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慢性膽囊疾患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08:40:41 1
專利名稱:治療慢性膽囊疾患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來源於植物材料的醫藥配製品,具體說是一種治療慢性膽囊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慢性膽囊炎是常見病、多發病之一。目前尚無特效藥物。中醫辨證為肝膽溼熱鬱結,肝氣失疏。甚則發黃,證屬少陽,波及陽明。治則為疏肝利膽、清熱利溼,甚則通瀉。
中國專利1275391公開了「一種利膽排石口服成藥」,本發明以金錢草、黃芩、延胡索、木香、丙谷胺為原料製成口服成藥,具有清熱利膽、抗菌消炎、促進膽囊收縮和膽汁分泌的功效。
中國專利1429575公開了一種利膽排石膠囊,其特徵在於其藥物配方為片薑黃12-15g,鬱金15-30g,連翹15-18g,雞內金15-3g,金錢草15-30g。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慢性膽囊疾患的中藥,具有疏肝利膽、清熱利溼排石作用,既用於膽囊炎,又可用於膽石症。
一種治療慢性膽囊疾患的中藥,本組合物是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製成的柴胡2-4份、枳殼2-4份、 金鈴子2-4份、黃苓2-4份、生大黃2-4份、廣鬱金2-4份、金錢草14-16份、紅藤9-11份。
所述的組合物是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組分製成的柴胡3份、枳殼3份、 金鈴子3份、黃苓3份、生大黃3份、廣鬱金3份、金錢草15份、 紅藤10份。
這樣製備的中藥具有疏肝理氣、清熱解毒、利膽排石、通腑瀉熱之效,有效率為93.08%。
主治慢性膽囊炎、慢性膽石症。
具體實施方法其製備方法為取柴胡、枳殼、金鈴子、黃苓、廣鬱金各9克,金錢草45克,紅藤30克,加適量水煎煮兩次,取汁混合;加入生大黃再行濃縮,稍靜置後,過濾,濾液加入適量苯甲酸鈉(0.2%)、甜葉菊甙浸膏(1%),加水調整至全量,分裝於500毫升鹽水瓶內,100℃30分鐘滅菌,備用。分裝於20毫升安中。
適應症膽囊炎、膽石症。
使用方法日服三次,每次一支。
臨床應用情況慢性膽囊炎患者650例,男150例,女500例,男女比為1∶3。年齡最小12歲,最大80歲,平均48歲。91%並發膽結石。病程0.5-1年250例,1-3年150例,3年以上250例。
650例中,痊癒380例(58.46%),顯效175例(26.92%),好轉50例(7.70%),無效45例(6.92%),總有效率為93.08%。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膽囊疾患的中藥,其特徵在於本發明是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組分製成的柴胡2-4份、枳殼2-4份、 金鈴子2-4份、黃苓2-4份、生大黃2-4份、廣鬱金2-4份、金錢草14-16份、紅藤9-11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中藥是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組分製成的柴胡3份、 枳殼3份、 金鈴子3份、黃苓3份、 生大黃3份、廣鬱金3份、金錢草15份、 紅藤10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膽囊疾患的中藥,屬於來源於植物材料的醫藥配製品。該中藥是由柴胡、枳殼、金鈴子、黃苓3份、生大黃、廣鬱金、金錢草、紅藤製成。該中藥具有疏肝利膽、清熱利溼、排石消炎作用。
文檔編號A61P1/00GK1621061SQ20031010708
公開日2005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24日
發明者李世芬 申請人:李世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