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家具的組合方法
2023-07-05 06:43:41 3
專利名稱:一種家具的組合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家具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適合用戶方便組合的組合式的櫥、櫃、桌等。
背景技術:
:現有的組合式家具各部件和配件之間需要大量的連接件(螺釘等),安裝時非常麻煩並且很費時間;同時安裝時往往需要專業安裝人員安裝,普通消費者無法實現自行安裝;同時安裝配件在生產、運輸、銷售、安裝和拆卸的過程中容易丟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的一種家具的組合方法,其採用組合式的插接結構,不但具有配件少、用戶可自行安裝的特點,同時還減少了生產、運輸、銷售、安裝和拆卸過程中配件丟失的情況。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種家具的組合方法是在臺面沿其內面四周設有插接件,側板、前板、及後板的頂面分別設有與插接件相對應的插接孔,插接件插套在插接孔內;前板、後板和側板的底部分別設有連接件,底板通過與該連接件配合分別與所述側板、前板及後板連接在一起包括臺面、側板、前板、後板和底板,所述臺面、側板、前板、後板和底板圍合成一長方體狀;臺面沿其內面四周設有插接件,所述側板、前板、及後板的頂面分別設有與插接件相對應的插接孔,插接件插套在插接孔內;所述前板、後板和側板的底部分別設有連接件,底板通過與該連接件配合分別與側板、前板及後板連接在一起。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連接件為分別沿所述側板、前板和後板的底部內面向外延伸出的一成型有槽口的連接塊,所述底板相對應於連接塊位置開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通過插套一螺釘,將所述連接塊夾持在螺釘與底板之間。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底板相對應於連接塊位置開有插槽,所述連接塊直接插套在插槽)內;所述後板上成型有長方形後板槽口,長方形百葉板固定連接在後板上並覆蓋後板槽口;所述臺面自前向後開有一臺面槽口,相對應的所述前板自上而下也開有一個對應的前板第二槽口。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連接件為沿所述側板、前板和後板的底部內面向內分別延伸出的一臺階,所述底板直接放置在臺階上;在所述側板、前板及後板相互拼接形成的四個角分別包覆有截面呈L型支腿,所述支腿上端固定連接有角鋼並通過螺栓分別與所述側板、前板及後板相連接。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前板上成型有至少一個長方形的前板第一槽口,所述前板通過合頁連接有櫃門,所述櫃門插套在前板槽口上並覆蓋整個前板第一槽口。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前板上成型有兩個長方形的前板槽口,所述底板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杆。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插接件為圓柱形榫頭,所述插接孔為圓形榫頭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插接件也可以是方形榫頭,所述插接孔為方形耳朵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它通過插接連接的方式使家具各面板相互連接在一起,並且配件很少,能方便客戶自行安裝和拆卸;同時減少了生產、運輸、銷售、安裝和拆卸過程中配件丟失的情況;也可以將各面板進行標準化和規格化生產,以提高生產效率。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臺面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的後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中的後板與底板連接結構局部示意圖;圖5為圖4中的螺釘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的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中臺面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6中後板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6中底板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圖6中前板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圖6中側板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發明的實施例3的分解示意圖;圖13為圖12中支腿安裝支塊時結構示意圖;圖14為本發明的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圖15為圖13中前板的結構示意圖;圖16為圖13中底板的結構示意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見圖1至圖5所示,本發明的一種家具的組合方法,是在臺面10沿其內面四周設有圓柱形榫頭60a,側板20、前板30、及後板40的頂面分別設有與圓柱形榫頭60a相對應的圓形榫頭孔61a,圓柱形榫頭60a插套在圓形榫頭孔61a內;側板20、前板30、及後板40的底部內面向外延伸出的一成型有槽口的連接塊62,底板50相對應於連接塊62位置開有連接孔63,連接孔63通過插套一螺釘70,將連接塊62夾持在螺釘70與底板50之間,從而將底板50分別與側板20、前板30及後板40連接在一起;前板30上成型有一個長方形的前板第一槽口 31,前板30通過合頁連接有櫃門90,櫃門90插套在前板第一槽口 31上並覆蓋整個前板第一槽口 31。實施例2:見圖6至圖11所示,臺面10沿其內面四周設有方形榫頭60b,側板20、前板30、及後板40的頂面分別設有與方形榫頭60b相對應的方形耳朵孔61b,方形榫頭60b插入到方形耳朵孔61b內;後板40上成型有長方形後板槽口 41,長方形百葉板42固定連接在後板40上並覆蓋後板槽口 41 ;底板50相對應於連接塊62位置開有插槽64,連接塊62直接插套在插槽64內;臺面10自前向後開有一臺面槽口 11,相對應的前板30自上而下也開有一個對應的前板第二槽口 32。實施例3:見圖12所示,與實施列I不同的地方在於側板20、前板30和後板40的底部內面向內分別延伸出一臺階62a,底板50直接放置在臺階62a上;在側板20、前板30及後板40相互拼接形成的四個角分別包覆有截面呈L型支腿80,支腿80上端固定連接有角鋼81,角鋼81通過螺栓分別與側板20、前板30及後板40相連接。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還可以在支腿80上的角鋼81處連接一個支塊82,面板即可以安裝在支腿80的外側也可以安裝在支腿80的內側。實施例4:見圖14至16所示,與實施列I不同的地方在於前板30上成型的長方形前板第一槽口 31有兩個,並在底板50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杆51,以增加整體牢固性。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不因此而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是依本發明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屬於本發明涵蓋的專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家具的組合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臺面(10)沿其內面四周設有插接件(60),側板(20 )、前板(30 )、及後板(40 )的頂面分別設有與插接件(60 )相對應的插接孔(61),插接件(60)插套在插接孔(61)內;側板(20)、前板(30)、及後板(40)的底部分別設有連接件,底板(50)通過與該連接件配合分別與側板(20)、前板(30)及後板(40)連接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家具的組合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件為分別沿所述側板(20)、前板(30)和後板(40)的底部內面向外延伸出的一成型有槽口的連接塊(62),所述底板(50)相對應於連接塊(62)位置開有連接孔(63),所述連接孔(63)通過插套一螺釘(70 ),將所述連接塊(62 )夾持在螺釘(70 )與底板(50 )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家具的組合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50)相對應於連接塊(62)位置開有插槽(64),所述連接塊(62)直接插套在插槽(64)內;所述後板(40)上成型有長方形後板槽口(41),長方形百葉板(42)固定連接在後板(40)上並覆蓋後板槽口(41);所述臺面(10)自前 向後開有一臺面槽口(11),相對應的所述前板(30)自上而下也開有一個對應的前板第二槽口(3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家具的組合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件為沿所述側板(20 )、前板(30 )和後板(40 )的底部內面向內分別延伸出的一臺階(62a),所述底板(50 )直接放置在臺階(62a)上;在所述側板(20)、前板(30)及後板(40)相互拼接形成的四個角分別包覆有截面呈L型支腿(80),所述支腿(80)上端固定連接有角鋼(81)並通過螺栓分別與所述側板(20)、前板(30)及後板(40)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家具的組合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前板(30)上成型有至少一個長方形的前板第一槽口( 31),所述前板(30 )通過合頁連接有櫃門(90 ),所述櫃門(90)插套在前板第一槽口(31)上並覆蓋整個前板第一槽口(3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家具的組合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前板(30)上成型有兩個長方形的前板槽口(31),所述底板(50)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杆(51)。
7.根據權利要求1或所述的一種家具的組合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插接件(60)為圓柱形榫頭,所述插接孔(61)為圓形榫頭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家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插接件(60)方形榫頭,所述插接孔(61)為方形耳朵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家具的組合方法,它是在臺面沿其內面四周設有插接件,側板、前板、及後板的頂面分別設有與插接件相對應的插接孔,插接件插套在插接孔內;前板、後板和側板的底部分別設有連接件,底板通過與該連接件配合分別與側板、前板及後板連接在一起。本發明採用組合式的插接結構,可自行安裝,同時配件很少,減少了生產、運輸、銷售、安裝和拆卸過程中配件丟失的情況。
文檔編號A47B47/00GK103211399SQ20131011290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日
發明者鄭裕霖 申請人:佳鑫國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