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減17集ai換臉主演(刪減17集AI換臉主演)
2023-07-21 02:56:04
文/阿拉丙,納蘭澤自媒體編輯部
2017年,由相關部門官方參與出品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橫空出世,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場追劇狂潮,口碑播放量雙豐收。憑藉著眾多老戲骨的精彩發揮和突破常規的故事尺度成為當年現象級作品,吸粉無數。
在《人民的名義》之後,很多觀眾都期待據說名為《人民檢察官》的下一部的面世。但一晃幾年過去了,卻始終不能見得蹤影。
去年,一部被號稱是《人民的名義》續作的《巡迴檢察組》上線了。這部電視劇雖然有于和偉、韓雪、馮雷、韓童生等組合的強大陣容坐鎮,但無論從格局上,還是劇情的嚴謹性、可看性上都完全不可與《人民的名義》相提並論,令不少觀眾非常失望。
而最近,同為周梅森編劇的《突圍》播出後,觀眾才驚訝地發現,原來《人民的名義》的續作終於出現。這部作品尺度甚至有增無減,堪稱是在過審的雷區跳舞。
《突圍》講述了國企幹部齊本安臨危受命,團結廣大幹部群眾,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挽回流失的國有資產,帶領企業在經營困境中成功突圍的故事。
該劇原名《人民的財產》,從故事背景到出場角色,都對《人民的名義》進行了繼承。地點依然是京州市,連書記也是曾爆紅網絡,爭議不斷的李達康。易學習雖然更名為李學習,但演員、身份卻沒有變化。光明區長孫連城雖然也被改了名,但還真的被調到天文館看星星去了,還成為了負面典型。
只是這一次,周梅森沒有從官場反腐套路出手,而是將重心放到了國企改革的深水區和反腐鬥爭上。從才播出的一些劇情來看,《突圍》不僅對上世紀九十年代國企員工的下崗潮有所著墨,還對國企機構的運營體系、官員體系、任命機制都進行了辛辣地呈現。
可以說,國企反腐算得上是一片藍海,既具爆點又不缺現實素材,歌手曲婉婷的母親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以權謀私,貪墨大量錢財,最後鋃鐺入獄的典型。這也是《突圍》想要表達的立足點。
觀眾們曾十分擔心尺度過大的問題,畢竟審查機制決定了國產影視劇能否與觀眾見面。
《突圍》雖然如願與觀眾見面,但也是一起活生生的例子。它並不像前作《人民的名義》那樣一帆風順,反倒經歷了艱難的過程才和觀眾見面。
據了解,《突圍》在殺青後被壓了足足兩年。此後,片方為了過審又刪除了近17集的內容。《突圍》好不容易要開播了,原本是主演之一的趙立新又因為劣跡言行被徹底封殺,導致再受重創。
這樣的情況下,大多數電視劇都會面臨毀滅性的打擊,會在人物塑造、邏輯自洽性都會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這也是不少觀眾擔心的問題。更關鍵的是,《突圍》不知道如何去填補因為演員出大問題後的空缺。
幸運的是,AI技術的出現幫了這部劇一把。憑藉最新的AI換臉技術,《突圍》成功完成了重新剪輯編輯,雖然導致很多臺詞對不上口型,大量人物也隨之改名,但好歹是成功上線了。
不過,儘管歷經波折,《突圍》上線後卻口碑扶搖直上。這部劇在開篇就觸及敏感題材,劇情大膽,直接將國企、官場、社會的眾生相描摹得很到位。
主角齊本安剛到國企,就陸續有人上門送禮,接著又碰上礦場透水事件,棚戶區爆炸事件,查閱帳本發現的高達十多億的虧空及數億資金走向不明等,將普通大眾接觸不到的國企虧損,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放到了檯面上,難怪會有觀眾直呼爽快了。
當然,《突圍》也還是有不少令人吐槽的地方。比如主演演技的問題。靳東被很多觀眾認為沒有完成對《人民的名義》中陸毅飾演的侯亮平角色的超越。他的整體表現仍然是霸道總裁與老幹部氣息十足,不少觀眾都吐槽他演技重複,扛不動劇。
閆妮的表現也頂多算中規中矩,濃重的口音和表演方式仍然沒有完全擺脫佟湘玉的狀態。和黃志忠、耿樂,以及田剛、許亞軍等人相比,還是能看到明顯的差距。
還好這兩部作品的核心編劇仍然是周梅森,他本身就在國企工作生活了多年,對國企生態有著充裕的認知。比起官場,國企其實更符合周梅森的人生經歷,真實感絲毫不缺,對矛盾衝突的抽絲剝繭與層層遞進都恰到好處。
此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突圍》能夠出現在觀眾視野之內,也正說明了國內審查機制正在朝著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向放鬆。可以預料的是,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會看到更多大尺度的現實主義影視劇出現。
說一千道一萬,《突圍》的質量就擺在那,瑕不掩瑜,對敏感題材作品感興趣的觀眾絕對不要錯過。從《突圍》播出後奪取收視率桂冠的實力也證明了大家對這部劇的整體觀感還是比較滿意的,希望這部劇的後續發展能夠再接再厲,能成為主旋律劇的又一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