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排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8 08:53:2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漆包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排線裝置。
背景技術:
漆包機是一種將導線加工成漆包線的設備,漆包線由內部的導線及包裹導線的絕緣層組成。漆包線在製成後,需要纏繞在收線盤上,以製成成品的漆包線卷。目前,纏繞漆包線通常使用排線裝置來完成。漆包線在排線裝置中通過多個滑輪及排線導輪與高速旋轉的收線盤相互配合,收線盤固定在收線裝置中,並通過收線裝置的高速旋轉以帶動收線盤實現高速轉動,從而將排線導輪所導出的漆包線纏繞在線盤上。在現有技術中排線導輪在使用一定時間後會發生鬆弛,從而導致漆包線在纏繞的過程中發生纏繞不均勻或者不密實的缺陷,而且現有的排線導輪無法靈活導引排線方向,不能更好的適應收線盤的換盤操作
有鑑於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中的排線裝置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公開一種排線裝置,用以使漆包線的排出方向可沿橫向或者縱向任意改變,滿足實現可靠的自動換盤和收線盤上緊密排線的需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排線裝置,包括機架、安裝在機架上的橫向排線架、第一過線導輪、第二過線導輪以及收線張力裝置,還包括活動固定在橫向排線架上的縱向排線架以及活動固定在縱向排線架上的排線導輪裝置;所述排線導輪裝置包括固定座、第一導輪、第二導輪和第三導輪,所述第一導輪和第二導輪水平安裝於固定座,所述第三導輪垂直安裝於固定座;所述橫向排線架上安裝有橫向排線絲杆以及驅動橫向排線絲杆的第一電機,所述橫向排線架和縱向排線架之間設有橫嚮導軌;所述縱向排線架上設有套接在橫向排線絲杆上的橫向排線絲杆套,所述縱向排線架上安裝有縱向排線絲杆以及驅動縱向排線絲杆的第二電機,所述縱向排線架和固定座之間設有縱嚮導軌,所述固定座上設有套接在縱向排線絲杆上的縱向排線絲杆套。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收線張力裝置包括張力擺杆、張力輪和配重塊,所述張力擺杆通過定位器安裝於機架上,所述配重塊活動裝配於張力擺杆一端,所述張力輪連接於張力擺杆另一端。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過線導輪和第二過線導輪通過過線導輪座與機架固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橫嚮導軌由設置在橫向排線架上的凸起部和縱向排線架上的凹陷部組成。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縱嚮導軌由設置在縱向排線架上的凸起部和固定座上的凹陷部組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支架上固定橫向排線架,在橫向排線架上安裝有可在橫向排線架上作橫向運動的縱向排線架,在縱向排線架上安裝有可在縱向排線架上作縱向運動的排線導輪裝置,從而使漆包線的排線方向可沿橫向或者縱向任意改變,滿足實現可靠的自動換盤和收線盤上緊密排線的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示的一種排線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縱向排線架和排線導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但應當說明的是,這些實施方式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結構上的等效變換或替代,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排線裝置,其包括機架1、安裝在機架1上的橫向排線架3、第一過線導輪21、第二過線導輪22以及收線張力裝置7,還包括活動固定在橫向排線架3上的縱向排線架4以及活動固定在縱向排線架4上的排線導輪裝置5。其中,第一過線導輪21和第二過線導輪22通過過線導輪座23與機架1固定。
所述排線導輪裝置5包括固定座51、第一導輪52、第二導輪53和第三導輪54,所述第一導輪52和第二導輪53水平安裝於固定座51,所述第三導輪54垂直安裝於固定座51。第一導輪52和第二導輪53上設有導線凹槽以導引漆包線排出。
所述橫向排線架3上安裝有橫向排線絲杆31以及驅動橫向排線絲杆31的第一電機32,橫向排線絲杆31一端連接第一電機32。所述橫向排線絲杆31表面設有外螺紋,所述橫向排線架3和縱向排線架4之間設有橫嚮導軌8。所述橫嚮導軌8由設置在橫向排線架3上的凸起部33和縱向排線架4上的凹陷部43組成。
所述縱向排線架4上設有套接在橫向排線絲杆31上的橫向排線絲杆套,所述橫向排線絲杆套上設有與橫向排線絲杆31表面的外螺紋相咬合的內螺紋。
所述縱向排線架4上安裝有縱向排線絲杆41以及驅動縱向排線絲杆41的第二電機42,縱向排線絲杆41一端連接第二電機42。縱向排線絲杆41表面設有外螺紋,所述縱向排線架4和固定座51之間設有縱嚮導軌6,所述縱嚮導軌6由設置在縱向排線架4上的凸起部44和固定座51上的凹陷部61 組成。
所述固定座51上設有套接在縱向排線絲杆41上的縱向排線絲杆套。縱向排線絲杆套上設有與縱向排線絲杆41表面的外螺紋相咬合的內螺紋。
所述收線張力裝置7包括張力擺杆71、張力輪72和配重塊73,所述張力擺杆71通過定位器70安裝於機架1上,所述配重塊73活動裝配於張力擺杆71的一端,所述張力輪72連接於張力擺杆71的另一端。通過調節配重塊73的位置,從而使得整個排線過程保持恆定張力。
該排線裝置的工作原理為:漆包線繞過第一過線導輪21、第二過線導輪22、張力輪72、第三導輪54、最後由第一導輪52和第二導輪53的導線凹槽排出。在第一電機32的驅動下,縱向排線架4可通過橫向排線絲杆套與橫向排線絲杆31的相互作用,從而實現縱向排線架4相對於橫向排線架3橫向運動。在第二電機42的驅動下,排線導輪裝置5可通過縱向排線絲杆套與縱向排線絲杆41的相互作用,從而實現排線導輪裝置5相對於縱向排線架4縱向運動,從而使漆包線的排出方向可沿橫向或者縱向任意改變,提高了生產靈活性和生產效率。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並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