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穹頂之下觀後感600字
2023-07-27 03:50:25 2
柴靜自費百萬對霧霾進行調查,並拍攝紀錄片《穹頂之下》,自己看了一遍,陪父母又看了一遍,一共100多分鐘,從一個完全不懂大氣汙染這個行業的我,在看過之後,我知道了PM2.5的危害,知道了它的大概來源,從她調查的數據實證和分析,我知道了空氣汙染的嚴重性,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但是重要的是我們環保的意識還不夠強烈。
此紀錄片一出,在網絡、媒體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喚起了人們的環保意識,柴靜以演講者的形象出現,從自己的女兒一出生就得了良性腫瘤的話題開始,又以害怕有一天自己的女兒會問什麼藍天的話題結束,全面剖析了霧霾這個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如此真實的展現了我們每一個人每分每秒所處的這個環境現狀,讓我們的認識不再那麼膚淺,環境問題不僅是社會問題,它是關乎自己和自己愛護的每一個人生命的問題。環境保護涉及很多方方面面以及很小的行為動作,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自己不願去做,不是不能去做,而是不知如何去做,或是沒有意識去做。很多事情的結果,都是我們的作為和不作為造成的,不要真正到火燒眉毛迫在眉睫的時候我們才切實意識到問題的關鍵和重要性,後悔當時沒有重視。
柴靜在這部紀錄片中說「這是她與霧霾的『私人恩怨』」,這讓很多人表示「看得心塞」並「熱淚盈眶」,這份有良心的調查,引發眾人反思熱潮。紀錄片中,她拜訪了國內外多家研究大氣汙染的學術機構,奔赴汙染嚴重的現場調研,接觸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改委能源所、工信部產業司、環保部等職能機構,並造訪倫敦、洛杉磯等曾經汙染嚴重的城市,試圖尋找空氣汙染治理的教訓與經驗。以前只是知道柴靜是一個出色的記者,直到看了紀錄片才確實地感受到她知性感性的才氣和魅力。這不是一個單純的視頻,也不是一部電影。不能拿看電影和看視頻的心態去看它,因為這就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所面臨的最現實也最嚴峻問題。
當我看完這個紀錄片,我打開窗戶看了看天空是否還是藍色的,還好它是淡淡的藍色,我深深的吸了口氣,心想,希望未來我還能看到這片藍天,還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跳出霧霾這個問題,還有其他很多類似的問題,其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們面對空洞的問題時態度和做法很多是「心動」而非「行動」,柴靜這一紀錄片的轟動引起了大家的重視,那麼接下來,能讓只說不做的人,行動起來,就是更加困難的事情了。
為了我們的生活,為了我們以後還能看到藍天,行動起來,學會去撥打12369行使自己的權利,少開車減少排放,少抽菸等等,從我們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同呼吸、共命運,讓我們也為我們的空氣做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