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適合初中生讀嗎(中年再讀紅與黑)
2023-07-15 17:57:26 13
這是宸媽2022年發布的第92篇原創內容
全文共計1838字,大約需要2-4分鐘時間閱讀
人到中年,因為經歷的事情多了,所以對人對事自然有了更成熟的認知改變。因為這樣的改變,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再讀經典名著,也會感觸更明顯。
學生時代我是個喜歡閱讀的人,時隔多年的現在再回憶當初讀的哪些書,是有些模糊的,但是這些閱讀,卻沉澱在記憶裡,慢慢成為了我說話、寫文的風格。
關於國外經典名著的閱讀,農村生活的簡樸讓我很難想像國外經典名著中大段描述的那些社會生活場景,所以我的記憶裡大多數是生澀的,有些莫名其妙,更多的是難以理解。
《紅與黑》(插圖珍藏版)封面
後浪推出了名著經典系列,我入了《紅與黑》(插圖珍藏版),中年再讀這本毛姆認為的真正杰作,海明威認為一生不可不讀的書,不愧是現代小說之父」司湯達的代表作,真的不同年齡段讀起來就會有不同的觸動。
紅黑配色
作為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紅與黑》開創了「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而選擇這部多次被改編為戲劇、電影、電視劇的經典名著,後浪推出這個版,真的是用足了細節——選用了以譯筆古樸典雅的著名法語翻譯家羅新璋所著的經典譯本;全書搭配線條流暢,畫面濃重大氣的法國著名書籍插畫家讓·保羅·昆特專為《紅與黑》所作的300餘幅木刻版畫,每一張對應的場景都是相得益彰;裝幀上封面選用書中人物群像圖,展現波瀾壯闊的時代中的人們;中國紅藝術紙搭配書脊拼接細荔枝黑色特種紙,復古又精緻,整體的黑紅色調,呼應書名,簡直適合收藏!
目錄
說回小說,《紅與黑》的故事情節是以木匠的兒子於連的人生軌跡為主線條展開講述的,在小說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小人物的奮鬥和夢碎過程。
社會有分層,從古到今一直都有,底層小人物為了改變自身的階層,需要付出太多。
版畫
於連,是一個沒有在原生家庭中受到愛意和呵護的孩子。對於木匠家庭而言,體弱多病的他再加上痴迷於學習,自然對於父親的產業而言是無用的——正是這樣的價值觀導致他從小到大一直受到父兄的惡意對待。
於連又是聰明及幸運的。
他過目不忘的聰穎讓他受到謝朗神甫的賞識,並最終將他推薦給了市長瑞納先生,成為他家的家庭教師,最終擺脫了父兄的暴力對待,邁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
內頁
這個聰慧的年輕人,長相俊美,才識過人,在市長家的這份工作讓他逐漸成了維璃葉上流社會的名人。
司湯達的筆觸,是老練且豁達的。
年輕的於連崇拜拿破崙,渴望像拿破崙一樣建立豐功偉績,這是底層小人物對命運的不甘與奢望。當時的法國正處于波旁王朝復闢時期,從軍無門的於連智慧的選擇了對他最有利的走教會的道路。謝朗神甫是他借力的第一人。
內頁
在市長家做家庭教師,結識了美麗且高貴的瑞納夫人,於連和瑞納夫人的感情最開始很難說沒有權衡在裡面。這個一心想要改變自己命運的年輕人,無所不用其極的在生活中少言寡語的思索著,要把生活中的人和事價值最大化。
孽緣,小說很快就將它設計來暴露了出來。
兩個沉溺於愛河的男女,最終被身邊人嫉妒出賣,於連被迫遠走貝藏松神學院,一段感情就此按下了暫停鍵。
內頁
以中年的認知來看《紅與黑》,小說中關於市政,關於神學系統,關於上層社會的各類權錢交易,其實在兩百年後的現在也是有現實映射的。
於連在神學院的韜光養晦,或者說低調含蓄,不論是站隊還是各種用盡心機的生存手段,最終讓他再一次向上攀升,經過教會舉薦,他遠赴巴黎為拉穆爾侯爵擔任私人秘書。
於連的人生接連跳級在小說中可以讓我們看得清清楚楚。
藏書票
從木匠的兒子,到市長的家庭教師,再到神學院的學徒,再到神學院的講師,再到侯爵的座上客私人秘書,獲得侯爵安排的勳章,於連的人生如他自己所渴望的步步高升。
聰慧的於連、漂亮的於連、工於心計的於連,為了實現自己躋身上流社會的夢想,最終將侯爵小姐瑪娣兒特的戀愛作為自己的階梯,而這一切似乎馬上就要實現了……
小說裡,於連的夢想最終毀於一旦,而如果我們仔細來分析於連的失敗,似乎又能如《駱駝祥子》般可以看到是性格的最終使然。
祥子在錯誤的時間選擇了錯誤的人,最終讓自己本就勝算不多的一把牌滿盤皆輸。
封面
於連同樣在錯誤的時間做了錯誤的事,最終放棄了自己的人生……
時間是無情的,在時代的巨浪中,無數的野心和欲望在各個階層湧起又無聲的消亡,關於夢想,關於階層,關於愛情,關於現實,誰又能簡單的用二唯論來說於連的人生是成功或者失敗的?
愛情,讓人興奮,也讓人心碎。
夢想,讓人奮進,也讓人迷茫。
我是宸媽,2021年讀書247本、一周至少讀4本書的讀書人。關注青少年教養和自我終身學習,分享我的讀書、教育和心理知識。喜歡我的原創文字歡迎關注、點讚、轉發和評論!轉載請聯繫本人,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