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電池間連接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13:37:2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電池間連接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電池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電池間連接部分由電池極柱、緊固件及連接件組成。電池間連接時將連接件與電池極柱緊密接觸後用緊固件將兩者固定在一起。但是在震動較強的場合,尤其是車載等應用場合下普通的連接方式不能夠有效的防止連接部位的鬆動,容易造成連接部位鬆動或脫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電池間連接的裝置,以解決在震動較強的場合現有電池之間連接部位易鬆動或脫落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取的技術方案是所述裝置包括電池極柱、連接件、緊固螺母和限位卡簧,電池極柱的側壁開有環狀凹槽且電池極柱為圓臺形狀,連接件設有一個與電池極柱相匹配的通孔,通孔的側壁上設有與環狀凹槽相匹配的限位凸起,連接件套裝在電池極柱的外部且限位凸起卡在環狀凹槽內,緊固螺母設在電池極柱的上方且與連接件的外壁螺紋連接,緊固螺母的上端面沿徑向設有多個相互連通的第一凹槽,限位卡簧由水平段和豎直段垂直連接製成一體,水平段的一端與第一凹槽卡接,豎直段的一端與連接件的底端面卡接。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連接件套裝在電池極柱的外部且限位凸起卡在環狀凹槽內能夠防止震動使連接件上下竄動,水平段的一端與第一凹槽卡接可防止螺母鬆動,本實用新型使連接部位長期緊固,在震動較強的場合不會產生鬆動現象,避免發生虛接或斷路。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連接件的整體結構主視圖,圖3是圖2的俯視圖,圖4是緊固螺母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一結合圖1-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裝置包括電池極柱1、連接件2、緊固螺母3和限位卡簧,電池極柱1的側壁開有環狀凹槽5且電池極柱1為圓臺形狀,連接件2設有一個與電池極柱1相匹配的通孔2-1,通孔2-1的側壁上設有與環狀凹槽5相匹配的限位凸起6,連接件2套裝在電池極柱1的外部且限位凸起6卡在環狀凹槽5內,緊固螺母3設在電池極柱1的上方且與連接件2的外壁螺紋連接,緊固螺母3的上端面沿徑向設有多個相互連通的第一凹槽3-1,限位卡簧由水平段4-1和豎直段4-2垂直連接製成一體,水平段4-1的一端與第一凹槽3-1卡接,豎直段4-2的一端與連接件2的底端面卡接。
具體實施方式
二 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連接件2的頂端面上沿徑向設有多個第二凹槽2-2。此結構可調節緊固時的鬆緊度。其他組成及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工作原理用連接件2套在電池極柱1上向下推,直到連接件的限位凸起6卡入環狀凹槽5中,用緊固螺母3將連接件2緊固,最後將限位的鋼絲卡簧4推入緊固螺母3頂部的第一凹槽3-1中將緊固螺母3定位。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電池間連接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包括電池極柱(1)、連接件O)、緊固螺母(3)和限位卡簧,電池極柱(1)的側壁開有環狀凹槽(5)且電池極柱(1)為圓臺形狀,連接件( 設有一個與電池極柱(1)相匹配的通孔0-1),通孔的側壁上設有與環狀凹槽(5)相匹配的限位凸起(6),連接件⑵套裝在電池極柱⑴的外部且限位凸起(6)卡在環狀凹槽(5)內,緊固螺母C3)設在電池極柱(1)的上方且與連接件( 的外壁螺紋連接,緊固螺母(3)的上端面沿徑向設有多個相互連通的第一凹槽(3-1),限位卡簧由水平段和豎直段G-2)垂直連接製成一體,水平段的一端與第一凹槽(3-1)卡接,豎直段G-2)的一端與連接件的底端面卡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用於電池間連接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連接件的頂端面上沿徑向設有多個第二凹槽0-2)。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電池間連接的裝置,它涉及一種連接電池的裝置。解決現有在震動較強的場合現有電池之間連接部位易鬆動或脫落的問題。電池極柱的側壁開有環狀凹槽且電池極柱為圓臺形狀,連接件設有一個與電池極柱相匹配的通孔,通孔的側壁上設有與環狀凹槽相匹配的限位凸起,連接件套裝在電池極柱的外部且限位凸起卡在環狀凹槽內,緊固螺母設在電池極柱的上方且與連接件的外壁螺紋連接,緊固螺母的上端面沿徑向設有多個相互連通的第一凹槽,限位卡簧由水平段和豎直段垂直連接製成一體,水平段的一端與第一凹槽卡接,豎直段的一端與連接件的底端面卡接。本實用新型用於電池間的連接。
文檔編號H01M2/20GK202339949SQ20112053161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6日
發明者朱延春, 秦東年, 鍾雲燕 申請人:哈爾濱光宇電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