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螺紋加工銑刀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04:34:21 5
專利名稱:一種螺紋加工銑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切削加工,尤其涉及一種螺紋加工銑刀。
背景技術:
螺紋銑削加工與傳統螺紋加工方式相比在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方面有很大的優勢,而且在數控銑削螺紋過程中,對螺紋直徑尺寸的調整極為方便,通用性較好。目前發達國家的螺紋生產已比較廣泛地採用了銑削工藝。螺紋銑刀一般採用螺旋插補方式加工螺紋,在懸伸較長或被加工零件剛性不足時,因刀具或工件剛性、切削阻力的影響,會出現讓刀現象,這樣會導致所加工的螺紋存在錐度,甚至出現螺紋塞規檢測時通規通不過的現象;另外,螺紋銑刀的各切削齒會出現磨損不均勻現象,導致刀具壽命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切削初始過程相對平穩、可避免讓刀影響、螺紋加工質量高、使用壽命長的螺紋加工銑刀。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螺紋加工銑刀,包括可繞旋轉軸線旋轉的刀具本體,所述刀具本體包括切削部和柄部,所述切削部自切削端面至柄部設有外徑倒錐。所述外徑倒錐的倒錐值M自切削端面至柄部逐漸增大。所述外徑倒錐分為N段,2彡N彡4。自切削端面 至柄部,所述外徑倒錐各段的倒錐值滿足:Mn ( Mn+1,I彡η彡N_1,且MDO0所述外徑倒錐各段的倒錐值,最小為0.02/100,最大為1.2/10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本實用新型的螺紋加工銑刀,切削部自切削端面至柄部設有外徑倒錐,在刀具逼近工件開始切削時,接觸到工件的齒數會相對減少,這樣初期切削阻力會比較小,使得切削初始過程相對平穩,隨著插補運動的進行,切入的齒數再逐漸增多,這調和了加工時的讓刀影響;並且,外徑倒錐的存在減小了加工出螺紋的正錐趨勢,避免了通規不過的現象,提高了螺紋加工質量,同時也減小了切削齒的磨損,延長了螺紋加工銑刀的使用壽命。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切削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螺紋加工銑刀前刀面磨損圖。圖5是現有常規螺紋加工銑刀前刀面磨損圖。圖中各標號表不:[0018]1、刀具本體;2、切削部;3、柄部;4、切削端面;5、外徑倒錐。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和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螺紋加工銑刀實施例,該銑刀包括可繞旋轉軸線旋轉的刀具本體1,刀具本體I包括切削部2和柄部3,切削部2設有螺旋槽排屑結構,切削部2自切削端面4至柄部3設有外徑倒錐5,在刀具逼近工件開始切削時,接觸到工件的齒數較常規螺紋加工銑刀齒數會相對減少,這樣初期切削阻力會比較小,使得切削初始過程相對平穩,隨著插補運動的進行,切入的齒數逐漸增多,這調和了加工時的讓刀影響,避免了螺紋中徑錐度的出現;並且,外徑倒錐5的存在減小了加工出螺紋的正錐趨勢,避免了通規不過的現象,提高了螺紋加工質量,同時也減小了切削齒的磨損,延長了螺紋加工銑刀的使用壽命。外徑倒錐5分為N段,2 < N 0,外徑倒錐5各段的倒錐值,最小為0.02/100,最大為1.2/100。本實施例中,切削部2的總長L為11.25mm,並分為L1、L2和L3三段,其中LI = L2 = 4mm, L3 = 3.25mm, LI的外徑倒錐Ml為0.2 0.3/100,L2的外徑倒錐M2為
0.4 0.5/100,L3的外徑倒錐M3為0.6 0.7/100,在刀具逼近工件時,首先是LI的齒數接觸工件,隨後L2和L3依次接觸工件,那麼初期切削接觸工件的齒數會相對減少,這樣切削阻力會較常規螺紋加工銑刀同時幾個齒接觸工件產生的切削阻力小,隨著插補運動的進行,切入的齒逐漸增多,使得切削初始過程相對平穩。 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螺紋加工銑刀的實施例,本實施例與上一實施例基本相同,區別僅在於切削部2所設的槽排屑為直槽,外徑倒錐5的倒錐值M自切削端面4至柄部3逐漸增大,由0.02/100漸變為0.07/100。為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螺紋加工銑刀具有上述優點,現將上述第一實施例的螺紋加工銑刀與現有常規螺紋銑刀做對比實驗。被加工材料:38MnVS6,硬度28 32HRC ;工具機:T0Y0DA (臥式加工中心);切削參數:S=1600r/min,F=500mm/min ;冷卻方式:內冷,乳化液;刀補:最大補償為0.07mm ;螺紋銑刀直徑:15.8mm ;待加工螺紋:M14X 1.5 ;檢測儀器:螺紋環規M14X 1.5_6e,美國J0HNS0NGAGE中徑測量儀;兩支刀具同時加工160min後,測量兩支螺紋銑刀前刀面的磨損值以及加工螺紋
的質量。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螺紋加工銑刀前刀面磨損圖,圖5為現有常規螺紋加工銑刀前刀面磨損圖。從圖4和圖5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螺紋加工銑刀在從端面到柄部延伸方向,切削齒的磨損比較均勻,且磨損較現有常規螺紋加工銑刀小。分析其原因,為在螺紋加工過程中,刀補數值不同,現有常規螺紋加工銑刀因不存在外徑倒錐,部分齒的切深較深,導致磨損較大。對加工螺紋進行檢測,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螺紋加工銑刀加工螺紋順錐為0.0lmm (第I齒與第6齒螺紋中徑差值),而現有常規螺紋加工銑刀加工螺紋順錐已達到
0.03mmo通過對螺紋銑刀使用壽命測試,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螺紋加工銑刀加工螺紋390min時,所有切削刃口磨損均勻,順錐為0.015mm ;而現有常規螺紋加工銑刀加工螺紋210min時順維已達到0.05_。由上可見,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螺紋加工銑刀在加工螺紋質量及使用壽命方面都優於現有常規螺紋加工銑刀。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的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保護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螺紋加工統刀,包括可繞旋轉軸線旋轉的刀具本體(I ),所述刀具本體(I)包括切削部(2)和柄部(3),其特徵在於:所述切削部(2)自切削端面(4)至柄部(3)設有外徑倒錐(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加工銑刀,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徑倒錐(5)的倒錐值M自切削端面(4)至柄部(3)逐漸增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紋加工銑刀,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徑倒錐(5)分為N段,2彡N彡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螺紋加工銑刀,其特徵在於:自切削端面(4)至柄部(3),所述外徑倒錐(5)各段的倒錐值滿足:Mn ( Mn+1,1 ^ n ^ N-1,且Μ1>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螺紋加工銑刀,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徑倒錐(5)各段的倒錐值,最小為0.02/1 00,最大為1.2/10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螺紋加工銑刀,包括可繞旋轉軸線旋轉的刀具本體,所述刀具本體包括切削部和柄部,所述切削部自切削端面至柄部設有外徑倒錐。該螺紋加工銑刀具有切削初始過程相對平穩、可避免讓刀影響、螺紋加工質量高、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文檔編號B23G5/18GK203018865SQ20132002243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6日
發明者孫振梅, 周磊 申請人:株洲鑽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