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傘用中節轉向連接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02:47:46
專利名稱:一種傘用中節轉向連接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傘類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傘用中節轉向連接機構。
技術背景目前普遍使用的遮陽、擋雨太陽傘,使用面積比較大,因而傘柄和傘骨較長,在打開和收攏時不方便,而且不易摺疊和轉動,市場中上下杆都為分開的,不使用時就要上下杆拆卸,容易丟失下杆,造成不便,限制了其實用價值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傘用中節轉向連接機構,用於太陽傘的傘杆中,可以使得上下兩節傘杆360度轉動,便於太陽傘的打開和收攏,使得太陽傘在·收攏時體積小,便於攜帶,下杆不易丟失。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種傘用中節轉向連接機構,安裝在上下兩節傘杆中間,包括A轉向殼、B轉向殼和按鈕,其特徵在於B轉向殼嵌套於A轉向殼上,A、B轉向殼中間開有圓孔,A、B轉向殼圓孔內壁上設有內齒,齒柱咬合嵌套內齒安裝在A、B轉向殼圓孔內,螺柱穿過齒柱中心的圓孔,上端用螺帽旋擰固定,螺帽上部設有一按鈕,按鈕末端抵住齒柱上部,按鈕穿過B轉向殼的圓孔超出B轉向殼表面,螺柱的下端與A轉向殼圓孔內的凸臺卡住,齒柱內部至A轉向殼圓孔內的凸臺部分設有彈簧。進一步地,A、B轉向殼表面設有若干凸起,便於手握轉動。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本實用新型太陽傘的傘杆中,可以使得上下兩節傘杆360度轉動,便於太陽傘的打開和收攏,使得大型傘在收攏時體積小,便於攜帶,下杆不易丟失。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示意圖。圖中1、A轉向殼,2、B轉向殼,3、按鈕,4、螺母,5、齒柱,6、彈簧,7、螺柱,8、帽蓋,9、內齒,10、凸臺,21、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I和圖2所示,一種傘用中節轉向連接機構,安裝在上下兩節傘杆中間,包括A轉向殼1、B轉向殼2和按鈕3,B轉向殼2嵌套於A轉向殼I上,A、B轉向殼中間開有圓孔,A、B轉向殼圓孔內壁上設有內齒9,齒柱5咬合嵌套內齒9安裝在A、B轉向殼圓孔內,螺柱7穿過齒柱5中心的圓孔,上端用螺帽8旋擰固定,螺帽8上部設有一按鈕3,按鈕3末端抵住齒柱5上部,按鈕3穿過B轉向殼2的圓孔超出B轉向殼2表面,螺柱7的下端與A轉向殼I圓孔內的凸臺10卡住,齒柱5內部至A轉向殼I圓孔內的凸臺10部分設有彈簧6。進一步地,A、B轉向殼表面設有若干凸起21,便於手握轉動。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大型傘的上下兩節傘杆中,用手一直按壓按鈕3,使得齒柱5下移脫離B轉向殼2圓孔內的內齒9,然後轉動傘杆,待轉到合適位置時,鬆開按鈕3,此時,在彈簧6的作用下,齒柱5回位,A、B轉向殼被固定住,不能轉動。顯然,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施例任何形式上 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情況下,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者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傘用中節轉向連接機構,安裝在上下兩節傘杆中間,包括A轉向殼、B轉向殼和按鈕,其特徵在於B轉向殼嵌套於A轉向殼上,A、B轉向殼中間開有圓孔,A、B轉向殼圓孔內壁上設有內齒,齒柱咬合嵌套內齒安裝在A、B轉向殼圓孔內,螺柱穿過齒柱中心的圓孔,上端用螺帽旋擰固定,螺帽上部設有一按鈕,按鈕末端抵住齒柱上部,按鈕穿過B轉向殼的圓孔超出B轉向殼表面,螺柱的下端與A轉向殼圓孔內的凸臺卡住,齒柱內部至A轉向殼圓孔內的凸臺部分設有彈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傘用中節轉向連接機構,其特徵在於A、B轉向殼表面設有若干凸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傘用中節轉向連接機構,安裝在上下兩節傘杆中間,包括A轉向殼、B轉向殼和按鈕,其特徵在於B轉向殼嵌套於A轉向殼上,A、B轉向殼中間開有圓孔,A、B轉向殼圓孔內壁上設有內齒,齒柱咬合嵌套內齒安裝在A、B轉向殼圓孔內,螺柱穿過齒柱中心的圓孔,上端用螺帽旋擰固定,螺帽上部設有一按鈕,按鈕末端抵住齒柱上部,按鈕穿過B轉向殼的圓孔超出B轉向殼表面,螺柱的下端與A轉向殼圓孔內的凸臺卡住,齒柱內部至A轉向殼圓孔內的凸臺部分設有彈簧。將本實用新型用於太陽傘的傘杆中,可以使得上下兩節傘杆360度轉動,便於太陽傘的打開和收攏,使得大型傘在收攏時體積小,便於攜帶,下杆不易丟失。
文檔編號A45B19/08GK202566656SQ20112055137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2日
發明者王成華, 王發明 申請人:浙江友誼菲諾傘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