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過敏不能吃哪些發物(寶寶生病不能吃發物)
2023-07-29 13:32:57
民間一直流傳著「發物」的說法:生病的時候不能吃雞蛋、海鮮、牛羊肉……因為這些都是「發物」,不僅會讓疾病加重,還可能引發舊患。真的靠譜嗎?
那麼,到底什麼是發物?能不能吃呢?其實,「發物」並不存在於現代醫學理論中,而是一個民間定義。並且,不同地區的人對發物的定義也五花八門。
一般來說,大家說的「發物」,是指有營養,或口味刺激性較大,容易誘發疾病或加重原病情的食物,而不同地區、不同的人對發物的定義也五花八門。流傳比較廣的有這幾類:
海鮮、牛羊肉、高糖水果、香辛料等。
甚至有一些更謹慎的,把牛奶雞蛋、雞鴨蘑菇等,都列入了發物之類。那麼問題來了,還能吃什麼?
這些食物才是真正要忌口的!
➤過敏反應
嬰幼兒食物過敏診治建議中指出:嬰幼兒發生食物過敏,90%與牛奶、雞蛋、大豆、小麥、花生、魚、蝦、堅果類食物有關。
其中,花生和堅果類過敏可持續多年。
肉類&禽類蛋清、蛋黃、羊肉、牛肉、豬肉、雞、鴨、鵝魚&海鮮魷魚、龍蝦、螃蟹、牡蠣、蛤、蝦、扇貝乳製品牛奶、山羊奶、酸奶、酪蛋白水果類香蕉、芒果、桃、獼猴桃、蘋果、梨、櫻桃、梅、葡萄、草莓、木瓜、葡萄柚、橙、檸檬、菠蘿、哈密瓜、西瓜、甜瓜蔬菜類苦瓜、茄子、西藍花、橄欖、茴香、黃瓜、甜椒、蘆筍、菠菜、西紅柿、胡蘿蔔、馬鈴薯、大蒜、菠菜、西葫蘆、甘薯、紅蘿蔔、芹菜、洋蔥、芋頭、南瓜、蘑菇、白菜、竹筍、小扁豆、青椒豆類大豆、豌豆、腰豆、刀豆、綠豆調料類薄荷、香果、黑胡椒雜類&澱粉蜂蜜、咖啡、可可、綠茶、紅茶、烘焙酵母
小麥、燕麥、蕎麥、麥麩、玉米、大米
堅果類花生、板慄、芝麻、杏仁、榛子、腰果、核桃、椰子
中國區常見90種不耐受食物(綠字為不耐受率較高)
2歲以下的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更容易對這些含有異體蛋白的食物有過敏反應。
所以,在初次給寶寶添加上述輔食後,注意觀察寶寶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等身體部位,是否有異常變化。
➤高蛋白食物
有些人認為羊肉、狗肉是發物,這主要是因為是這些食物含有高蛋白。
吃太多身體消化蛋白質時消耗大量水分及散熱增加,會使人感覺燥熱、口渴或者出現便秘。
➤刺激性強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1歲以下的寶寶不適合吃各種調味品,1歲以後也建議吃得清淡一些。
辣椒、韭菜、蔥姜蒜等刺激性食物,會讓咽部黏膜充血,因此會覺得口腔不舒服。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辛辣刺激就是「發物」,就是絕對禁忌。
更重要的是,有時候生病了,我們要做的不是「忌食」而是「進食」。
生病到底要怎麼吃?寶寶生病時,大多食慾不好,由於生病時要消耗身體大量的能量,此時尤其需要多補充優質蛋白等有營養的高熱量食物,有助於寶寶疾病恢復。比如,雞蛋屬於優質蛋白,營養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如果已確定寶寶沒有對雞蛋過敏,胃口也還好,能吃得下東西,那就可以繼續吃雞蛋。
如果因害怕發物、限制飲食,只讓寶寶吃白粥青菜,沒有優質蛋白的攝入,反而不利於病情的恢復。
➤術後飲食
①適當提高蛋白質的攝入,補充創傷修復需要的重要原料(患有肝硬化、腎衰等慢性病除外);
②飲食多樣化,注意營養均衡;
③少喝湯,多吃肉。乳白色的湯看似大補,其實是乳化的脂肪、調味料、嘌呤加上少量的胺基酸,營養還是都在肉裡;
④易消化。烹飪方法以燉、煮、蒸為主,少用油炸和燒烤;
⑤白粥好消化,但沒營養啊!建議別長期吃,還是要恢復多樣化飲食。
最後,特別提醒一句:該不該吃,謹遵醫囑!醫生說禁食的,一口都不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