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超遠距離識別的條形碼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21:31:36
專利名稱:可超遠距離識別的條形碼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可超遠距離識別的條形碼一.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信號自動識別技術。特殊材質製成的新型條形碼標籤附著在要被識別的物體上,藉助雷射儀器配合電腦用於超遠距離物體的識別。屬
信號裝置類。二.背景技術:在已知技術中,二進位條碼標籤是印刷在白色紙或其他淺色基質上,再用條碼識讀器與電腦配合,讀出條形碼代表的意義,實現識別。但因條形碼的「空白處」是普通紙質的白色,與黑色的「條」的光學反差較小,無法實現遠距離讀數,通常識讀距離僅30釐米。三.發明內容:本技術是提供一種性能價格比高的特殊材料作為條形碼的「空白處」的設計方法,藉助於特殊雷射掃描器與電腦配合,在超遠距離(30米)外迅速識別這種特製二進位條形碼。為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方案的特殊之處是:選取一種高效反光膜作為條形碼的「空白處」的基質。反光膜由樹脂微晶顆粒均布或正四面體玻璃晶體微顆粒均布粘附在一般基質上,而條形碼的黑色「條」覆蓋印刷在反光膜上。當光線照在這種特殊材料組成的「空白處」上時,無論照在「空白處」的哪一點上,每一點主要反射光線均按原入射光線的平行路線返回到光源處。使得條形碼的「空白處」的反射光線能量大大加強,並與條形碼的黑或其他深色「條」的反差大大增強,這樣由「條」和「空」組成的二進位碼特別清晰,就可以在超遠距離之外讀出這種條形碼。四.
: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可超遠距離識別的條形碼的「空白處」使用的材質反光膜的橫斷面結構放大的示意原理圖,它是圖2的M-M剖面圖。圖2是一維條形碼的正面圖,其「空白處」均為特殊材質反光膜(圖中白色無黑色的「條」處均為這種特性的反光膜)。其中圖1的(I)為一般任何材質做的襯底;(2)為一種樹脂微晶顆粒均布或正四面體晶體玻璃微粒均布構成的反光膜,黏附在材質(I)面上。(3A)為任意光源,當入射光線(4A)照在這種特殊材料反光膜上時,每一點的主要反射光線(5A)就會沿與入射光線(4A)光線平行的光線返回光源(3A)處。同樣(3B)為另一任意光源,當入射光線(4B)照在這種反光膜上時,其每一點主要反射光線(5B)就會沿與(4B)光線平行的光線返回光源(3B)處。條碼的深色或黑色「條」就印刷覆蓋在這種特殊光學特性的材質反光膜(2)上。圖2是一維條形碼的正面圖,其「空白處」均為特殊材質反光膜(圖中白色無黑色的「條」處均為這種特性的反光膜)。「條」是黑色或其他深色,印刷在反光膜上。(二維碼的「條」則是各種多邊幾何圖形組成)。圖2中的(6)是「空白處」的基質為樹脂微晶顆粒或正四面體玻璃微晶顆粒均布的反光膜的整個光照面,其中的微晶顆粒的光學特性必須滿足於「主要反射光線與原入射光線平行,方向相反」的要求。圖2中(7)為黑色的「條」,有若干條;(6)為各「條」之間的「空白處」,也有若干條。顯然「空白處」就是具有以上特殊光學特性的反光膜組成的。由於黑色「條」(7)主要是吸收光能,「空白處」(6)因為是特殊反射膜,所以比原來普通的「白色」「空白處」更強烈地反射光能。五.具體實施:在市場上購得微晶顆粒均布的反光膜或正四面體玻璃晶體微顆粒遍布的反光膜,這種反光膜必須有下列特性:任一點受光後,主要反射光線均按原入射光線的平行路線返回到光源處的特性。再按照條形碼的標準,在反光膜上印刷條形碼,裁剪後即可用。本技術的發明處是:條碼標籤的空白處使用樹脂微晶顆粒均布或正四面體玻璃微晶顆粒均布的反光膜,這種微晶顆粒的每一點受光後,具有主要反射光線按原入射光線的平行路徑返回到光源處的特性。
權利要求1.一種可超遠距離識別的條形碼,其特徵是,條形碼的空白處使用樹脂微晶顆粒均布的反光膜或正四面體玻璃微晶顆粒均布的反光膜,這種反光膜的每一點受光後,具有主要反射光線按原入射光線的平行路徑返回到光源處的特性。
專利摘要可超遠距離識別的條形碼屬信號裝置類。涉及選用一種特殊基質,條碼覆於其上,可超遠距離識別。其特徵是,條碼標籤的空白處使用樹脂微晶顆粒均布的反光膜或正四面體玻璃微晶顆粒均布的反光膜,這種反光膜的每一點受光後,具有主反射光線按原入射光線的平行路徑返回到原光源處的特性。
文檔編號G06K19/06GK202995770SQ201120564000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8日
發明者伊洪 申請人:伊洪, 於文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