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冠豸山是什麼風景區(福建連城冠豸山)
2023-07-05 07:22:49 1
圖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冠豸山,首先是這個「豸」,我們不會讀,少見多怪不足為奇,總有漲知識的時候。「豸」字在當地一直讀作「zhài」。但福建話,真正是比較難懂的,黃祖湖老師和我也是幾十年的交往了,語速奇快發音奇特,聽不太清,而他話密,大約模張含糊其辭明白其意。
據說,在2011年前所有出版的字詞典中,「豸」字注音為「zhì」。 2006年,國家專門對「冠豸山」的「豸」(zhài)讀音進行過確認,這也是唯一經過國家三個部委會專門發文正音的地方名。
「豸」字解釋是:通「廌」(zhì),即獬豸(獬廌),一種古代傳說中的怪異神獸,似羊而獨角,「能辨曲直,見人爭鬥,即以角觸不直者」,法官可據此判斷是非曲直,因而法官的帽子稱為「冠豸」,有公正不阿、除邪扶正之意。
古代法庭上用它來辨別罪犯,它會攻擊無理者使其離去。豸,古書上說的沒有腳的蟲:蟲~(蟲子的通稱)。引申為無腳的蟲,體多長,如蚯蚓之類。
《爾雅》:「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蟲,其實是指獅、虎之類的猛獸。因為古時候人們把老虎,稱之為大蟲。所以,簡而言之,兩個發音各有專屬。
山水之間怎麼遊?可先遊湖後登山,也可先登山後遊湖,爬高落低翻山越嶺有汗流浹背的神清氣爽,定定心心篤篤悠悠的坐船觀望神定氣閒。我過去自家地盤上爬山樂此不疲,現在外碼頭遊玩怎麼省力怎麼來。
連城「客家第一名山」冠豸山,顧名思義,因為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平地兀立,不連崗自高,不託勢而自遠」,舊稱「東田山」、「蓮峰山」。天生麗質:集山、水、巖、洞、泉、寺、園諸神秀於一身,雄奇、清麗、幽深,有「陽剛天下第一,陰柔舉世無雙」之美譽。
因與「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武夷山同處一條山脈(武夷山脈),同屬丹霞地貌,山勢雄奇,而享「北夷南豸,丹霞雙絕」美譽。相傳開發始於宋代,自古就有「八閩名勝」、三江(閩江、九龍江、汀江)「上遊第一觀」的美稱。
這裡一峰,那裡一巖,如臥虎,如奔馬,如蹲獅,如戲猴,鬼斧神工,各顯其態;三疊潭、香榔幽谷、老虎巖、觀音峰、丹梯雲棧、一線天等百餘個景點,琳琅滿目。聽鳥鳴深澗中,看花開峭壁上;遠望層巒疊嶂,近看崖側成峰。回眸遠眺,蓮花峰、秀女峰、駱駝峰,峰峰入眼,雄渾壯麗,形態逼真。
有人總結冠豸山的景觀「三絕」是:「壽星石」的栩栩如生,「水門牆」的氣勢恢宏;「照天燭」的直插雲天。而事實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冠豸山的「生命之根」、「生命之門」,陰陽雙絕,令人驚嘆不已,天下名山勝景,有陰或有陽,並不少見,然陰陽相對同一處,實屬罕見,因而也有「生命神山」的美譽。
這樣的山清水秀自然也是古往今來吸引了無數人。古代人車馬交通不便,來到這裡也不容易,流連耽擱時久,可以慢慢品味。
古代讀書人喜歡清靜,辦個書院之類理所當然;古代名人毛筆字是手到擒來,題個字什麼的是家常便飯;古代文人風雅,吟詩作賦不在話下:明代的吳檖作《冠豸峰》:「碧血千年化作山,嵯峨猶帶諫時冠。至今抗直廻天日,不與諸峰列一班。」清朝的羅槃任寫了《遊冠豸》:「揮麈長懷獬豸冠,芒鞋今日破層巒。危峰削鐵排青笏,絕磴梯雲倚碧欄。玉箸碑殘苔自老,蓮花漏滴月猶寒。香清鳥語斜暉外,八面河山畫裡看。」
我們現代人心氣浮躁,稍稍走幾步,找個船遊遊,感嘆幾句不三不四,東指指山脈遼遠,西點點水平如鏡,拍幾張照片,再坐下喝杯茶,也算是到此一遊了。走馬觀花,浮皮潦草,浮光掠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