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化工流體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12 23:44:5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化工流體換熱器。
背景技術:
換熱器是將熱流體的部分熱量傳遞給冷流體的設備,使流體溫度達到工藝流程規定的指標的熱量交換設備,又稱熱交換器。換熱器種類很多,但根據冷、熱流體熱量交換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類即:間壁式、混合式和蓄熱式。在三類換熱器中,間壁式換熱器應用最多。換熱器是化工、石油、動力、食品及其它許多工業部門的通用設備,在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產中換熱器可作為加熱器、冷卻器、冷凝器、蒸發器和再沸器等,應用更加廣泛。
現有的換熱器在實際使用中,換熱器入口的流體狀態為氣、液兩相,由於氣、液相流體的密度相差較大,受到重力作用會產生氣、液分離現象,特別是在集流管豎直放置時,會造成液態流體聚集在集流管的下端,導致流體的分配不均。另外,現有技術中有扁管長度不一致的多流程換熱器,其中長度較長的扁管直接作為流程的分隔板,該分隔板可能會設置開口以便於將第一流程中的製冷劑導向第二流程。但是,單一流程內的集流管上所連接的扁管仍然存在製冷劑分配不均勻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化工流體換熱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化工流體換熱器,包括分配管、主集流管、連通管和換熱裝置,所述分配管上安裝有控制閥,分配管與主集流管活動連接,所述主集流管上安裝有連通管,主集流管與連通管之間設有第一翅片,所述連通管由凸出部、敞口、換熱裝置、第二翅片和開口部組合而成,所述換熱裝置由密封件、U型分支管、換熱孔和子集流管組成。
優選的,所述敞口與凸出部緊密連接。
優選的,所述開口部與換熱裝置無縫連接。
優選的,所述子集流管的上方安裝有密封件,子集流管的內部插入有U型分支管。
優選的,所述U型分支管上設有若干個換熱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控制閥控制流體在集流管內的流速,避免了流體過多,分配不均,橫向設置的連通管避免了流體積聚在集流管的下端,也增大了換熱器的換熱面積,使其效率變的更高,另外在連通管上設置的換熱裝置,其內部設有U型分支管、換熱孔和子集流管等結構,U型分支管和子集流管對換熱流體進行分流,進一步對需要換熱的流體進行二次換熱,使得換熱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連通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換熱裝置的組成部分的剖視圖;
圖中:1-分配管;2-控制閥;3-主集流管;4-第一翅片;5-連通管;6-凸出部;7-敞口;8-換熱裝置;9-第二翅片;10-開口部;11-密封件;12-U型分支管;13-換熱孔;14-子集流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化工流體換熱器,包括分配管1、主集流管3、連通管5和換熱裝置8,分配管1上安裝有控制閥2,分配管1與主集流管3活動連接,控制閥2控制流體在主集流管3內的流速,避免了流體過多,分配不均,主集流管3上安裝有連通管5,主集流管3與連通管5之間設有第一翅片4,連通管5由凸出部6、敞口7、換熱裝置8、第二翅片9和開口部10組合而成,連通管5橫向設置,避免了流體積聚在主集流管3的下端,也增大了換熱器的換熱面積,使其效率變的更高,敞口7與凸出部6緊密連接,開口部10與換熱裝置8無縫連接,換熱裝置8由密封件11、U型分支管12、換熱孔13和子集流管14組成,子集流管14的上方安裝有密封件11,子集流管14的內部插入有U型分支管12,U型分支管12和子集流管14對換熱流體進行分流,進一步對需要換熱的流體進行二次換熱,使換熱效果更好,U型分支管12上設有若干個換熱孔13。
具體使用方式:使用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將所需要換熱的流體通過分配管1輸入換熱器,再通過控制閥2控制流體在主集流管3內的流速,避免了流體過多,分配不均,流入主集流管3內的流體通過第一翅片4分流流入連通管5,流體充滿連通管5然後通過第二翅片9分流流入換熱裝置8內部的U型分支管12和子集流管14,U型分支管12和子集流管14對換熱流體進行分流,進一步對需要換熱的流體進行二次換熱,使換熱效果更好,U型分支管12上設置的若干個換熱孔13也對所需換熱的流體進行換熱,使流體換熱更加均勻。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