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印刷機節墨供墨循環利用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05 04:47:5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循環利用系統環利用系統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印刷機節墨供墨循環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印品的印刷質量是一個印刷企業保持市場競爭力的前提,特別是在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於印刷質量不斷提高的需求,只有不斷提高印刷品的質量,保持印刷效果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同時還要做到與時俱進、勇於創新,才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在印刷過程中,供墨量的精準程度,對於印刷生產的質量和效率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實現油墨的準確設定是人們一直以來不斷追求的目標。中央墨量控制系統是目前現代化印刷機中普遍採用的過程控制系統之一,它的出現使印刷質量的過程控制向自動化方向邁進了一大步,對於計算機印刷控制系統(CPC)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央墨量控制系統已經逐步取代了傳統的印刷機墨量控制方式,降低了操作工人的作業強度,減少了生產材料的消耗,提高了印刷企業的生產效益。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印刷機節墨供墨循環利用裝置,設置有電磁泵,利用電磁線圈提供電磁能,從而帶動供墨泵為整個印刷裝置供墨,並使用回流導向閥控制攪拌泵的攪拌方向,使得整個裝置運行的更加流暢,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印刷機節墨供墨循環利用裝置,包括供墨口和攪拌泵,所述供墨口的外表面鑲嵌有不鏽鋼外殼,且在供墨口的右端還固定安裝有導流管,所述導流管的外表面設置有組合彈簧,在導流管的右端還固定安裝有電磁泵,所述電磁泵的右端通過電磁線圈與密封倉相連接,在電磁泵的外表面還固定安裝有過濾器,所述過濾器的上表面還設置有木炭層,且在木炭層的外表面還固定安裝有供墨泵,所述攪拌泵通過安裝在其內側的轉動塊固定安裝在供墨泵的左端,在攪拌泵的正面還固定安裝有回流導向閥,所述攪拌泵的內部還設置有印版滾筒,所述印版滾筒的外表面通過刮墨刀與墨槽相連接,在墨槽的下端還通過導管與密封儲墨筒相連接,在密封儲墨筒的正面還固定安裝有回流墨泵。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密封儲墨筒的右側面還通過導管與噴射口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供墨泵的四周還固定安裝有多個收料軸,且多個收料軸均對稱分布在供墨泵的左側面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組合彈簧的數量為兩個,且兩個組合彈簧分別固定安裝在導流管外壁的兩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印刷機節墨供墨循環利用裝置,設置有電磁泵,利用電磁線圈提供電磁能,從而帶動供墨泵為整個印刷裝置供墨,並使用回流導向閥控制攪拌泵的攪拌方向,使得整個裝置運行的更加流暢,且電磁鐵線圈通電時,電磁泵上的滑杆在電磁場力的作用下向右移動,彈簧被擠壓,密封倉容積增大,壓力變小,液體從進口進入密封倉;電磁鐵線圈斷電時,電磁場力消失,電磁泵上的滑杆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向左移回,密封倉容積減小,壓力增大,液體從出口流出,且在電磁泵的上端還安裝一個過濾器,氣泡匯聚在過濾器的頂部,通過一個泵將過濾器上方混合的空氣、墨水輸送回墨桶,這樣循環回墨盒模塊中的墨水基本上是不含氣泡的,整個裝置結構簡單,綠色環保,降低了操作工人的作業強度,減少了生產材料的消耗,提高了印刷企業的生產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攪拌泵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負壓供墨示意圖。
圖中:1-供墨口;2-不鏽鋼外殼;3-組合彈簧;4-導流管;5-電磁泵;6-電磁線圈;7-密封倉;8-過濾器;9-木炭層;10-供墨泵;11-收料軸;12-攪拌泵;13-回流導向閥;14-刮墨刀;15-噴射口;16-密封儲墨筒;17-回流墨泵;18-墨槽;19-印版滾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
請參閱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印刷機節墨供墨循環利用裝置,包括供墨口1和攪拌泵12,供墨口1的外表面鑲嵌有不鏽鋼外殼2,且在供墨口1的右端還固定安裝有導流管4,導流管4的外表面設置有組合彈簧3,組合彈簧3的數量為兩個,且兩個組合彈簧3分別固定安裝在導流管4外壁的兩側,在導流管4的右端還固定安裝有電磁泵5,電磁泵5的右端通過電磁線圈6與密封倉7相連接,在電磁泵5的外表面還固定安裝有過濾器8,過濾器8的上表面還設置有木炭層9,且在木炭層9的外表面還固定安裝有供墨泵10,攪拌泵12通過安裝在其內側的轉動塊固定安裝在供墨泵10的左端,供墨泵10的四周還固定安裝有多個收料軸11,且多個收料軸11均對稱分布在供墨泵10的左側面上,在攪拌泵12的正面還固定安裝有回流導向閥13,攪拌泵12的內部還設置有印版滾筒19,印版滾筒19的外表面通過刮墨刀14與墨槽18相連接,在墨槽18的下端還通過導管與密封儲墨筒16相連接,在密封儲墨筒16的正面還固定安裝有回流墨泵17,密封儲墨筒16的右側面還通過導管與噴射口15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該印刷機節墨供墨循環利用裝置,設置有電磁泵5,利用電磁線圈6提供電磁能,從而帶動供墨泵10為整個印刷裝置供墨,並使用回流導向閥13控制攪拌泵的攪拌方向,使得整個裝置運行的更加流暢,且電磁鐵線6圈通電時,電磁泵5上的滑杆在電磁場力的作用下向右移動,彈簧被擠壓,密封倉容積增大,壓力變小,液體從進口進入密封倉;電磁鐵線6圈斷電時,電磁場力消失,電磁泵5上的滑杆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向左移回,密封倉容積減小,壓力增大,液體從出口流出,且在電磁泵5的上端還安裝一個過濾器8,氣泡匯聚在過濾器的頂部,通過一個泵將過濾器8上方混合的空氣、墨水輸送回墨桶19,這樣循環回墨盒模塊中的墨水基本上是不含氣泡的,整個裝置結構簡單,綠色環保,降低了操作工人的作業強度,減少了生產材料的消耗,提高了印刷企業的生產效益。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