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線卡專用鉗的製作方法
2023-07-28 08:54:16 2
專利名稱:接線卡專用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剪切和接線用的工具,特別指,導線接線卡的專用鉗。
背景技術:
使用接線卡接線時,在閉合過程中容易錯位,再加上線卡較長使用一般鉗子難以順利閉合。目前還沒有一種專用鉗使接線卡在鉗子的咬合口定位,並有足夠的寬度使接線卡全面均勻受力。在接線時往往會造成受力不均與錯位造成接線卡閉合困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問題加以改進,提供一種集剪線、剝線、接線為一體的接線卡專用鉗。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它由鉗柄和鉗頭組成,其特點在於鉗頭的兩個剪切刃口設在鉗頭的前端部,剪切刃口上設有半圓刃口,鉗頭的兩個剪切刃口的內側設有一型腔,型腔兩側各有一擋邊,型腔後部為「V」型。
本實用新型將鉗頭內設計成與接線卡外形匹配的型腔,只需將接線卡置於型腔內,握緊專用鉗的手柄即可將接線卡準確閉合,因為型腔內有足夠的寬度使接線卡全面均勻受力,由於專用鉗還設計了不同尺寸的半圓刃口,可以方便的剝不同尺寸的線,同時也可以剪線。
圖1是本實用新型外形主視圖圖2是圖1A向視圖圖3是接線卡外觀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2可知,本實用新型由鉗柄(4)和鉗頭(1)組成,其特點在於鉗頭(1)的兩個剪切刃口(2)設在鉗頭(1)的前端部,剪切刃口(2)上設有半圓刃口(5),鉗頭(1)的兩個剪切刃口(2)的內側設有一型腔,型腔兩側各有一擋邊(3),型腔後部為「V」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鉗頭(1)的型腔與接線卡(6)的外型一一對應。所述的設在剪切刃口(2)上的半圓刃口(5)的半徑由大到小排列。
本實用新型的參考工藝本實用新型是由兩個鉗頭(1)、轉軸和手柄組成。如圖示其中鉗頭(1)是由鋼件製成。鉗頭前端長為20-40mm,厚為6-10mm,外側似梯形狀,內側有一型腔,其內平面長為20-40mm,寬為8-15mm,它與接線卡的一面相吻合,其深為1-2mm,它主要起接線卡定位作用。鉗頭的前端部有咬合刀口,刀口開有直徑為1mm、1.5mm、2mm、2.5mm半圓刀口,刀口與弧形轉軌的距離為10-20mm,刀口與內平面的距離為1-3mm,鉗頭的中部為兩對對稱弧形轉軌,它們組成一個完整的圓,其中一對為外圓,其半徑為6-15mm,厚為5-10mm,一對為內圓槽,其半徑為6-15mm,深5-10mm,並在內側形成一個直徑為12-30mm的圓,圓心部有一個直徑為4-10mm的圓孔,供安裝轉軸用,鉗頭的後部為S形手柄,手柄長為80-150mm,手柄前端15-20mm處為方形,它的邊長是10-20mm,後部為圓形,直徑為8-12mm。它與另一個相同的鉗頭相向合在一起,並由轉軸連接。轉軸為鋼質圓柱體,它的直徑為4-10mm,長為10-20mm,它安裝在兩個鉗頭(1)的圓孔內,主要起固定鉗頭並保持可轉動的作用。塑膠手柄套是用絕緣塑膠製成一端開放,一端封閉的管狀。它的長度為60-130mm,內孔直徑為8-12mm,壁厚為1.5-3mm,它套在於柄的外部,主要起絕緣作用。
在使用接線卡專用鉗接線時,可以先用它剪線,可剝出相等長度的裸線,再將接線卡裝入前端型腔內,將線插入卡內後咬合鉗頭便可。它起到了前線、剝線準確閉合接線卡的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接線卡專用鉗,由鉗柄(4)和鉗頭(1)組成,其特徵在於鉗頭(1)的兩個剪切刃口(2)設在鉗頭(1)的前端部,剪切刃口(2)上設有半圓刃口(5),鉗頭(1)的兩個剪切刃口(2)的內側設有一型腔,型腔兩側各有一擋邊(3),型腔後部為「V」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線卡專用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鉗頭(1)的型腔與接線卡(6)的外型一一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線卡專用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設在剪切刃口(2)上的半圓刃口(5)的半徑由大到小排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剪切和接線用的工具,特別指導線接線卡的專用鉗。本實用新型由鉗柄(4)和鉗頭(1)組成,其特點在於鉗頭(1)的兩個剪切刃口(2)設在鉗頭(1)的前端部,剪切刃口(2)上設有半圓刃口(5),鉗頭(1)的兩個剪切刃口(2)的內側設有一型腔,型腔兩側各有一擋邊(3),型腔後部為「V」型。本實用新型將鉗頭內設計成與接線卡外形匹配的型腔,只需將接線卡置於型腔內,握緊專用鉗的手柄即可將接線卡準確閉合,因為型腔內有足夠的寬度使接線卡全面均勻受力,由於專用鉗還設計了不同尺寸的半圓刃口,可以方便的剝不同尺寸的線,同時也可以剪線。
文檔編號H01R43/042GK2701128SQ200420050008
公開日2005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13日
發明者劉嶽林, 田紅兵 申請人:劉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