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通過率有50%嗎(全國超1141萬人考教師資格證)
2023-07-26 12:07:25 3
2022年下半年中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29日啟幕。據教育部數據,全國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由2012年的17.2萬人次,躍升至2022年的1144.2萬人次,10年間翻了66倍。
數字之外,自3月以來,從2021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結果、考試合格證明開通查詢通道開始,社交網絡上「教資認定」、「教資面試成績」等多個相關話題便輪番登上熱搜榜,而隨著首次破千萬的教資考試臨近,「教資熱」現象又一次成了輿論熱門話題。
教師資格證考試為何持續升溫?「教資熱」是否等於「從教熱」?此番熱度背後,一連串問號待解。
新華社資料圖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近年來持續增加,據報導,2016年全年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共有260萬人,2017年達410萬人,2019年攀升至近900萬人,2020年達到近1000萬,而此次,這一數據直接突破千萬。針對報名人數呈現的上升曲線,很多人直接得出「教師已然成為當下最搶手職業」的結論。
對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直言,不能簡單由「教資熱」推論出「從教熱」。他指出,教資考試報名人數增加,直接的原因是高校畢業生人數增加,「先參加教資考試獲得教師資格,也是多一條就業選擇,所謂『技多不壓身』『證書多了路好走』。因為獲得教師資格,是參加教師招聘的前提條件。但獲得教師資格後,還會在教師職業與其他職業間做選擇,有部分教資獲得者並不參加教師招聘。」
熊丙奇指出,分析教師職業的受歡迎程度,教資報名人數可以是一方面指標,但不是關鍵性指標。關鍵性指標是教師招聘時的報錄比,以及應聘者的整體素質。
今年初,教育部發布《關於推進師範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的通知》,明確在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範生實施免試認定改革的基礎上,根據高等學校師範類專業辦學條件和辦學質量審核結果,擴大免試認定改革的範圍。熊丙奇認為,隨著師範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改革的推進,報名教資考試的人數有可能減少,教資考試的主力軍將變為非師範專業學生。「顯然,屆時可能由此導致的教資考試報名人數減少,也並不能說明『從教熱』就降溫了。」熊丙奇說。
他分析稱,客觀而言,隨著教師待遇與社會地位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優秀高校畢業生選擇從教,一些地區的教師招聘很「火爆」,這對當地教育質量的提升可以起到很大幫助作用。同時也要看到,教師招聘還存在「冷熱不均」以及「性別失衡」兩大問題。
「冷熱不均」主要體現在不同地區的教師招聘。發達地區、大城市的教師招聘比較受歡迎,而在有的農村地區,招聘教師則較「冷清」,甚至出現「零報考」的情況。「這是因為這些地區工作環境比較艱苦,教師待遇不高,教師職業缺乏吸引力。」熊丙奇說。
據悉,針對這一狀況,今年7月,教育部等9部門聯合推出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每年為832個脫貧縣以及中西部陸地邊境縣,定向培養近萬名本科層次師範生。
對此,熊丙奇認為,國家實施的特崗教師計劃和優師計劃,為這些地區輸送教師,確有成效。未來要加強這些地區的教師隊伍建設,除了繼續推進相關計劃,也需要進一步提升教師職業的吸引力。
此外,教師隊伍中的性別失衡問題,也引起社會的關注。有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從小學到高中,男專任教師比例持續下降。
熊丙奇指出,上述現象有多方面原因,待遇和事業發展空間是主要因素,「『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從教』、『要讓教師真正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這是建設教師隊伍的應有之義,我們必須持續提高教師的待遇,形成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
教育部發布的今年工作要點提出,要加強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保障,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提高幼兒園教師工資收入水平。熊丙奇認為,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是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從教的基礎,要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還必須對標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進一步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
來源 | 中國新聞網
責編 | 梁澤銘
編輯:
來源: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