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的製造方法
2023-07-26 11:25:51 1
一種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包括轉子臂、轉子、定子、緩速器支架及線圈,所述轉子臂通過鍵與汽車的傳動軸相連接,所述轉子與所述轉子臂相連接,所述轉子通過所述轉子臂與所述傳動軸相連接,且與所述傳動軸一起運動;所述轉子為齒形轉盤,且所述轉子的內壁上設有兩個以上的凸極,所述定子與所述緩速器支架相連接,所述線圈直接繞制在所述定子上,所述線圈和定子均為靜止部件。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非接觸式制動,有效地改善車輛的制動性能,結構緊湊,質量變輕,安裝簡便,減少維修,避免了環境汙染,並且可以實現制動力矩的無極調節,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適應車輛的需求。
【專利說明】一種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磁液冷緩速器,根據電渦流原理,通過高速旋轉的轉子切割由線圈產生的磁感線運動產生制動力矩,對汽車進行輔助制動,特指一種外轉子構造的利用循環液體冷卻的凸極構造的液冷緩速器,屬於汽車制動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名稱為「一種凸極構造的液冷式電渦流緩速器」的實用新型專利(專利申請號為CN201210061808.1)所公開得的電渦流緩速器,採用凸極構造方式,但凸極轉子的轉動慣量很大,可能對汽車的傳動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該結構緩速器需要線圈支架,加工時存在一定的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該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不僅轉子質量小,轉動慣量小,而且結構緊湊、使用壽命長。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包括轉子臂、轉子、定子、緩速器支架及線圈,所述轉子臂通過鍵與汽車的傳動軸相連接,所述轉子與所述轉子臂相連接,所述轉子通過所述轉子臂與所述傳動軸相連接,且與所述傳動軸一起運動;所述轉子為齒形轉盤,且所述轉子的內壁上設有兩個以上的凸極,所述定子與所述緩速器支架相連接,所述線圈直接繞制在所述定子上,所述線圈和定子均為靜止部件。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6]本實用新型作為一種汽車輔助制動裝置,其工作時轉子在隨旋轉軸轉動時,會切割緩速器線圈發出的磁力線,此時就會在定子上產生渦電流。由於定子存在一定的電阻,產生的渦電流不斷以電能形式轉換為熱能,再通過水道中的水把熱量帶走。本實用新型就是利用這種原理不斷地消耗和轉化汽車的機械能,從而起到制動的作用。
[0007]本實用新型最大的特點是非接觸式制動,有效地改善車輛的制動性能,結構緊湊,質量變輕,安裝簡便,減少維修,避免了環境汙染,並且可以實現制動力矩的無極調節,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適應車輛的需求。
[0008]另外,本實用新型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中,轉子的質量小,結構緊湊,液冷散熱方式,持續不斷地保持制動力矩的穩定性,安全可靠。線圈直接繞制在定子上,使得加工工藝更加簡單。
[0009]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10]進一步,所述轉子的凸極形成的內圓面與所述定子的外圓面之間保持0.5?I毫米的間隙。
[0011]進一步,所述定子內設有用於冷卻的水道,所述水道內的水與發動機的冷卻水循環,或者與所述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的獨立冷卻裝置循環。[0012]採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定子內表面上由電渦流產生的熱量通過水道中的冷卻水帶走並散發到空氣中。
[0013]進一步,所述水道的一端設有進水口,另一端設有出水口。
[0014]進一步,所述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還包括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通過導線與所述線圈相連接,控制通斷電。
[0015]進一步,所述轉子通過螺釘與所述轉子臂相連接。
[0016]進一步,所述定子通過螺釘與所述緩速器支架相連接。
[0017]本實用新型一種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8]工作時,通過控制模塊向線圈供電,線圈中通電後會在定子上產生磁場,由於線圈直接繞制在定子上,即會形成環形磁路。磁力線在定子上會分開經過氣隙到達轉子上,由於轉子的凸極會切割磁感線,這樣會在定子外表面產生感應渦流,氣隙中的磁力線垂直於定子外圓面及轉子的凸極內圓面。當汽車傳動軸轉動時,通過轉子臂帶動轉子轉動,轉子切割定子發出的磁力線,在定子外表面將會產生渦流制動力矩,該制動力矩通過轉子臂作用於汽車傳動軸上,即起到制動作用。控制模塊可以改變線圈中電流的大小,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實現連續調節。定子上產生的熱量可以通過水道帶走,水道中的水可以與發動機的冷卻水循環或與緩速器的獨立冷卻裝置循環,實現往復循環工作。若緩速器不需要制動時,控制模塊停止對線圈供電,這時就不會產生磁場,定子上也不會產生渦流,即不會產生制動力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的結構主視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的左視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的轉子的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傳動軸,2、線圈,3、緩速器支架,4、定子,5、轉子,6、轉子臂,7、水道,8、磁路,9、控制模塊,10、進水口,11、出水口,12、凸極。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0025]一種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如圖1、圖2、圖3所示,包括轉子臂6、轉子5、定子4、緩速器支架3及線圈2,所述轉子臂6通過鍵與汽車的傳動軸I相連接,所述轉子5與所述轉子臂6相連接,所述轉子5通過所述轉子臂6與所述傳動軸I相連接,且與所述傳動軸I 一起運動;所述轉子5為齒形轉盤,且所述轉子5的內壁上設有兩個以上的凸極12,所述定子4與所述緩速器支架3相連接,所述線圈2直接繞制在所述定子4上,所述線圈2和定子4均為靜止部件。
[0026]所述轉子5的凸極12形成的內圓面與所述定子4的外圓面之間保持0.5?I毫米的間隙。
[0027]所述定子4內設有用於冷卻的水道7,所述水道7內的水與發動機的冷卻水循環,或者與所述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的獨立冷卻裝置循環。所述水道的一端設有進水口 10,另一端設有出水口 11。
[0028]所述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還包括控制模塊9,所述控制模塊9通過導線與所述線圈2相連接,控制通斷電。控制模塊9可以改變線圈2電流的大小,以達到控制制動力矩的目的。
[0029]所述緩速器支架3及所述轉子臂6均由非導磁材料製成。所述非導磁材料可以是鋁材料,其他非導磁材料也可以。
[0030]所述轉子5通過螺釘與所述轉子臂6相連接。所述定子4通過螺釘與所述緩速器支架3相連接。
[0031]工作時,控制模塊9使電瓶與線圈2連通,使線圈2能夠獲得勵磁,此時定子4內產生磁力線,轉子5切割定子4發出的磁力線,在定子4內產生渦流,並產生阻礙轉子5持續轉動的阻力矩,該阻力矩通過轉子臂6和其上的鍵傳遞到汽車傳動軸1,從而對汽車起到緩速制動的作用。制動時,由於渦流作用於定子4上,定子4上產生熱量,該熱量被水道7中的水帶走。當不需要制動時,線圈2中的勵磁電流通過控制模塊9關閉,此時線圈2中也就不會產生磁力線,轉子5也不會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即不會產生制動力矩。
[003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其特徵在於:包括轉子臂(6)、轉子(5)、定子(4)、緩速器支架(3)及線圈(2),所述轉子臂(6)通過鍵與汽車的傳動軸(I)相連接,所述轉子(5)與所述轉子臂(6)相連接,所述轉子(5)通過所述轉子臂(6)與所述傳動軸(I)相連接,且與所述傳動軸(I) 一起運動;所述轉子(5)為齒形轉盤,且所述轉子(5)的內壁上設有兩個以上的凸極(12 ),所述定子(4 )與所述緩速器支架(3 )相連接,所述線圈(2 )直接繞制在所述定子(4)上,所述線圈(2)和定子(4)均為靜止部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子(5)的凸極(12)形成的內圓面與所述定子(4)的外圓面之間保持0.5?I毫米的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定子(4)內設有用於冷卻的水道(7),所述水道(7)內的水與發動機的冷卻水循環,或者與所述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的獨立冷卻裝置循環。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水道的一端設有進水口(10 ),另一端設有出水口( 1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還包括控制模塊(9 ),所述控制模塊(9 )通過導線與所述線圈(2 )相連接,控制通斷電。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子(5)通過螺釘與所述轉子臂(6)相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外轉子構造的電磁液冷緩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定子(4)通過螺釘與所述緩速器支架(3)相連接。
【文檔編號】H02K49/04GK203522494SQ201320669627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8日
【發明者】李德勝, 聶柯, 楊培俊 申請人:揚州安行機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