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不出便便怎麼快速解決(寶寶拉不出便便怎麼辦)
2023-07-28 10:41:12
小康導讀:最近有家長致電12320反映,家裡3歲的小寶寶,好幾天不拉大便了,拉出來的便便也是硬硬的,肛門都撐破了,這可怎麼辦?
其實,嬰幼兒便秘是兒科門診常見的就診原因,病因很多,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功能性便秘,經過調理可以痊癒;
另一類為腸道發育畸形(先天性和繼發性)導致的便秘,這種便秘通過一般的調理無法痊癒,必須經外科手術幹預或排便訓練。
絕大多數的嬰幼兒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一、引起寶寶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引起嬰幼兒便秘的因素有飲食不足、食物成分不當或過敏、腸道功能失常、體格與生理的異常及精神因素。
3、腸道功能失常
(1)不規律排便:生活不規律和缺乏按時大便的訓練,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導致便秘很常見。另外學齡兒童常因無清晨大便的習慣,而學習時間不能隨時排便,長期憋便也常導致便秘。
(2)藥物影響:長期使用瀉藥使腸壁神經感受細胞的應激性降低,即使腸內有足量糞便,也不能產生正常蠕動及排便反射,因而導致頑固性便秘。服用某些藥物如抗膽鹼能藥物、抗酸劑、某些抗驚厥藥、利尿劑以及鐵劑等,使腸蠕動減少而便秘。
(3)疾病影響:患營養不良、佝僂病、高鈣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無力等慢性病,亦可因腸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經功能失常、腹肌軟弱或麻痺也常使大便秘結。
4、體格與生理的異常
如肛門裂、肛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脊柱裂或腫瘤壓迫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應進行肛門指檢、下部脊柱和會陰部檢查。有的患兒生後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則可能和遺傳有關。
5、精神因素
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驚恐、情緒緊張、憂愁焦慮或注意力高度集中時會使便意消失,形成便秘。
寶寶出現便秘時,首先要查明便秘的原因,再根據具體情況採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1、多喝水
如果寶寶沒有獲得足夠水分,可能會發生脫水,這時,他的身體會儘可能從他吃喝的東西中吸收水分,當然包括從寶寶腸道的廢物中「回收」水分,從而導致他的大便又幹又硬,不容易拉出來。這種情況多喝水可部分緩解便秘。但喝奶的孩子進水量一般不會太少,因此非缺水引起寶寶便秘時,多喝水對便秘的作用不大。
2、多吃果蔬
蔬菜水果中含有較多纖維素,讓寶寶每天適量吃點膳食纖維多的食物,可刺激腸道的蠕動,加速大便排出,解除便秘痛苦。
3、喝酸奶
酸奶中含有益生菌,可幫助腸道快速分解和消化食物,刺激腸道蠕動,防止便秘。同時腸道有益菌的增加,則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就會減少,這樣腸道蠕動的速度就會加快,有利於大便的形成和排出。所以寶寶便秘時不妨給孩子多喝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酸奶。但酸奶不能作為嬰兒的主要奶類來源且6月齡以下嬰兒不建議喝。
4、吃粗糧
五穀雜糧中同樣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而且五穀雜糧的吸附水份的能力特別強,能夠有效的軟化大便,均衡地餵養寶寶一些五穀雜糧,如煮紅薯、玉米面、麥粉等,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可促進腸肌肉張力,對通便很有幫助。
5、少吃肥肉
脂肪消化所需的時間較長,在胃內停留時間久,吃後容易產生飽食感,可導致消化不良,腸蠕動減慢。長期過量攝入過多肥肉,亦對幼兒的生長發育很不利。但脂肪是體內重要的供熱物質,所供的熱能約佔總數的35%。脂肪還有利於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為幼兒的生長發育所必需。
6、按摩肚子
每天餐後30分鐘時,媽媽可以用手掌在孩子的臍部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按摩15分鐘左右,幫助孩子的腸管蠕動,促使腸胃對食物的消化。如此堅持數周,對改善寶寶便秘會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應注意力度,以免對臟器造成損傷。
7、多運動
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運動。因為運動可增加腸蠕動,促進排便。對於還不能獨立行走、爬行的小寶寶,父母不要長時間把寶寶獨自放在搖籃裡,應該多抱抱他,並適當輔助他做一些手腳伸展、側翻、前後滾動的動作,以此加大孩子的活動量,加速孩子食物的消化。對於那些年齡大的幼兒,父母應多讓他在地板上爬行,或讓他多行走和跑動。
8、用開塞露
如果寶寶已經便秘三天以上了,媽媽可以使用藥物來幫助寶寶解決便秘苦惱,如吃適量的瀉藥,或用「開塞露」栓劑插入孩子的肛門內輔助排便。但值得注意的是:嬰幼兒的胃腸功能發育還不太完善,最好不要長期使用塞肛藥物來通便。這只能作為應急措施,解決寶寶便秘的根本還是要找到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