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撥禾輪及裝有該撥禾輪的收割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04:45: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用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撥禾輪及裝有該撥禾輪的收割機。
背景技術:
收穫機械進行作物收穫的設備,因作物品種不同和作物狀態不同對彈齒角度要求不同。現有的撥禾輪彈齒角度調整均採用手動調整,在進入田間工作後,需要調整彈齒角度時就比較麻煩,需要熄火下車,通過拉下定位手柄,旋轉彈齒手柄進行調節,調節好後再將定位手柄通過圓盤上的孔定位,從而旋轉調整板,實現撥禾輪彈齒角度的調節。現有技術的手動調節彈齒的方式,無法實時的適應不同狀態的作物作業,影響工作時的收割效率和收割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可方便調節彈齒角度的撥禾輪及裝有該撥禾輪的收割機。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撥禾輪,其包括撥禾輪支架、彈齒、撥禾杆、輻盤和偏心盤,該撥禾輪還包括:彈齒角度調節裝置;
所述彈齒角度調節裝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伸縮件和調節板;
所述第一支架固接於所述撥禾輪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轉動連接於所述撥禾輪支架;所述伸縮件的一端轉動連接於所述第一支架,另一端轉動連接於所述第二支架;所述調節板的一側轉動連接於所述第二支架,另一側固接於所述偏心盤。
進一步的,所述的一種撥禾輪,所述伸縮件的尾端通過第一插銷轉動安裝於所述第一支架。
進一步的,所述的一種撥禾輪,所述彈齒角度調節裝置還包括:
撥禾輪支架套筒,其固接於所述撥禾輪支架;和
旋轉支架,其轉動連接於所述撥禾輪支架套筒;
所述第二支架固接於所述旋轉支架。
進一步的,所述的一種撥禾輪,所述旋轉支架與所述撥禾輪支架套筒為間隙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的一種撥禾輪,所述彈齒角度調節裝置還包括:
導向軌板,其固接於所述撥禾輪支架套筒,且與所述調節板平行設置;
所述導向軌板上設置弧形孔,連接銷穿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弧形孔與所述調節板固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一種撥禾輪,所述調節板轉動連接於所述撥禾輪支架套筒。
進一步的,所述的一種撥禾輪,所述調節板與所述撥禾輪支架套筒為間隙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的一種撥禾輪,所述彈齒角度調節裝置還包括:
角度傳感器,其設置於所述第一支架上。
進一步的,所述的一種撥禾輪,所述伸縮件的伸縮端通過第二插銷轉動安裝於所述第二支架。
一種收割機,該收割機包括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撥禾輪。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撥禾輪中的彈齒角度調節裝置採用伸縮件進行彈齒的角度控制,在進行作業過程中,需要調整彈齒角度以實現更好的撥禾效果時,只需電動控制改變伸縮件的伸縮量,無需停車熄火,下車進行調整,無需手動操作,減少了人工操作的負荷,減少操作時間,提高了收割作業的效率。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撥禾輪中的彈齒角度調節裝置採用角度傳感器實時精確的採集測量計算彈齒所需的調節量,根據作物的不同種類,不同狀態,通過改變伸縮件的伸縮量轉換為角度,實現對作物的高適應性,改變撥禾輪的撥禾效果和割臺損失率。
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撥禾輪中的彈齒角度調節裝置實現控制的電動化,通過操作伸縮件的伸縮,使得連接銷在軌道中運動,帶動調節板的旋轉,實現彈齒的調節,解決過去常規的人工調節方式,減少調節時所需要的時間,在短時間內實現精確的調整控制。
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收割機在進行作業過程中,需要調整彈齒角度以實現更好的撥禾效果時,無需停車熄火,下車進行調整,無需手動操作,減少了人工操作的負荷,減少操作時間,提高了收割作業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撥禾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撥禾輪中的彈齒角度調節裝置與偏心盤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撥禾輪中的彈齒角度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撥禾輪支架、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伸縮件、5-第一插銷、6-第二插銷、7-調節板、8-撥禾輪支架套筒、9-旋轉支架、10-連接銷、11-導向軌板、12-角度傳感器、13-弧形孔、14-彈齒、15-撥禾杆、16-輻盤、17-偏心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
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撥禾輪的結構示意圖。該撥禾輪包括包括撥禾輪支架1、彈齒14、撥禾杆15、輻盤16、偏心盤17和彈齒角度調節裝置等。若干撥禾杆15安裝於平行排列的若干輻盤16的周圍,偏心盤17通過若干撥禾杆15與輻盤16平行裝配連接(輻盤位於若干撥禾輪的一端或兩端),每一撥禾杆15安裝有若干彈齒14。
圖3示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撥禾輪彈齒角度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該彈齒角度調節裝置包括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伸縮件4和調節板7。第一支架2固接於撥禾輪支架1,優選的是,其固定連接方式為焊接。第二支架3轉動連接於撥禾輪支架1,優選的是,撥禾輪支架套筒8固接於撥禾輪支架1,旋轉支架9轉動連接於撥禾輪支架套筒8,第二支架3固接於旋轉支架9,使得第二支架3可相對撥禾輪支架轉1動。旋轉支架9與撥禾輪支架套筒8為間隙配合。伸縮件4的一端轉動連接於第一支架2,另一端轉動連接於第二支架3。圖2示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撥禾輪中的彈齒角度調節裝置與偏心盤的連接結構示意圖。調節板7的一側轉動連接於第二支架3,另一側固接於偏心盤17,具體的是,連接銷10相對轉動地穿過第二支架3與調節板7剛性連接。
具體的是,第一支架2和/或第二支架3的截面可為但不局限於U形,以方便伸縮件4安裝於第一支架3和/或第二支架3的U形開槽內。
伸縮件4的尾端通過第一插銷5轉動安裝於第一支架2,使得伸縮件4可繞第一插銷5相對第一支架2轉動。伸縮件4的伸縮端通過第二插銷6轉動安裝於第二支架3,使得伸縮件4在受控伸縮時,伸縮件4的尾端可繞第一插銷5相對第一支架2轉動的同時,伸縮件4的伸縮端可繞第二插銷6相對於第二支架3轉動,且第二支架3可相對撥禾輪支架1轉動,改變了伸縮件4與第一支架2和撥禾輪支架1的角度,及第二支架3和撥禾輪支架1的角度,即伸縮件4與第二支架3的連接處發生位移,調節板7轉動,帶動偏心盤17轉動,偏心盤17轉動帶動撥禾杆15轉動,撥禾杆15轉動帶動彈齒14角度發生變化,從而起到調節彈齒角度的效果。
具體的是,伸縮件4可為油缸或電動推桿等。
該彈齒角度調節裝置還包括導向軌板11。導向軌板11固接於撥禾輪支架套筒8,且與所述調節板平行設置,導向軌板11上設置弧形孔13,連接銷10穿過第二支架3和弧形孔13與調節板固接。調節板7轉動時,導向軌板11上的弧形孔13限制了調節板7的運動軌跡。調節板7轉動連接於撥禾輪支架套筒8,當伸縮件4工作時,調節板7即以撥禾輪支架套筒8為圓心做旋轉運動,使其運動更加可靠。調節板7與撥禾輪支架套筒8為間隙配合。
該彈齒角度調節裝置還包括設置於第一支架2上的角度傳感器12。具體的是,角度傳感器12安裝在第一支架2上靠近伸縮件4的尾端的位置,便於實時採集伸縮件4工作時相對第一支架2的角度變化值。
該彈齒角度調節裝置的工作過程:
當伸縮件4伸縮時帶動第二支架3,使得旋轉支架9圍繞著撥禾輪支架套筒8進行轉動,也帶動連接銷10在導向軌板11的弧形孔中運動,連接銷10就能帶動調節板7實現彈齒的角度調節。調節彈齒角度時伸縮件4會繞著第一插銷5進行轉動形成角度的變化,這個角度的變化通過角度傳感器12進行採集就可以實時的了解到彈齒的調節量和調節的情況,伸縮件4自帶限位的功能,當伸縮調節到位後無需考慮限位鎖緊,停止伸縮即可。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並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但凡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所做的等效變化及修飾,皆應認為落入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