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內飾製品用高分子材料的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12:40:51
一種汽車內飾製品用高分子材料的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相溶性好且具有優異耐劃傷性能、耐低溫衝擊性能的汽車內飾製品用高分子材料及其製備工藝,所述材料製備工藝主要為,首先將依據材料配方將準備好的硫酸鎂晶須、雲母粉、油醯胺和一半量的改性聚丙烯樹脂投入到攪拌機中進行預混合;隨後將剩餘的改性聚丙烯樹脂,以及乙烯-α-烯烴共聚物、聚乳酸、聚苯乙烯-聚異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投入到攪拌機中進行混合;隨後將混合好的物料投入到雙螺杆擠出機中,使物料在熔融狀態下進行混煉;混煉後擠出、冷卻、切粒,得到本發明的汽車內飾製品用高分子材料。
【專利說明】—種汽車內飾製品用高分子材料的製備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汽車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提供一種汽車內飾製品用高分子材料的製備工藝。
【背景技術】
[0002]在汽車製造領域,聚丙烯因其具有質量輕、耐溶劑、易加工、優異的機械性能、易回收等優點獲得了廣泛應用,特別是出於滿足汽車工業未來向節能、環保、安全等方向發展的要求,聚丙烯材料質量輕、加工簡單、易回收的特點最為適合。
[0003]但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和對各項指標要求的不斷提高,聚丙烯材料因其固有缺點也越來越難於滿足汽車零部件、特別是汽車內飾產品性能的需要。首先,一方面聚丙烯材料表面硬度相對不足,耐劃傷性能差,另一方面,為滿足性能要求而往往需要在聚丙烯材料中大量添加無機填料,而這些填料往往導致應力集中而引發應力發白等問題,同時汽車內飾件如儀錶板、副儀錶板、門板、立柱、手套箱、手拉蓋板等部件在生產、運輸和使用的過程中都難以避免會受到硬物磕碰,從而由於上述原因造成表面的劃傷而影響使用和美觀;第二,汽車內飾件必須達到一定的耐低溫衝擊要求,特別是0°c到-30°c低溫衝擊性能,否則,在嚴寒氣候條件下,汽車行駛過程中一旦發生碰撞將可能產生硬質碎片,危急駕駛及乘車人員的安全。再者,由於聚丙烯材料是非極性材料,表面能低,使得其與大多數聚合物的相容性差,不易浸潤、粘合與印刷,塗覆性能差,與塗料的粘結強度低,而對於汽車內飾件如儀錶板等需要與其它材料粘結,也需要良好的粘結性能,這就出現了難以調和的矛盾。
[0004]因此,如何開發一種保持聚丙烯材料本身高強度剛性以及耐熱性的優點,同時改善材料的耐劃傷性能、耐低溫衝擊性能和與其他聚合物的相溶性能,一直是決定聚丙烯材料未來發展和應用的關鍵所在。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新型的相溶性好且具有優異耐劃傷性能、耐低溫衝擊性能的汽車內飾製品用高分子材料的配方以及相應的製備工藝。
[0006]本發明中的汽車內飾製品用高分子材料的配方如下:以重量份計,改性聚丙烯樹脂100份,乙烯-α -烯烴共聚物35-40份,聚乳酸20-25份,聚苯乙烯-聚異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5-35份,硫酸鎂晶須3-5份,雲母粉10-15份,油醯胺1_2份。
[0007]本發明中的材料具體通過以下步驟製備得到:
[0008]首先將依據配比準備好的硫酸鎂晶須、雲母粉、油醯胺和一半量的改性聚丙烯樹脂投入到攪拌機中進行預混合;
[0009]隨後將剩餘的改性聚丙烯樹脂,以及乙烯-α -烯烴共聚物、聚乳酸、聚苯乙烯-聚異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投入到攪拌機中進行混合;
[0010]隨後將混合好的物料投入到雙螺杆擠出機中,使物料在熔融狀態下進行混煉;
[0011]混煉後擠出、冷卻、切粒,得到本發明的汽車內飾製品用高分子材料。[0012]其中,所述的改性聚丙烯樹脂為經酚醛樹脂改性的乙烯/丙烯無規共聚聚丙烯,其中,樹脂中乙烯的含量為7-10%,酚醛樹脂的含量為2-5%。
[0013]所述的乙烯-α -烯烴共聚物中乙烯的含量為60-70%。
[0014]所述的聚乳酸為聚L-乳酸。
[0015]所述的聚苯乙烯-聚異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聚苯乙烯的含量為50-60%,且其數均分子量的範圍在150000-200000之間。
[0016]所述的硫酸鎂晶須中纖維的長為10-15 μ m,平均直徑為0.5-0.8 μ m。
[0017]所述的雲母粉為長度為10-15 μ m,且長厚比大於10的的片狀結構。
[0018]本發明的優點即在於,合理地設計了汽車內飾用高分子材料的配方,通過各個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影響並配合最為合理的混煉製備工藝,改善了聚丙烯基樹脂材料,獲得了相溶性好且具有優異耐劃傷性能、耐低溫衝擊性能的汽車內飾製品用高分子材料。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內容。
[0020]實施例1.[0021]依據表1所給出的各組分配比進行配料並烘乾至100°C備用;
[0022]首先將依據配比準備好的硫酸鎂晶須、雲母粉、油醯胺和一半量的改性聚丙烯樹脂投入到攪拌機中以1500rpm的轉速進行預混合5min ;
[0023]隨後將剩餘的改性聚丙烯樹脂,以及乙烯-α -烯烴共聚物、聚乳酸、聚苯乙烯-聚異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投入到攪拌機中,以750rpm的轉速進行混合IOmin ;
[0024]隨後將混合好的物料投入到雙螺杆擠出機中,使物料在220°C的熔融狀態下進行混煉8min,螺杆長徑比為40:1,螺杆轉速為500rpm ;
[0025]混煉後擠出、冷卻、切粒,得到本發明的汽車內飾製品用高分子材料。
[0026]將本發明高分子材料在220°C、60MPa條件下熱壓成形為測試試樣尺寸。
[0027]實施例2-4以及比較例1*-6*配方如表1所示外(其中I*具有與實施例1相同的配方,但其採用了未經改性的均聚丙烯),製備方法均與實施例1相同。
[0028]表1
[0029]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內飾製品用高分子材料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由以下製備步驟製備得到: 首先將依據材料配方將準備好的硫酸鎂晶須、雲母粉、油醯胺和一半量的改性聚丙烯樹脂投入到攪拌機中進行預混合; 隨後將剩餘的改性聚丙烯樹脂,以及乙烯-α -烯烴共聚物、聚乳酸、聚苯乙烯-聚異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投入到攪拌機中進行混合; 隨後將混合好的物料投入到雙螺杆擠出機中,使物料在熔融狀態下進行混煉; 混煉後擠出、冷卻、切粒,得到本發明的汽車內飾製品用高分子材料。 所述的材料配方為,以重量份計,改性聚丙烯樹脂100份,乙烯-α -烯烴共聚物35-40份,聚乳酸20-25份,聚苯乙烯-聚異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5-35份,硫酸鎂晶須3_5份,雲母粉10-15份,油醯胺1-2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改性聚丙烯樹脂為經酚醛樹脂改性的乙烯/丙烯無規共聚聚丙烯,其中,樹脂中乙烯的含量為7-10%,酚醛樹脂的含量為2-5% ; 所述的乙烯-α -烯烴共聚物中乙烯的含量為60-70% ; 所述的聚乳酸為聚L-乳酸; 所述的聚苯乙烯-聚異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聚苯乙烯的含量為50-60%,且其數均分子量的範圍在150000-200000之間; 所述的硫酸鎂晶須中纖維的`長為10-15 μ m,平均直徑為0.5-0.8 μ m ; 所述的雲母粉為長度為10-15 μ m,且長厚比大於10的的片狀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 具體為,首先將依據材料配方將準備好的硫酸鎂晶須、雲母粉、油醯胺和一半量的改性聚丙烯樹脂投入到攪拌機中以1500rpm的轉速進行預混合5min ; 隨後將剩餘的改性聚丙烯樹脂,以及乙烯_α -烯烴共聚物、聚乳酸、聚苯乙烯-聚異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投入到攪拌機中,以750rpm的轉速進行混合IOmin ; 隨後將混合好的物料投入到雙螺杆擠出機中,使物料在220°C的熔融狀態下進行混煉8min,螺杆長徑比為40:1,螺杆轉速為500rpm ; 混煉後擠出、冷卻、切粒,得到本發明的汽車內飾製品用高分子材料。
【文檔編號】C08L23/26GK103554692SQ201310542014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5日
【發明者】支恆廉, 徐玲, 馮兵, 殷永明, 李春華 申請人:蘇州萬隆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