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燃氣灶安全節能爐架的製作方法
2023-08-12 22:14:11 1
專利名稱:家用燃氣灶安全節能爐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全節能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能夠充分利用燃氣氧化時產生的輻射能的家用燃氣灶安全節能爐架。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燃氣灶熱能利用附加裝置通常只是一個簡單的水套。由於這種水套中的熱循環只涉及水的表面,大部分水實際上是靠熱傳導加熱的,所以熱效率不高。對於使用者來說,用水很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為克服水套的不足,提供一種家用燃氣灶安全節能爐架。它集爐架與熱交換器於一體,利用熱效率較高的管式翅片熱交換器,充分利用爐灶燃氣燃燒時產生的輻射能達到節能目的從而以環保、低成本的方式製取熱水。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所述家用燃氣灶安全節能爐架,參見圖1~2,具有一個環形架體1,該架體1上環壁纏繞有一管道2,該管道2向架體1內腔延伸有一個同心環形管道10,該環形管道10通過呈輻射狀分布於管道周邊的支杆11與架體1固定連接,管道2的輸出端5設有溫控開關4,輸入端6設有電磁水閥7,所述架體1上方環壁均勻分布有若干排氣孔8。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上述結構的本實用新型的家用燃氣灶安全節能爐架製取熱水時,將其代替原燃氣灶三腳爐架置於煤氣灶上,如圖1~2,由於環形架體1一般採用金屬環套,故熱交換迅速,熱效率高。烹調用火時,架體1在爐火輻射下迅速升溫,環形管道10內水溫瞬間即可開啟溫控開關4,使電磁水閥7隨之通電開啟。此時及時調整好自來水微調水閘,設定流量的自來水由輸入端6流入,先流經架體1外壁環形管道10預熱加溫,再流至架內同心環形管道10繼續加熱,待進一步升溫後管內熱水由輸出端5流出供用或儲備供用。烹調結束後關掉燃氣總閘,上述電磁水閥自動關閉,管內水流截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烹調時燃氣燃燒產生的輻射能即餘熱製取熱水,節約了能源。所制生活用熱水溫度可達70~90℃。一日三餐烹調產生的餘熱足可製取三口之家乃至五口之家所需生活用熱水。
2、改善了廚房的烹調環境,可有效減輕盛夏灶前熱浪的煎熬。
3、由於環形架體1的遮擋,可有效防止溢水導致的熄火危險。
4、有利防止灶上火苗飄忽,使其更穩定地舔附鍋底。
圖1是本實用新型家用燃氣灶安全節能爐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家用燃氣灶安全節能爐架的仰視圖。
圖1~2中的標示為1-架體,2-管道,3-翅片,4-溫控開關,5-輸出端,6-輸入端,7-電磁水閥,8-排氣孔,9-架腳。
10-環形管道,11-支杆。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本實施例的家用燃氣灶安全節能爐架,其架體1取材銅板裁製,呈環形,大小與普通市售家用燃氣灶灶口口徑大小匹配。管道2採用¢8mm口徑銅質管道環壁纏繞在環形架體1上並與外壁焊接。管道2向環形架體1內腔延伸形成一與架體1同軸心的環形管道10,既用於吸收熱量又方便墊鍋。管道2向架體1內延伸的環形管道10上呈輻射狀分布有若干條形翅片3。翅片3採用厚1mm紫銅型材裁製成規格為50mm×35mm條塊。三根支杆11亦呈輻射狀均勻分布於管道周邊將該環形管道10與架體1固定焊接。溫控開關4採用市售型號為KSB301的溫控開關,設於管道2輸出端5並與電磁水閥7電接,電磁水閥7採用市售FCD-270A型電磁水閥與輸入端6管接。排氣孔8成一排均勻鑽制在架體1上方環壁上。
由此構成的本實用新型的家用燃氣灶安全節能爐架經試製試用被證明效果良好,正常運行時,供水溫度達70℃以上。僅用烹調餘熱,便可滿足普通家庭一家老小所需生活用熱水,節能效果十分明顯,深受試用者的歡迎。
權利要求1.一種家用燃氣灶安全節能爐架,其特徵在於,它具有一個環形架體(1),該架體(1)上環壁纏繞有一管道(2),該管道(2)向架體(1)內腔延伸有一個同心環形管道(10),該環形管道(10)通過呈輻射狀分布於管道周邊的支杆(11)與架體(1)固定連接,管道(2)的輸出端(5)設有溫控開關(4),輸入端(6)設有電磁水閥(7),所述架體(1)上方環壁均勻分布有若干排氣孔(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燃氣灶安全節能爐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管道(2)向架體(1)內延伸的環形管道(10)上呈輻射狀分布有若干條形翅片(3)。
專利摘要一種家用燃氣灶安全節能爐架,具有環形架體1,架體1上環壁纏繞有管道2,管道2向架體1內腔延伸有一環形管道10,環形管道10上呈輻射狀分布有若干條形翅片3。管道2的輸出端5設有溫控開關4,輸入端6設有電磁水閥7,架體1上方環壁分布有排氣孔8。該爐架利用烹調時燃氣燃燒產生的輻射能即餘熱製取熱水,節約了能源。水溫可達70~90℃。一日三餐之烹調餘熱,即可滿足普通家庭一家老小所需生活用熱水。
文檔編號F24C15/00GK2867158SQ200520052598
公開日2007年2月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30日
發明者陳貴陽 申請人:陳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