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爐風口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04:57:21 1
專利名稱:一種高爐風口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爐風口結構。
背景技術:
高爐煉鐵技術發展至今,已經十分成熟,但煉鐵界對高爐長壽的追求和研究永無止境。隨著工藝、耐材及設備等技術進步,高爐一代爐齡從以前的幾年發展到現在的十幾年。目前,高爐風口大部分採用單流道貫流式或摺疊式,基本淘汰了空腔式。單流道貫流式或摺疊式風口的使用壽命根據高爐大小及操作水平,其使用壽命正常在I 3年,儘管相對於傳統的空腔式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無法避免爐況不順引起的風口燒漏問題,而風口漏水一方面需要緊急或臨時休風,另一方面會引起爐況波動及漏水,不僅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而且會縮短耐材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保證高爐正常生產的高爐風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高爐風口,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流道,其特徵在於所述流道為三流道且獨立流通,所述三流道包括兩個貫流式流道和一個空腔式流道。上述三流道中的第一流道設置在殼體端頭且為單環貫流式結構,與設有進水口、出水口的管狀通道連接。上述三流道中的第二流道設置在殼體中部且為多室螺旋貫流式結構,與進水管道、出水管道連接。上述三流道中的第三流道設置在殼體後部且為空腔式結構,設有進水口和出水□。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採用三流道風口結構且各自獨立流通,無論漏水點在端頭還是中部,均可以防止緊急休風,不僅避免了由於爐況不順引起風口小套大面積燒壞導致緊急休風問題,而且支持正常休風,大幅度節省了高爐運行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且有利於延長設備壽命,節約設備更換成本。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展開及水流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種高爐風口,參見圖1,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殼體內的流道,殼體包括殼體端頭I、殼體中部2、殼體後部3 ;流道為三流道且獨立流通,第一流道設置在殼體端頭I且為單環貫流式結構;第二流道設置在殼體中部2且為多室螺旋貫流式結構或者摺疊流道;第三流道設置在殼體後部3且為空腔式結構。第一流道與第二流道通過一流道環板4a隔開,第二流道與第三流道通過三流道環板4d隔開,第二流道還包括二流道前室環板4b和ニ流道螺旋隔板4c。 參見圖2,第一流道水從進水口 I il通過進水管狀通道5a直接貫流入第一流道,在第一流道水腔內沿a-a繞行一周後沿出水管狀通道5b從出水口 I el出去;第二流道的冷卻水從進水ロ II i2通過進水管道6穿過第三流道環板4d進入第二流道的空腔,從空腔貫流進入第二流道的I室,在I室繞行一周後螺旋沿b流道、c流道、d流道、f流道通過II室、III室、IV室最後沿出水通道從出水ロ II e2出去;第三流道的冷卻水從進水口III i3進入風ロ後腔,以第二流道的出水通道為隔板繞風ロー周沿g_g流道從出口 III e3出去。三個流道獨立供水,互不影響。
權利要求1.ー種高爐風ロ,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流道,其特徵在於所述流道為三流道且獨立流通,所述三流道包括兩個貫流式流道和一個空腔式流道。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爐風ロ,其特徵在於第一流道設置在殼體端頭(I)且為單環貫流式結構,與設有進水ロ、出水ロ的管狀通道(5 )連接。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高爐風ロ,其特徵在於第二流道設置在殼體中部(2)且為多室螺旋貫流式結構或摺疊流道,設有進水管道、出水管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爐風ロ,其特徵在於第三流道設置在殼體後部(3)且為空腔式結構,設有進水口和出水ロ。
專利摘要一種高爐風口,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流道,其特徵在於所述流道為三流道且獨立流通,所述三流道包括兩個貫流式流道和一個空腔式流道。本實用新型採用三流道風口結構且各自獨立流通,無論漏水點在端頭還是中部,均可以防止緊急休風,不僅避免了由於爐況不順引起風口小套大面積燒壞導致緊急休風問題,而且支持正常休風,大幅度節省了高爐運行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且有利於延長設備壽命,節約設備更換成本。
文檔編號C21B7/16GK202415581SQ20112056407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明者唐浩, 李文欣, 李 傑, 胡顯波, 許俊, 鄒忠平 申請人: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