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輪轂選墊專機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07:40:16 1
專利名稱:智能輪轂選墊專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輪轂選墊專機。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裝配技術的提升,汽車裝配工藝裝備也隨之迅速發展。零部件裝配線向模塊化、自動化、柔性化和虛擬化方向發展,以滿足多品種生產和自動化裝配要求。試驗檢測設備已開始應用光、機、電一體化技術,並採用計算機測控,有些檢測設備具有專家系統和智能化功能,向微機控制、數位化、高精度、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但現有技術的輪轂選墊機,智能化程度低,測量不準確,工作效率低,不能滿足工廠智能化、自動化的發展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智能化程度高、測量準確、工作效率高的智能輪轂選墊專機。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智能輪轂選墊專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架、懸臂吊、動力加載測量裝置、軸套測量裝置、軸套復檢裝置、定位移動裝置、旋轉驅動測量裝置和電氣及計算機系統,所述機架上安裝定位移動裝置、動力加載裝置機架、軸套復檢裝置,所述定位移動裝置包括滑軌、固定定位夾具和氣缸,固定定位夾具滑動設置在滑軌上並通過氣缸驅動,所述動力加載測量裝置安裝在動力加載裝置機架上,軸套測量裝置安裝在動力加載測量裝置上,所述電氣及計算機系統與動力加載測量裝置、軸套測量裝置、軸套復檢裝置、定位移動裝置、旋轉驅動測量裝置連接。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所述懸臂吊採用壁柱式旋臂吊。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結構設計合理;協調性好,實現裝配和檢測的自動化、數據化、系統化和可追溯性,極大地提高了裝配質量、裝配效率、保證產品的合格率及不合格產品的可追溯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並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以下實施例。參見圖1-圖3,本實施例智能輪轂選墊專機包括機架1、懸臂吊、動力加載測量裝置3、軸套測量裝置4、軸套復檢裝置5、定位移動裝置6、旋轉驅動測量裝置2和電氣及計算機系統,機架I上安裝定位移動裝置6、動力加載裝置機架1、軸套復檢裝置5,定位移動裝置6包括滑軌、固定定位夾具和氣缸,固定定位夾具滑動設置在滑軌上並通過氣缸驅動,動力加載測量裝置3安裝在動力加載裝置機架I上,軸套測量裝置4安裝在動力加載測量裝置3上,電氣及計算機系統與動力加載測量裝置3、軸套測量裝置4、軸套復檢裝置5、定位移動裝置6、旋轉驅動測量裝置2連接。懸臂吊採用壁柱式旋臂吊。本實施例的工作步驟1.設置好測試參數,開啟電源、氣路;2.將被測輪轂組件的小軸承內圈放置在固定定位夾具上,再利用懸臂吊將被測輪轂放置在固定定位夾具上;3.雙手按啟動按鈕,定位移動裝置6通過氣缸縮回,將固定定位夾具移動至測量工位;4.系統檢測到輪轂移動至動力加載測量裝置3的測量工位後,動力加載測量裝置3下壓,將內齒輪支撐架壓緊,直至達到設定下壓力;5.軸套測量裝置4隨動力加載測量裝置3 —起下壓,壓緊到位後,軸套測量裝置4的伸出氣缸伸出,將軸套測量裝置4的測量探頭伸出至小軸承內圈同一豎直面上,伸出到位後,軸套測量裝置4的測量探頭通過測量氣缸動作,測量探頭的上、下測量塊分別於內齒輪支撐架底部和小軸承內圈內檔接觸,軸套測量裝置4中的位移傳感器與上、下測量塊連接,測出此時的位移,軸套測量裝置4的測量氣缸、伸出氣缸再復位,電機旋轉,依次測量內齒輪支撐架底部和小軸承內圈內檔的三個距離,通過電氣及計算機系統中的測量值工控機再計算出軸套厚度,並通過液晶屏上顯示,提示應選取軸套厚度;6.動力加載測量裝置3、定位移動裝置6復位;7.根據液晶屏提示選取對應軸套,放置在軸套復檢裝置5上,按復檢按鈕,軸套復檢裝置5中氣缸下壓到位,測量出選取軸套厚度,並自動與步驟5中的軸套厚度比較,一致則合格,不一致則蜂鳴器報警,提示重新放入對應軸套,合格後氣缸自動復位;8.利用懸臂吊將輪轂吊起,將選取好並測量過的軸套放置在小軸承內圈上,再將輪轂放置到位,雙手按啟動按鈕(沒有進行軸套測量或軸套測量不合格,啟動按鈕無效),定位移動裝置6的氣缸縮回,將定位夾具移動至測量工位;9.系統檢測到輪轂移動至測量工位後,動力加載測量裝置3下壓,將內齒輪支撐架壓緊,直至達到設定下壓力;10.旋轉驅動測量裝置2帶動夾具以設定好的速度(80 120rpm)旋轉,測量出此時的轉矩,並與設定值比較(22 28Nm),超出合格範圍則蜂鳴器報警,在合格方位內則各裝置依次復位,將輪轂移動至上料工位;11.利用懸臂吊將輪轂組件取出,完成一個產品的測試。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說明書的內容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智能輪轂選墊專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架、懸臂吊、動力加載測量裝置、軸套測量裝置、軸套復檢裝置、定位移動裝置、旋轉驅動測量裝置和電氣及計算機系統,所述機架上安裝定位移動裝置、動力加載裝置機架、軸套復檢裝置,所述定位移動裝置包括滑軌、 固定定位夾具和氣缸,固定定位夾具滑動設置在滑軌上並通過氣缸驅動,所述動力加載測量裝置安裝在動力加載裝置機架上,軸套測量裝置安裝在動力加載測量裝置上,所述電氣及計算機系統與動力加載測量裝置、軸套測量裝置、軸套復檢裝置、定位移動裝置、旋轉驅動測量裝置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輪轂選墊專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懸臂吊採用壁柱式旋臂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輪轂選墊專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架、懸臂吊、動力加載測量裝置、軸套測量裝置、軸套復檢裝置、定位移動裝置、旋轉驅動測量裝置和電氣及計算機系統,所述機架上安裝定位移動裝置、動力加載裝置機架、軸套復檢裝置,所述定位移動裝置包括滑軌、固定定位夾具和氣缸,固定定位夾具滑動設置在滑軌上並通過氣缸驅動,所述動力加載測量裝置安裝在動力加載裝置機架上,軸套測量裝置安裝在動力加載測量裝置上。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結構設計合理;協調性好,極大地提高了裝配質量、裝配效率、保證產品的合格率及不合格產品的可追溯性。
文檔編號B23P21/00GK202846141SQ201220517158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0日
發明者張志剛, 趙志龍, 徐順士 申請人:浙江凌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