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tv四重奏一步之遙(芒果TV等新力量入局)
2023-07-06 10:59:25 2
文 | 王垚
引子:這個深秋,網絡大電影成為焦點,被眾人所青睞。
三年時間,網大市場經歷野蠻生長和行業低谷
2014年被稱為自製劇的元年,這一年視頻平臺紛紛加大自製劇的製作,試圖借著獨家的內容跟其他平臺拉開差距。由於拍攝時間短,投入成本低以及題材的受限制少,此類影視劇一出現市場便開始了生根發芽。
自製劇後,網絡大電影又成了視頻平臺新的角逐點——2015年彭禺厶主演的一部《道士出山》以拍攝周期8天,成本僅28萬,竟搏得超過2000萬的票房,一時間轟動行業內外。
當時,也恰逢傳統影視行業遭遇困境,全年製作的影片能在院線上線的不足三分之一,已成為困擾電影行業的一大難題。與此同時移動端迎來了大發展、網絡的普及以及支付流程的簡易化,在線視頻成了線下的院線之外電影播放的新渠道,網絡大電影的出現也直接給予了影視作品更多的生存空間。
而網絡大電影對於視頻平臺的付費以及會員的的拉新均起到了顯著作用,因此視頻平臺對於網大也是積極扶持。愛奇藝創始人龔宇就曾提到:自發布「網絡院線」模式以來,愛奇藝付費用戶增長顯著,網絡院線在國內還有極大的潛力等待挖掘。
有了平臺的扶持,再加上網大的流水線快速生產,一時間網大成了行內人及行外想進來人的香餑餑,掀起了有錢就能拍網大的風潮,吸引了極多的行外資本入局。但由於很多製作網大的團隊本就不專業,而且大多是抱著投機的想法來入局網大的,所以這一時期的網大質量大多不忍直視。
甚至在短短三年時間,給網大帶來了極大的泡沫。據統計,全網上線網大從2014年的250部暴增至2016年的2461部,2017為1892部,可以說影片庫存過多、內容粗製濫造參差不齊、同質化嚴重等,導致大批網大公司倒閉,投資人退潮。
平臺齊發力,網絡大電影從量變到質變
行業紊亂,優愛騰為主的視頻平臺逐步開始整治,並先後下架了多部網大。且在2017年,國家更是出臺《電影產業促進法》,對網大進一步嚴加監管——至此,網絡大電影開始告別野蠻生長,口碑和票房分帳持續提升。
行業得到規範之後,作品數量上雖說對比往年下降了,但在質量上卻有了明顯的提升,2018年如《濟公之神龍再現》(分帳票房1962.7萬)、《大蛇》(票房已過2000萬)等優良作品都在這一時期後出現,其中《靈魂擺渡·黃泉》票房分帳超過了4547.8萬,刷新了行業的天花板。
裡程碑的事件:2018年上半年,愛奇藝網絡大電影TOP10總票房分帳超1.8億,相當於院線電影5.4億票房——「這在此前是很難想像的,也給我們這些傳統影視公司打了一劑強行針。」某影視公司於總對讀娛君表示道。
作品質量提升迅速,視頻平臺也不落後,以優愛騰為首的視頻平臺相繼出臺了「二八政策」,網大的精品化呈現趨勢,完整的商業模式也開始形成——點擊分成、營銷獎勵、廣告分成。
優酷網絡院線採取會員有效觀看時長分帳模式,由會員觀看有效時長、有效播放量(VV)對應單價決定。愛奇藝網絡大電影合作分成模式分為:內容分成、營銷分成、廣告分成三大類。騰訊則是採取了標準付費播放總收益及會員拉新激勵收益。(以前是觀看「六分鐘以上」才算一次點擊,而今只要是付費用戶的點擊,都記為一次「標準的付費播放」。)而在10月10日,芒果TV也高調宣布進軍網大市場,成為又一個進軍網大的巨頭平臺——芒果TV的網絡大電影分帳收益,其由保底 分成兩部分構成,即成本保底加有效付費點播分成收益。合作方分帳收入等於保底 有效付費點播量*分成單價,芒果TV也基於網絡電影評級標準的不同,不同級別影片的合作方式和保底比例也不同:B級以上影片均有保底,最高保底比例100%;超S級項目買斷合作。除了分帳模式的不同,各大平臺還使出渾身解數,如在資源、流量、生態上的支持——這時,優愛騰、芒果TV也在同步啟動自製網大的戰略,前三大平臺依靠自身文學平臺或者IP基礎,不斷扶持自製網大內容,如今也已初顯成績:愛奇藝自製有《靈魂擺渡·黃泉》《濟公之神龍在現》等、優酷有《鎮魂法師》《仙俠學院》等......而此次芒果TV也發布大量網大片單,包含《明星大偵探》系列懸疑微劇、《艋舺偷天換日》網絡電影、《法醫秦明》系列網絡電影等項目。
在行業驅動下,芒果TV步伐加快,且此番的入局對自身來講補足了平臺影視劇集的類別,可以有效的拉動VIP用戶的增長以及活躍度,從而以此強化其會員戰略,為未來的競爭奠定基礎——不過,芒果TV入局網大,也確實有壓力,由於自身起步比較晚,所以比走在前面的優愛騰要更加的努力和付出。
但隨著芒果TV布局網絡大電影市場,也不得不證明一點,網大真的成了平臺競爭的香餑餑。而在芒果TV、優愛騰等視頻巨頭的推動下,激勵越來越多的內容公司專注於「精品化」內容的製作,或將實現網絡大電影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推動進入到新的時代。
新老影視公司角逐,網大或將與「劇集」、「綜藝」齊名
而隨著網絡大電影的更加火爆,視頻平臺的越發成熟,扶持力度更大及場的拓寬,也刺激了一些有實力的影視公司的神經,開始吸引一些有實力的影視公司及知名影人入局。其中就有王晶、包貝爾、鄭凱等知名影人;華誼兄弟、歡瑞世紀、華策影視等傳統影視公司以及芒果娛樂這類實力強大的新銳公司開始布局網大,而對於其他大的的傳統影視製作公司來講,涉足網大也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其實傳統的影視公司之所以會入局網大,無外乎是因為傳統電影近些年越來越難做,投入高,回收不穩定,風險大等原因,網大爆紅的今天正是院線電影90%都在虧本的殘酷。
不過這些傳統公司入局網大有其無奈之舉,當然也有其獨到的優勢,首先:
從內容來說,傳統影視多會從文化價值、藝術品位和工藝技術等各方面給出專業評價,引經據典,充分挖掘產品價值,並提升產品定位,借用影視製作去更好展示產品;
從製作來說,傳統影視門檻高,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和審美級別,不容易被模仿;
從資金實力來說,能在高成本製作林立的今天還能有一席之地,其資金的雄厚成都當然是之前網大的小成本製作無可比擬的。
縱然有這麼多的優勢,但需要記得的是網大之所以吸引其入局,從根本上來講還是因為製作的低廉以及回收的穩定性上,而這些傳統影視公司的入局,在未來究竟用製作更強的作品提高網大的競爭力還是按照網大之前的慣性自己主動地投入降級,目前來看還是個未知數。
微明影視的負責人王三寶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過,網絡大電影既然是網絡產品,那麼網大註定就是快速消費產品,是00後、90後打發時間的一個過渡,它擁有很多院線沒有的題材,比如惡搞、爆笑、驚悚等等。
作為新銳公司的代表,芒果娛樂以前都專注於劇集和綜藝,如今在秋推會上也是一口氣發布10 網絡大電影片單,並以自己擅長的題材「青春」為核心,並輻射IP、多類型如武俠的題材,以期用多元的戰略在市場上搏的一席之地。
而著名導演、編劇、監製陳嘉上先生也提到,網絡影跟院線電影不一樣的地方,院線電影其實是把大家關在一個房間裡兩小時,乖乖坐著,網絡大電影不一樣,他們有時候看手機和視頻,他們有一點兒慢,沒有看明白的可以倒回去看,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在讀娛君看來,目前大多對網大內容的認知是集中在豐富、快、爽方面,但隨著市場做大,傳統影視加入的驅動,網大內容勢必升級進階,甚至未來會向線下院線的品質看齊。同時,隨著票房的變大,平臺會員數的不斷增加,網大電影會與劇集、綜藝一樣齊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行產業。
也會出現一大批以網大起家的明星公司——其實,如今已經有了一批亮眼的公司,如七娛樂影業、淘夢網、二友影業、網際網路影業集團等等。
尾聲:視頻平臺以及傳統影視公司的入局對於網絡電影的未來形成的影響已經可以預見,平臺比拼平臺內力,影視公司比拼外在的內容、創新,內外合力必將使網絡大電影市場繁花似錦。
當然,網大的競爭也會加速、加劇,而誰能在這個戰場持續發光發熱,就看他能否抓住網大的內核和用戶的胃了。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