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差速器殼體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14:26:56
專利名稱:新型差速器殼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新型差速器殼體,屬農用機械設備技術領域,主要用於農村拖拉機、機動三輪車等,為差速旋轉和分別驅動時,提供安全保障。
在已有的技術中有組合式差速器殼體即由差速器殼體圓形座與差速器蓋通過螺栓連接組合而成,尚未見差速器殼體與其底部圓形固定盤鑄造為一體式的差速器殼體。現有的差速器殼體,都必須設有差速器蓋和差速器殼體圓形座,兩者圓形相同,有相對應的螺孔,通過螺栓固定在一起,結構複雜,成本高,給生產帶來許多不便,又因兩者有結合間隙,長時間振動,使螺絲鬆動,導致差速器殼體與圓形從動齒輪的同心度不一致,嚴重損害機械零部件,盡而影響了整個機械差速時的傳遞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既能實現安全、耐用的目的,又使所生產的產品達到或超過現有技術水平的新型差速器殼體。
根據一般差速器殼體的結構特點和功能原理,針對已有技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構思是在差速器殼體底部鑄一與殼體為一體的圓形固定盤,圓形固定盤厚度為8-16mm且其上有許多個螺孔,通過螺栓和固定鎖片將圓形從動齒輪固定在圓形固定盤上,圓形固定盤的中心處有一與其鑄造一體的下固定軸承座,殼體上端也有與其壓鑄為一體的上固定軸承座,上、下固定軸承座分別安裝滾動軸承,差速器運轉時,即可實現設計之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特證在於所述的新型差速器殼體由圓形固定盤和殼體鑄造成為一體式裝置,上述的圓形固定盤和殼體為鑄鐵、鋼等金屬質的且圓形固定盤上有許多個螺孔、加強筋和平衡槽,其中間部位有一與該圓形固定盤鑄連為一體的下固定軸承座。殼體中心空間是容納差速齒輪裝置的齒輪箱,通過銷釘與差速器齒輪軸將半軸齒輪和差速齒輪安裝在殼體內。
本實用新型的突出優點是設計規範合理,結構比現有的任何差速器都簡單且容易加工製作,造價低,性能增強,安全可靠,噪音小,原生產農用機械設備的廠家不必再添任何設備即可轉產。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結構的正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斜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以下將結臺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中1圓形固定盤,2下固定軸承座,3齒輪箱,4殼體,5上固定軸承座,6固定鎖片,7螺孔,8加強筋,9平衡槽。結合附圖和最佳實施例,將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進一步簡述如下鑄鐵、鋼質殼體4,其上面有一上固定軸承座5與其鑄連,中間空心處是安裝差速器的齒輪箱3,其下面有一個與其同樣金屬質的並與其鑄造成一體的圓形固定盤1,圓形固定盤1的中心處有一與其壓鑄造一體的下固定軸承座2,圓形固定盤1厚度為8-16mm且其圓面上有許多螺孔7,固定鎖片6通過螺栓將圓形從動齒輪固定在圓形固定盤1上,圓形固定盤1上有鑄造的加強筋8,平衡槽9。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差速器殼體,由殼體4、上固定軸承座5、齒輪箱3和固定部件構成,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在於所述的新型差速器殼體,其上述的殼體4為鑄鐵、鋼金屬質的殼體,且其下面與殼體4鑄造成一體的圓形固定盤1也是鑄鐵、鋼金屬質的,圓形從動齒輪通過固定鎖片6和螺栓將其固定在圓形固定盤1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差速器殼體,其特徵是圓形固定盤1厚度為8-16mm且圓面上有均勻分布的螺孔7、加強筋8和平衡槽9,且中心處有一與其鑄造為一體的下固定軸承座2。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差速器殼體,屬農機設備,適用於農用機動車。其特徵是該殼體上面連接上固定軸承座,中間是齒輪箱,下面固定一圓形固定盤,圓形固定盤中心處有一與其鑄造成一體的下固定軸承座,圓形固定盤上有許多螺孔,通過固定鎖片與螺栓將圓形從動齒輪固定在圓形固定盤上,圓形固定盤厚度8—16mm且圓面上有加強筋,平衡槽。該殼體與圓形固定盤是由鑄造鐵、鋼金屬質鑄為一體式的,具有結構簡單,容易製作,造價低,同心度高,安全可靠,噪音小等優點。
文檔編號B60K17/16GK2364273SQ99203788
公開日2000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1999年3月3日 優先權日1999年3月3日
發明者高松泉 申請人:高松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