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光咳嗽的推拿手法(四個推拿手法跟我學)
2023-07-26 12:44:25 1
自從當媽後,自己變得越來越膽小,別人都說一孕傻三年,笑稱是生孩子把腦子落在產房了。我這倒好,還把膽量落產房,落一贈一的!前幾天兒子又咳嗽了,雖然這可能是他第十幾次不明原因咳嗽,我依然擔心得要命。
我用孕傻後餘存的智商運轉,「到底該咋辦,幾天了還不好,是不是得了別的病?會不會是肺炎……」雖然是虛驚一場(就是普通的咳嗽),但孩子咳嗽這個事對於每個家長來說,都是扎紮實實的「驚」。
很多家長和我一樣,孩子遇上感冒時,總想給孩子找一種綠色健康受罪少的療法,最好實現幾全其美,小兒推拿就是不錯的選擇。幾個月前曾經聽過雲南省中醫藥學會培訓中心(岐黃學院)特聘講師黃素婷關於小兒咳嗽的公益直播,方法簡單易操作,今天就和廣大家長們來分享一下!
指導專家
黃素婷
雲南省中醫藥學會培訓中醫(岐黃學院)特聘小兒推拿講師,海派兒科推拿師傳承第三代弟子。擅長運用小兒推拿手法治療疳積、遺尿、便秘、腹瀉、感冒等。
一般來說,寶寶咳嗽也需要分一分!咳嗽分為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寶寶咳嗽又以外感咳嗽居多,從起因來說,外感咳嗽主要有風熱犯肺、風寒襲肺、風燥傷肺三種。
三種咳嗽症狀各不相同!媽媽們要注意區分哦!
風熱犯肺:
咳嗽頻劇,氣粗或咳聲嘎啞,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黃,咳時汗出,口渴,惡寒,發熱。舌質紅,苔薄黃。
風寒襲肺:
咳嗽聲重,氣急,稀薄色白,咽癢,肢體酸楚、惡怕冷,發熱,無汗。舌質淡紅,苔薄白。
風燥傷肺:
乾咳,連聲做嗆,喉癢,咽喉幹痛,鼻唇乾燥,無痰或者痰少而粘連成絲,或痰中有血絲,口乾。舌質紅,苔薄黃。
知道寶寶是哪種類型的咳嗽,就可以對症推拿了!黃素婷老師推薦了4種通用的推拿方法,就算我們搞不清寶寶是哪種咳嗽,也可以操作!
第一招:清肺經200-300次
怎麼操作呢?肺經對應的是寶寶的無名指,由無名指指根朝指尖推指腹!
第二招:按揉天突穴50-100次
天突穴在頸部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的中央。具體的取穴方法是取仰臥位或者仰靠坐位,由喉結向下,可以摸到一個凹陷,就是天突穴;有清熱利咽,消痰軟堅,止咳平喘的作用。
第三招:按揉羶中穴50-100次
羶中穴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可治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難、咳嗽、過胖、過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
第四招:掌擦肺俞穴
肺俞穴位於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屬膀胱經。取定穴位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俯臥姿勢,肺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操作時媽媽四指併攏橫向撫摸到手溫熱即可。
學完四招,有的媽媽要問了:操作順序有講究嗎?小兒推拿有「清」有「補」,兩種手法如何區分?這些問題,我也有過困惑!經過無數次失敗的嘗試,終於總結出小訣竅!
小兒推拿操作順序:先四肢後軀幹,先正面再後背。
「清」與「補」的區分:可以這樣理解,「清」法時要從指根推向指尖,好像把體內的病魔扒拉出身體;「補」法是由指尖推向指根,想像著把一切美好全部注入寶寶體內,這是「補」法!是不是很好區分了呢?
不得不說這四招辦法真的是簡單好用!學會這些,在寶寶咳嗽的時候就不用再手足無措了!當然,小兒推拿還可以解決很多常見的疾病,如寶寶積食、腹瀉、發熱等等!
在漫長的育兒路上,「雲南中醫」將邀請專業、權威的專家、團隊為媽媽們指點迷津,寶媽寶爸們記得持續關注「雲南中醫」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