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處理用的輸送、粉碎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08:51:0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垃圾處理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指垃圾處理用的輸送、粉碎機構。
背景技術:
由於垃圾都是不固定的形狀,其在進行焚燒或處理時,入料處常常會粘堆大量垃圾,造成堵塞,大大影響垃圾的處理進度和處理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垃圾處理用的防止垃圾堵塞、處理進度快、處理效果好的輸送、粉碎機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垃圾處理用的輸送、粉碎機構,它包括有輸送組件以及安裝在輸送組件上的粉碎組件,輸送組件包括有長方形的輸送箱,輸送箱內沿長度方向安裝有輸送軸,輸送軸一端穿過輸送箱與輸送電機相連接,輸送軸外周面上均布有若干塊拔料板;輸送箱長度方向一側設有出料口,出料口通過出料導槽與外部垃圾處理設備相連接,輸送箱頂部設有入料口,入料口上安裝有粉碎組件;所述的粉碎組件包括有粉碎箱,粉碎箱頂部設有入料鬥,粉碎箱底部設有粉碎出口,該粉碎出口與入料口連接;粉碎箱內安裝有主動粉碎軸和被動粉碎軸,被動粉碎軸一端通過軸承安裝在粉碎箱內腔一端,被動粉碎軸另一端穿過粉碎箱另一端後與被動齒輪相連接,主動粉碎軸一端穿過粉碎箱一端後與主動齒輪相連接,主動粉碎軸另一端穿過粉碎箱另一端後與粉碎電機傳動軸相連接,主動齒輪與被動齒輪相嚙合;主動粉碎軸、被動粉碎軸上均安裝有若干塊粉碎刀片,相鄰的粉碎刀片之間通過隔環分隔形成粉碎槽,粉碎刀片主體呈環形,其外環面上一體延伸有若干個傾斜的粉碎齒。
所述的被動粉碎軸上的粉碎刀片邊緣位於主動粉碎軸上的粉碎槽內。
所述的主動粉碎軸上的粉碎刀片邊緣位於被動粉碎軸上的粉碎槽內。
所述的拔料板為六塊,以輸送軸軸線為圓心均布,且拔料板的長度方向與輸送軸長度方向一致。
本實用新型在採用上述方案後,粉碎刀片與粉碎軸之間採用常規連接方式,主動粉碎軸和被動粉碎軸上的粉碎齒為相對傾斜,垃圾由粉碎箱頂部的入料鬥進入,通過粉碎電機帶動主動粉碎軸旋轉,通過主、被動粉碎軸帶動刀片對垃圾進行切割,切割後的垃圾落入輸送箱,再通過輸送電機帶動輸送軸和拔料板將垃圾拔入外部垃圾處理設備內進行處理;採用本方案後可以有效防止垃圾堵在垃圾處理設備的入口處,同時在處理前可以有效將垃圾粉碎,以加快垃圾處理速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拔料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所有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為:參見附圖1至附圖3,本實施例所述的垃圾處理用的輸送、粉碎機構包括有輸送組件以及安裝在輸送組件上的粉碎組件,輸送組件包括有長方形的輸送箱1,輸送箱1內沿長度方向安裝有輸送軸2,輸送軸2一端穿過輸送箱1與輸送電機3相連接,輸送軸2外周面上均布有若干塊拔料板4,所述的拔料板4為六塊,以輸送軸2軸線為圓心均布,且拔料板4的長度方向與輸送軸2長度方向一致;輸送箱1長度方向一側設有出料口,出料口通過出料導槽與外部垃圾處理設備相連接,輸送箱1頂部設有入料口,入料口上安裝有粉碎組件;所述的粉碎組件包括有粉碎箱5,粉碎箱5頂部設有入料鬥,粉碎箱5底部設有粉碎出口,該粉碎出口與入料口連接;粉碎箱5內安裝有主動粉碎軸6和被動粉碎軸7,被動粉碎軸7一端通過軸承安裝在粉碎箱5內腔一端,被動粉碎軸7另一端穿過粉碎箱5另一端後與被動齒輪8相連接,主動粉碎軸6一端穿過粉碎箱5一端後與主動齒輪9相連接,主動粉碎軸6另一端穿過粉碎箱5另一端後與粉碎電機13傳動軸相連接,主動齒輪9與被動齒輪8相嚙合;主動粉碎軸6、被動粉碎軸7上均安裝有若干塊粉碎刀片10,相鄰的粉碎刀片10之間通過隔環11分隔形成粉碎槽,粉碎刀片10主體呈環形,其外環面上一體延伸有若干個傾斜的粉碎齒12,所述的被動粉碎軸7上的粉碎刀片10邊緣位於主動粉碎軸6上的粉碎槽內,主動粉碎軸6上的粉碎刀片10邊緣位於被動粉碎軸7上的粉碎槽內。本實施例的粉碎刀片與粉碎軸之間採用常規連接方式,主動粉碎軸和被動粉碎軸上的粉碎齒為相對傾斜,垃圾由粉碎箱頂部的入料鬥進入,通過粉碎電機帶動主動粉碎軸旋轉,通過主、被動粉碎軸帶動刀片對垃圾進行切割,切割後的垃圾落入輸送箱,再通過輸送電機帶動輸送軸和拔料板將垃圾拔入外部垃圾處理設備內進行處理;採用本實施例後可以有效防止垃圾堵在垃圾處理設備的入口處,同時在處理前可以有效將垃圾粉碎,以加快垃圾處理速度。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