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儲油罐的製作方法
2023-07-15 20:54:4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料儲存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儲油罐。
背景技術:
儲油罐是儲存油品的容器,它是儲存輕質機油的主要設備。常見的儲油罐形狀,一般是立式圓柱形、臥式圓柱形、球形等幾種。立式圓柱形油罐根據頂的結構又可分為桁架頂罐、無力矩頂罐、梁柱式頂罐、拱頂式罐、套頂罐和浮頂罐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拱頂罐和浮頂罐。拱頂罐結構比較簡單,常用來儲存原料油、成品油和芳烴產品。現有的儲油罐結構處理簡單,容易引起隱患,且在進油時油料直接與罐壁碰撞,儲存的油料碰撞過程中就可能出現靜電,靜電的積累對油料的儲運帶來極大的危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儲油罐,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儲油罐,包括瀝青砂墊層、通過支架固定在所述瀝青砂墊層上方的油罐本體和鑲嵌設在瀝青砂墊層內且直徑與所述油罐本體直徑相等的砂石墊層,所述油罐本體包括內罐和外罐,所述內罐和外罐之間設有截面呈波浪形的支撐體,所述油罐本體內還設有進油管、出油管和加強筋,所述進油管和出油管貫穿油罐本內且外伸至油罐本體外,進油管底部設有噴頭,出油管底部設有引油頭,所述引油頭為圓錐形。
優選的,所述油罐本體的底部設為向下凹的拱部,所述拱部上設有連通口。
優選的,所述油罐本體的側邊設有扶梯。
優選的,所述支撐體為鐵碳合金製成。
優選的,所述進油管和出油管上設有端蓋,所述端蓋上設有把手。
優選的,所述內罐上設有數字式溼度傳感器。
採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儲油罐採用了內罐和外罐的雙層結構,內部密封效果好,結構牢固,可防洩漏防變形防爆炸,另一方面,內罐和外罐之間的支撐體對內罐和外罐都起到了一定的支撐效果,油罐本體採用圓柱狀結構,各個位置過渡平滑,減少了局部應力集中的情況,具有較強的形變恢復能力,保護內罐的結構不受影響,進油管和出油管減少衝擊靜電的產生,瀝青砂墊層和砂石墊層能提供乾燥的環境,消除靜電等不利因素,提高儲油罐的安全係數。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油罐本體,2-瀝青砂墊層,3-砂石墊層,4-內罐,5-外罐,6-支撐體,7-加油管,8-出油管,9-加強筋,10-噴頭,11-引油頭,12-拱部,13-連通口,14-扶梯,15-端蓋,16-把手,17-數字式溼度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儲油罐的優選的實施方式。
圖1出示本實用新型儲油罐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種儲油罐,包括瀝青砂墊層2、通過支架固定在所述瀝青砂墊層2上方的油罐本體1和鑲嵌設在瀝青砂墊層2內且直徑與所述油罐本體1直徑相等的砂石墊層3,所述油罐本體1包括內罐4和外罐5,所述內罐4和外罐5之間設有截面呈波浪形的支撐體6,所述油罐本體1內還設有進油管7、出油管8和加強筋9,加強筋9的數量為若干個,從油罐本體內1頂端連接到底端,7,加強筋7起到穩定支撐作用。所述進油管7和出油管8貫穿油罐本1內且外伸至油罐本體1外,進油管7底部設有噴頭10,出油管8底部設有引油頭11,所述引油頭11為圓錐形,進油管7的底部設置了一個噴頭10,此噴頭10為橫向設置,這樣當灌入油料時油料不會直接衝擊儲油罐,從而減少衝擊靜電的產生;出油管4底部設有圓錐形的引油頭11,使出油口與油料的接觸面積更大,更便於出油。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油罐本體1的底部設為向下凹的拱部12,所述拱部12上設有連通口13,連通口13可通過開關球閥與輸送管道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油罐本體1的側邊設有扶梯14。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體6為鐵碳合金製成,具有較高的減震性和耐磨性,使得支撐體在內罐4和外罐5之間的使用壽命較長。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油管7和出油管8上設有端蓋15,所述端蓋15上設有把手16。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內罐4上設有數字式溼度傳感器17,儲油罐的內罐4本身是密封的,罐內的溼度會隨機油內的水分的變化而變化,機油的性能和裡面的水分有很大的關係,加入數字式溼度傳感器17可以檢測內罐4內水蒸氣即溼度的變化狀況,如果溼度變化了,說明機油內的水分也發生了變化這個也可以說是測試機油的純度,另外溼度高的話,在後續的例如攪拌工序中,控制溫度,加大功率。
基於上述,本實用新型結構儲油罐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為:儲油罐採用了內罐4和外罐5的雙層結構,內部密封效果好,結構牢固,可防洩漏防變形防爆炸,另一方面,內罐4和外罐5之間的支撐體6對內罐4和外罐5都起到了一定的支撐效果,油罐本體1採用圓柱狀結構,各個位置過渡平滑,減少了局部應力集中的情況,具有較強的形變恢復能力,保護內罐4的結構不受影響,進油管7和出油管8減少衝擊靜電的產生,瀝青砂墊層2和砂石墊層3能提供乾燥的環境,消除靜電等不利因素,提高儲油罐的安全係數。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