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一無二的藍田瑤族舞火狗的由來
2023-07-06 02:56:43 1
你們知道舞火狗是什麼東西嗎?舞火狗是瑤族的一個節日,狗對瑤族人的養育之恩,驅邪避邪的一個節日,也是藍田瑤族少女們的一種「成年禮」。那麼舞火狗是什麼樣的場面呢?本期的瑤族文化帶你去了解。
舞火狗的簡介:
「舞火狗」是居住在廣東惠州市龍門縣的藍田瑤族特有的傳統文化,也是嶺南民族文化發展變遷的一塊活化石。自2006年6月「舞火狗」被選為廣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後,藍田瑤鄉成功打造出藍田瑤族風情園,其特有的「舞火狗」文化也正在受到遊客關注。
藍田瑤鄉面積為126平方公裡,林密山多,瑤族文化根基深厚。在藍田瑤族風情園裡,白褲瑤、八排瑤、山仔瑤、過山瑤、尖頭瑤、平頭瑤、土瑤、紅瑤、苗瑤這些有趣又有特色的稱謂帶給遊客的既有抑制不住的好奇,也有先人而知的滿足。
「舞火狗」在瑤族文化中是獨一無二的,它只屬於藍田瑤。「舞火狗」是為少女成人而舉行的活動,是少女的成人禮。少女長到16歲,就要給少女舉行成人禮了,一年一次,舉辦到18歲。少女的成人禮,母親都是要給少女盛裝打扮的,頭上要戴鬥笠,鬥笠上插滿了香;手、腰、腳3個部位包滿了黃姜葉。拜祠堂、拜菜地,到各家各戶拜灶神,之後來到已架起篝火的開闊地上,舉行儀式,做代代沿襲下來的傳統動作,然後舉著火把,圍著篝火跳起舞,唱起歌。圍著火跳舞,叫「舞火狗」,舞中唱的歌叫火狗歌。研究者說,少女的成人禮裡反映了藍田瑤族人的狗崇拜、火崇拜、月崇拜、處女崇拜。
「舞火狗」的日子是每年八月十五中秋節,載歌載舞、熱熱鬧鬧的「舞火狗」儀式結束了,大家會簇擁著這位少女來到河邊,把她手、腰、腳上驅邪闢邪的黃姜葉取下來,丟到河裡。黃姜葉丟到河裡的那一刻,就表示少女已經成人了。
舞火狗節是廣東省龍門縣藍田一帶瑤族同胞的節日,於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舉行。南方民族大都崇拜火神,感謝狗對瑤族人的養育之恩,驅邪避邪。
舞火狗「既是舞蹈,同時又是一種特殊而神聖的儀式,它是藍田瑤族少女們的一種」成年禮「。每個少女要參加2到3次的」舞火狗「,方能向族人宣示自己已經成年,進入談婚論嫁的行列。由此在特定的」團圓節「上,以少女為主體形成了社會性的群體活動,從而形成了藍田瑤族獨具特色的」舞火狗「民間舞蹈。
【節日來源】
舞火狗,源自藍田瑤族對狗的崇拜。藍田瑤鄉世代與狗和睦相處,相傳瑤族峒主年幼喪母,其父用母狗奶水把他養大。因此,狗對瑤族有育人之恩,舞火狗也是圖騰崇拜的表現形式。每年農曆八月十五,這裡村寨舉行舞火狗活動,據當地老人講,舞火狗至少已有三百年歷史。舞火狗既是藍田瑤族一種祭祀活動,也是一種特殊的禮儀,每個瑤族少女至少要參加兩三次舞火狗才能談婚論嫁,所以,舞火狗也是瑤族少女的成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