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淡水魚飼料添加劑及其生產方法與流程
2023-07-21 00:49:46 2
本發明屬水生動物飼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淡水魚飼料添加劑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利用淡水魚體中微生物可利用氨的特性,淡水魚飼料中常應用非蛋白氮代替蛋白質飼料,以節約蛋白質資源。魚粉具有含氮量高、生產成本低的優點,是非常值得深度開發的非蛋白氮來源。經研究表明,魚粉飼料可使微生物快速生長繁殖,飼餵後淡水魚可以明顯增加採食量15~20%,提高消化率20%。然而,魚粉進入後便迅速水解,立刻有氨釋放出來,通過體進入血液,且其釋放速度常超過體內微生物的利用速度,當進入血液的氨量超過肝臟解毒能力時便引起動物氨中毒。而且現有飼料有適口性差的特點,可能引起水生動物的排斥行為。目前市場上應用的水生類飼料產品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陷,不能妥善解決飼料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影響飼料在漁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淡水魚飼料添加劑及其生產方法,該飼料添加劑分解速度與利用速度相協調,避免氨在血液中蓄積導致氨中毒,同時解決常規飼料適口性差的缺點。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提供一種適用於淡水魚的非蛋白氮飼料添加劑及其生產方法的組分,由以下組分配製而成,(重量 百分比)
碳酸鈣 5~10%
魚粉 30~50%
玉米澱粉 30~40%
包衣材料 2~20%
其中的包衣材料可選自明膠、羧甲基纖維素鈉、乙基纖維素、聚維酮、卡波姆中的至少一種或它們的組合。
本發明提供一種淡水魚飼料添加劑及其生產方法的製備工藝:
將實際比重的魚粉及玉米澱粉在包衣材料溶液中分散均勻,經膠體磨研磨成乳濁液,在常溫下置噴霧乾燥機中乾燥成微球,作為飼料添加劑,也可製成散劑或顆粒劑、片劑、膠囊劑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生產工藝上採用超微粉碎、微型包囊與微型成球的製劑技術,將魚粉製成直徑在40-100um之間的微球,使其在淡水魚體中釋放速度緩慢而持續,與其它的利用速度相協調,解決了魚粉在體內分解速度過快的問題,可有效避免動物氨中毒;採用噴霧乾燥技術提高了造粒質量,所得顆粒粒度均勻、包合充分,添入水生動物飼料中動物感覺不到魚粉的特殊味道,易於食用。所選包衣材料均安全無毒無殘留,代謝過程中不會對動物機體造成傷害。在生產過程中,所有操作均在常溫條件下完成,不會造成有害物分解,減少原料的損耗。而且在實際生產中,生產廠家可根據需要通過對製得的魚粉微球中加入澱粉等輔料進一步混合,製成適合需要的散劑或顆粒劑、片劑、膠囊劑等不同劑型,大大提高了本發明的實用性;適用於淡水魚、蝦等水生動物的飼料添加劑。
加入碳酸鈣,可以給淡水魚補充鈣,促進水生動物生長。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淡水魚飼料添加劑及其生產方法的組分,由以下組分配製而成,(重量組分)
實施例1
配方:碳酸鈣80g、魚粉500g、玉米澱粉480g、明膠20g
製備方法:將魚粉及玉米澱粉在明膠溶液中分散均勻,經膠體磨研磨成乳濁液,在常溫下置噴霧乾燥機中乾燥成微球,即得本發明一種淡水魚飼料添加劑。也可製成散劑或顆粒劑、片劑、膠囊劑等。
實施例2
配方:碳酸鈣90g、魚粉500g、玉米澱粉450g、羧甲基纖維素鈉50g
製備方法:同實施例1完全一致。
臨床應用實例:用本發明製造的非蛋白氮飼料添加劑對江蘇省太湖地區近進行10家漁場飼喂。無一例產生不適症狀,淡水魚產量平穩增加,蛋白質含量有提高;淡水魚肉質適口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