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綠色食品認證(食品過期放心)
2023-07-26 12:46:43 1
寶雞綠色食品認證?未來網北京9月8日電(記者張冰清)A股上市公司來伊份被罰,這次是因為出售過期「每日堅果」,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寶雞綠色食品認證?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寶雞綠色食品認證
未來網北京9月8日電(記者張冰清)A股上市公司來伊份被罰,這次是因為出售過期「每日堅果」。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顯示,上海來伊份食品連鎖經營有限公司環鎮北路店因經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被上海市寶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10.9元。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22年6月18日,當事人上海來伊份食品連鎖經營有限公司環鎮北路店售出「來伊份」每日堅果(5堅果仁 4水果製品)30日裝(750克、原價169元)1盒,生產日期為:2021.12.13,保質期180天,已超過保質期。2022年6月21日,當事人已將上述商品召回並作銷毀處理。
圖源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
食安問題叢生,頭把交椅難坐
據媒體報導,今年6月19日,浙江溫州的孫先生在天貓來伊份官方旗艦店購買了多肉聚匯禮盒聚享版B款,裡面有58包獨立包裝的肉製品。他打開了一包鳳爪,隱約聞到一股騷臭味,由於他以為商家的鳳爪做出來就是這樣的風味,加上山椒的味道掩蓋了一些,他也沒太在意就吃下去了。
按照孫先生的描述,吃完後幾分鐘,他的肚子劇痛,出現腹瀉症狀,晚上睡覺也有頭痛。第二天肚子還有按壓痛的情況。
而在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記者搜素發現,在四百多條投訴信息中,多為消費者購買來伊份的變質食品、食品中有頭髮指甲等異物等。
圖源黑貓投訴
2013年3月,江蘇省食安辦發布,標稱上海萊達林實業公司康康食品廠生產的1批次「來伊份」牛軋糖大腸菌群超標。2015年5月,原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標稱漳州市珍桂食品公司生產的1批次「來伊份」手撕肉條菌落總數超標。2016年6月,江蘇省食藥監局通報,標稱江蘇德盛食品公司生產的1批次「來伊份」脆薯薯大腸菌群超標。
屢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背後,是來伊份並非是零食生產商而是一家渠道公司,所售賣的千餘款產品均由供應商代工生產。
據其招股書,截至2016年12月30日,來伊份擁有超過150家供應商為其提供炒貨、肉製品、蜜餞、水產品、糖果/果凍、膨化、果蔬、豆製品、糕點等。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來伊份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的關鍵在於對如此多的代工廠商沒有嚴格審核,難以完全從產業鏈上進行把控。代工廠商的不斷增多以及快速擴充的產品數量,管理難度也隨之加大,導致來伊份在外部採購、內部管控和店面管控3個方面均面臨挑戰。成本也不斷上升,可能侵蝕利潤。
扣非淨利潤四年連續虧損,靠「神秘富豪」注資求生?
8月28日,來伊份披露半年報顯示,公司2022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23.12億元,同比增長10.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11億元,同比增長2.02%。
與一眾休閒零食公司類似,來伊份也存在著「重銷售輕研發」的情況。財報顯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來伊份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3.06億元、13.09億元、13.57億元,分別佔總營收32.63%、32.52%、32.53%。而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來伊份的研發費用分別為0.24億元、0.16億元、0.05億元,佔總營收0.60%、0.39%、0.12%。
2021年以來,來伊份採取多重措施推動品牌年輕化轉型升級,包括:打造「新鮮零食」品牌戰略、聘任演員王一博為品牌形象代言人、影視劇植入等。財報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來伊份銷售費用累計10.34億元,同比增加4.24%。相較之下,前三季度的研發費用累計447.82萬元,同比減少50.84%。
此外,來伊份還被指渠道模式太單一。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公司線上電商平臺渠道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16億元、5.94億元、5.43億元,佔總營業收入12.88%、14.75%、13.01%。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依賴線下門店,線上收入僅佔總營收約一成。
不完全統計,來伊份先後入局過糧油調味、酒水飲料、咖啡、水果生鮮等多個食品品類,甚至還曾涉足過美妝護膚和日用百貨等非食品領域。今年7月央視新聞報導,來伊份正在進行數位化轉型。
根據來伊份年報顯示,該智慧供應鏈管理體系在採購、倉儲、物流配送等環節,基於採購端和銷售端大數據分析,實現了全渠道預測補貨、訂單集成、庫存共享,並藉助更智能化的物流WMS系統、實時監控的TMS系統,智能派車系統實現了商品配送全程在途管控和冷鏈溫度監控。
不過,在各大新消費品牌的崛起之下,來伊份這一老牌企業仍難掩疲倦之態。從扣非淨利潤來看,來伊份2018年至2021年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為-0.47億元、-0.33億元、-1.05億元、-0.65億元,已連續四年出現虧損。
2017年,來伊份推出了名為「萬家燈火」的計劃,意在將門店分布中心轉移至安徽、北京、江西等地,具體做法即加速線下渠道的拓展,並擴大加盟業務。
2020年年底,來伊份副總裁張琴更是在全國第3000家門店開業慶典中提到:「未來公司的加盟店和直營店比例將達到3:1,也就是說加盟店將佔到門店總數的75%。
儘管到2021年,來伊份已有加盟門店1294家,加盟佔比接近40%,其門店租賃與人力成本支出依然居高不下。
此外8月21日晚間,來伊份公告顯示,汪小明持有來伊份1768.86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5.26%,構成舉牌;同時其持有的股票超過實際控制人之一鬱瑞芬,成為第一大自然人股東。
隨即,8月22日盤後,來伊份繼續發布公告表示,汪小明將繼續增持公司股份不低於3萬股。
忽視了食品安全「護城河」的保障,又跟不上市場發展節奏。僅靠隱形神秘富豪注資,來伊份能走多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