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旅遊景點排名榜最新(松江這處旅遊景點進行全面改造)
2023-07-15 12:15:57 4
2021年3月11日,楓涇暴動指揮所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目前,由於年久及氣候等因素影響,該文物保護單位存在屋簷承重梁及鬥拱開裂、後門門框木柱底部被白蟻侵蝕、屋頂瓦片掉落等安全隱患。考慮文物安全隱患等因素,也為了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進一步推進紅色文化陣地的建設,更好地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功能,在區文化旅遊局的監督指導下,新浜鎮人民政府今年對文物本體及周邊進行修繕,預計今年6月竣工並重新對外開放。
區文化旅遊局也將對「陳雲與松江區農民暴動史料展」進行全面提升改造,把紅色遺址遺蹟、紅色文物保護同發展紅色旅遊結合起來,以更加豐富翔實的史料、更加新穎生動的文字、更加圖文並茂的布展,向市民群眾還原和再現當時的革命歷史場景,提升展示的整體面貌。
楓涇暴動指揮所所在的大方庵
楓涇暴動指揮所位於新浜鎮趙王村大方支路26弄29號,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舊址建於清代,稱「大方庵」,坐北面南,由前殿、正殿及兩廂房構成四合院落。前後殿間天井有東西廂房,與前殿相連。均為三開間六界,其北設廊與正殿相連,廊內有小天井。1927年冬至1928年初,楓涇等地農民發動武裝鬥爭,楓涇暴動指揮所一度作為農民革命活動中心,為研究早期黨史的重要地點,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陳雲(前排左三)同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所職工會第一屆執行委員會委員合影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陳雲同志與楓涇暴動指揮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陳雲,江蘇青浦(今屬上海)人,1905年6月13日出生。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黨和國家久經考驗的卓越領導人,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陳雲
1927年「八七」會議後,陳雲同志受中共江蘇省委派遣,來到松江、青浦一帶農村。1927年冬至1928年初,陳雲和吳誌喜、陸龍飛等革命志士,發動農民,組織農民協會,恢復發展黨的組織,組建農民革命武裝,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楓涇、小蒸武裝暴動,鎮壓了一批惡霸地主和反動官僚,繳了部分反動武裝的槍械。當時,大方庵成為農民革命軍活動中心,楓涇暴動指揮所就設在大方庵內。陳雲多次來到大方庵召開農會,籌備農民武裝抗租鬥爭,最多時有二百餘人參加。小蒸、楓涇地區的農民武裝暴動,與上海郊縣及全國各地風起雲湧的農民武裝暴動遙相呼應,推動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形勢發展。通過及時總結經驗教訓,黨在鬥爭實踐中不斷發展壯大,並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新民晚報小蒸楓涇農民暴動記載
1961年1月22日,楓涇暴動指揮所—大方庵被公布為松江縣文物保護單位。後年久失修,1991年後殿又遭火災燒毀,1992年松江縣政府撥專款進行修葺。修繕後在庵內設「陳雲與松江區農民暴動史料展」。1994年1月,該處被列為松江縣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後經中共松江區委、松江區政府決定,在大方庵西側新建楓涇暴動史料陳列室。2003年12月,陳列室正式對外開放。2010年陳列室被松江區人民政府公布為松江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碑
紅色教育學習點
陳列室展出史料共分三個部分,配以圖片40餘幅,分別為「暴動前夕的宣傳發動」「暴動打響時的浴血奮戰」和「暴動受挫後的前赴後繼」,真實反映了1927年陳雲同志領導周圍鄉鎮的被壓迫農民舉行楓涇暴動的歷史。
陳雲與松江區農民暴動史料展
大方庵內景
通訊員:任文君
編輯:沈莉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