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女孩舌下長水泡(2歲女寶寶陰道內取出發芽穀粒)
2023-07-28 09:44:05 1
前兩天,一位媽媽匆匆忙忙帶著孩子來到兒童醫院,她告訴醫生:自己女兒有點不正常!
原來是女兒晚上都不願意睡覺,老是自己脫下褲子,然後使勁撓私處。
媽媽想著小孩子偶爾不願意睡覺,也是正正常的。但過了好幾個晚上,女兒還是翻來覆去不願睡覺,撓私處的力度還越來越大。
媽媽一看,不得了,皮膚都被孩子撓破了,於是趕緊掛了號上醫院來檢查了。
經過檢查,醫生找出了罪魁禍首:腸道寄生蟲——蟯蟲。這種小蟲子喜愛晚上從肛門爬出來活動。靠近肛門的外陰、陰道及尿道,也是它活動的地盤。
醫生介紹,蟯蟲病是由於兒童吞食了蟯蟲卵發生的。
孩子所吃的食物、穿的衣服、玩的玩具等都有可能沾有蟯蟲卵,當其隨著食物進入寶寶體內時,就會形成蟯蟲病。
蟯蟲病主要是通過這幾種方式傳染:
1.自身感染
當寶寶伸手去搔抓肛門時,手指及指甲上會沾上一些蟯蟲卵。當寶寶吮吸手指或沒洗淨手就拿東西吃時,就有再次感染的可能性。這種自身感染方式往往會造成感染加重,並遷延不愈。
2.異體感染
被蟲卵汙染的食物、玩具、水杯、衣服、床單等經口感染,或經口鼻吸入飛揚的蟲卵再下咽至腸道而感染,這是造成集體和家庭間傳播的主要方式。
3.逆行感染
若蟲卵在肛門周圍孵化,幼蟲可爬進肛門,侵入腸道寄生,則稱為逆行感染。
久而久之,多多就感染了蟯蟲性外陰陰道炎。
醫生建議孩子的媽媽平時做好孩子的衛生工作,及時檢查孩子的生理狀況,不要犯病很嚴重了才送醫,這樣孩子都受了不少罪了!
因為寶寶自身免疫系統還未健全,父母稍不注意,就更容易使感染上陰道炎這種「婦科病」。
有這幾個壞習慣,「婦科病」很容易找上門
1.往陰道裡塞異物
兩歲的鄂州女孩婷婷,剛學會走路不久。最近家人都忙著秋收,奶奶只好每天把她帶在身邊。谷堆軟軟的,小婷婷很喜歡坐在上面玩。
5天前,媽媽發現婷婷身上有股臭味,脫掉女兒的褲子一看:陰道裡有大量膿血性分泌物。
於是家長專程帶孩子從鄂州趕到武漢的醫院就診。
很可能是有異物進入了陰道!隨後醫生檢查發現,一顆未脫皮的穀粒「紮根」陰道,還冒出了小芽,正是這個異物導致出血。因為紮根較深,最後醫生不得不通過手術才將它取出。
2.大小便清理不乾淨
寶寶4歲以前,大小便過後,一般是由爸媽給清理的,這種情況下,爸媽都會清理得十分仔細。
但如果孩子到了5歲以後,爸爸媽媽往往會讓孩子學著自己上廁所,自己清理。
那問題可能出現了,如果是孩子自己清理,很有可能就出現不夠熟練,清理不乾淨的情況。
那這種情況下,也是很容易滋生細菌的,爸爸媽媽們要雖然放手讓孩子自理,也要多多關注孩子的衛生狀況,不要讓孩子有尿路感染等情況發生。
3.穿緊身褲
褲子不透氣容易滋生細菌。
還有些實力坑娃的辣媽,把自家的小公舉也打扮成潮寶,每天打底褲、糖果襪、緊身牛仔褲輪番上陣,母女倆出門的回頭率頗高。
但十有八九,這些潮寶就會得陰道炎。這是因為小女孩褲子穿得過緊不透氣,細菌滋生,很容易引起炎症感染。
4.穿開襠褲
很多家長圖方便喜歡給孩子穿開襠褲,有的孩子甚至到3歲了還穿著開襠褲。
這種習慣是很不好的,寶寶穿開襠褲時將臀部、生殖器暴露在外面,沒有了衣服或尿布的保護,外界物體的碰、撞、刺、夾、燙、擦等都會傷害到寶寶。
而且外生殖器暴露在外面,髒物容易進入尿道口或陰道口。特別是女孩子的尿道短,更容易得上行性的泌尿道感染。
此外,穿開襠褲時,臀部及小腹部暴露在外,孩子容易受涼、感冒及腹瀉。寶寶穿開襠褲時間長還會養成大小便無規律和隨地大小便的不衛生習慣。
5.媽媽傳染導致
還有些心大的熊媽,自己得了陰道炎,也不注意隔離,毛巾和孩子的毛巾、衣服混在一起洗,或是共用臉盆,結果殃及魚池,病菌也傳染給孩子了。
寶寶私處護理全攻略
1.科學清洗
寶寶排便後應及時取下髒的紙尿褲;用紙巾沾溫水,輕輕擦拭整個覆蓋區;擦拭時保持從前向後,紙巾用一張棄一張;大腿根部皮膚褶皺處也要清潔。
寶寶大一些後,可以抱著寶寶,用流動的溫水從上到下衝洗。
不要用水直接對著寶寶私處衝洗,這樣水壓會將其他東西衝進寶寶身體裡,引起感染。
千萬不要用香皂等清洗女寶寶的外陰處,那樣會破壞寶寶自身的酸鹼平衡,平時只需要用清水清洗即可。
2.不要給寶寶穿開襠褲或者緊身褲
要減少陰部外露的機會,避免寶寶在爬行、學步、玩耍期間私處被細菌侵蝕,誘發陰道炎、尿道炎或其他疾病。
同時也要避免寶寶因為褲子不透氣容易滋生細菌的情況發生。
3.教育寶寶要愛衛生
父母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守護孩子,所以教育孩子愛衛生,勤洗手是最重要的。
要讓孩子知道,一定要好好保護私處,不然容易生病,不能隨便拿手觸摸,也不能往這裡塞任何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