊8,頂杆7將在彈簧72的彈力作用下向下移動,恢復原狀。
工作原理:打開閥門61,通過注料口6向下模板33內注入材料,模具在進行工作時,通過機器的傳動裝置帶動固定板1的上下運動,使得固定板1帶動上壓塊2下壓,上模板21將壓入下模板33,將材料定型,水泵91將水箱9內的水從第二輸水管92抽出,通過第一輸水管92吸收導熱片32上的熱量,給下模板33內的材料冷卻降溫,再從第一輸水管92底端輸送至水箱9內,形成循環水,當模具成型後,通過機器帶動固定板1的上壓塊2上升,將上壓塊2與下壓塊3分開,向上推動下頂塊8,從而帶動頂杆7向上頂動,通過上頂塊71將下模板33內成型的材料頂出,完成出料後鬆開下頂塊8,頂杆7將在彈簧72的彈力作用下向下移動,恢復原狀。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