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溼拌砂漿開放時間測試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01:21: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溼拌砂漿開放時間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自2007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先後在一百多個城市推廣預拌砂漿並取得了良好的進展。隨著近幾年,溼拌砂漿在廣東地區的崛起,其成熟技術和應用推廣成績引起專家和行業關注。2014年上半年全國有17個省生產溼拌砂漿,產量為179.06萬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31.33萬立方米,同比增長21.21%。其中廣東省生產114.43萬立方米,佔全國總量63.9%。預拌砂漿分為幹混砂漿和溼拌砂漿,就全國範圍而言,目前幹混砂漿是預拌砂漿的主流,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也主要針對幹混砂漿,幹混砂漿的技術水平也處於成熟階段。然而,溼拌砂漿由於其質量穩定性受到擔憂而一直受到忽略。隨著近幾年的溼拌砂漿技術體系逐步發展,溼拌砂漿的質量穩定性獲得市場的認可。但是,溼拌砂漿的技術體系鞏固和完善,需要行業人士和專家共同努力和探討。
開放時間是一個描述砂漿拌合物施工性的新概念。自溼拌砂漿加水攪拌起,拌合物保持其施工及力學性能持續穩定的時間間隔。其表徵溼拌砂漿從在攪拌站生產、運輸到在工地存放、二次運輸、抹灰操作的全過程的施工特徵和力學性能的綜合性指標。與凝結時間、可操作時間不同,開放時間能表述溼拌砂漿攪拌站集中生產、集中配送和工地現取現用的全過程的質量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的溼拌砂漿開放時間測試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一種溼拌砂漿開放時間測試裝置,它包含開放時間測試箱、廢料收集槽、砂漿測試筒、活動擋板、測試連杆、信號採集裝置、氣動升降軌道、數據記錄裝置、驅動氣缸、含水量傳感器、稠度傳感器;所述的開放時間測試箱的下端設置有廢料收集槽;開放時間測試箱的中間設置有數個砂漿測試筒,所述的砂漿測試筒的底部設置有活動擋板;砂漿測試筒的內部插接有測試連杆,測試連杆的底部設置有含水量傳感器,含水量傳感器的上端設置有稠度傳感器;所述的測試連杆的上端與信號採集裝置,信號採集裝置的活動卡接在氣動升降軌道內;氣動升降軌道的上端設置有驅動氣缸;所述的開放時間測試箱頂部設置有數據記錄裝置。
在上述的一種溼拌砂漿開放時間測試裝置中,所述的數據記錄裝置與信號採集裝置一一對應,且信號採集裝置與數據記錄裝置電連接。
在上述的一種溼拌砂漿開放時間測試裝置中,所述的測試連杆插入到砂漿測試筒內部的三分之二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結構簡單,設計新穎,通過插在砂漿中的測試連杆,測量砂漿在不同時段的泌水量和砂漿稠度;通過換算對比測量出溼拌砂漿開放時間;操作簡單,方便實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開放時間測試箱1、廢料收集槽2、砂漿測試筒3、活動擋板4、測試連杆5、信號採集裝置6、氣動升降軌道7、數據記錄裝置8、驅動氣缸9、含水量傳感器10、稠度傳感器1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它包含開放時間測試箱1、廢料收集槽2、砂漿測試筒3、活動擋板4、測試連杆5、信號採集裝置6、氣動升降軌道7、數據記錄裝置8、驅動氣缸9、含水量傳感器10、稠度傳感器11;所述的開放時間測試箱1的下端設置有廢料收集槽2;開放時間測試箱1的中間設置有數個砂漿測試筒3,所述的砂漿測試筒3的底部設置有活動擋板4;砂漿測試筒3的內部插接有測試連杆5,測試連杆5的底部設置有含水量傳感器10,含水量傳感器10的上端設置有稠度傳感器11;所述的測試連杆5的上端與信號採集裝置6,信號採集裝置6的活動卡接在氣動升降軌道7內;氣動升降軌道7的上端設置有驅動氣缸9;所述的開放時間測試箱1頂部設置有數據記錄裝置8。
在上述的一種溼拌砂漿開放時間測試裝置中,所述的數據記錄裝置8與信號採集裝置6一一對應,且信號採集裝置6與數據記錄裝置8電連接;所述的測試連杆5插入到砂漿測試筒3內部的三分之二處。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為:將剛攪拌均勻的水泥砂漿,等體積的放置到砂漿測試筒3內部,然後通過氣動升降軌道7將氣動升降軌道7插入砂漿測試筒3內部的砂漿中,再然後通過含水量傳感器10、稠度傳感器11採集砂漿的含水量以及稠度數據,進行開放時間的判斷。
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