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t」型重建鋼板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05:42:56 1
專利名稱:脊柱「t」型重建鋼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用於脊柱腫瘤及頸椎病患者椎體切除後脊柱的重建。
背景技術:
近年來,脊柱腫瘤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隨著脊柱外科技術和治療理念的發展,脊柱腫瘤由既往較為消極的姑息治療,正轉變成積極的合理的外科治療。主要手術方式為椎體的切除與重建。椎體重建的材料多為自體骨、同種異體骨、骨水泥、鈦質外科網等。如何科學地選擇重建材料,重建脊柱的生物力學結構顯得尤為重要。重建材料的優劣直接影響術後的療效,重建材料的發展由骨水泥、自體骨、鈦質外科網到碳素纖維複合體、生物玻璃複合體、組織工程骨等,由於骨水泥存在一定的生物毒性;單純的鈦質外科網、碳素纖維複合體、生物玻璃複合體易鬆動移位,聯合應用前路鋼板價格又太昂貴;而組織工程技術不夠成熟,如何選擇一種既能達到良好的骨性融合又有足夠的生物力學強度,且供應充分,價格合理的材料,成為研究的熱點。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目前所用的置入物易塌陷和滑脫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脊柱「T」型重建鋼板,該鋼板不僅能恢復脊柱的高度,而且能有效防止鋼板的鬆動滑脫。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脊柱「T」型重建鋼板,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槽部與體部,槽部與體部構成『T』型結構,槽部置入椎間的環行部分與體部固定於上下椎體的條形部分連接為整體;槽部兩側分別有側孔,體部兩端的條形部分分別有安裝孔。
如上所述的脊柱「T」型重建鋼板,其特徵在於槽部兩端分別有齒狀凸起。
槽部的環行部分可有效的恢復椎體的高度,兩端的齒狀凸起可防止滑脫,在中空的部分可以植骨為骨性癒合做準備,兩側的小孔更有易於骨的生長,使周邊骨與鋼板內的植入骨相連接,加強鋼板的穩定性。固定於病椎上下椎體的鋼板更有防止滑脫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恢復椎體高度的同時還能防止鋼板滑脫,並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為體部,2為安裝孔。
圖2,是圖1的側視圖。其中,3為側孔,4為齒狀凸起,
圖3,是圖1的俯視圖。其中,5為槽部,6為槽部中孔。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脊柱「T」型重建鋼板,它包括槽部5與體部1,槽部與體部構成『T』型結構,槽部置入椎間的環行部分與體部固定於上下椎體的條形部分連接為整體;槽部兩側分別有側孔3,兩端分別有齒狀凸起4;體部兩端的條形部分分別有安裝孔2。
參見附圖。在圖1中,體部1與槽部5連接為整體,寬度相同;安裝孔2在體部1的兩端。在圖2中,體部1與槽部5構成『T』型結構,槽部5兩側分別有側孔3,兩端分別有齒狀凸起4(圖中為圓錐齒)。在圖3中,體部1與槽部5構成中空結構6。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其體部1是弧形的,弧度的大小根據椎體的形狀而定。
手術方法切除病變椎體及相臨的兩個椎間盤後,選擇尺寸合適的『T』型重建鋼板,在槽部5的槽部中孔6中植同種骨或異體骨,再將鋼板嵌入,在體部1兩端的安裝孔2上螺釘將鋼板固定於相鄰的兩個椎體上
權利要求1.一種脊柱「T」型重建鋼板,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槽部與體部,槽部與體部構成『T』型結構,槽部置入椎間的環行部分與體部固定於上下椎體的條形部分連接為整體;槽部兩側分別有側孔,體部兩端的條形部分分別有安裝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T」型重建鋼板,其特徵在於槽部兩端分別有齒狀凸起。
專利摘要一種脊柱「T」型重建鋼板,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槽部與體部,槽部與體部構成『T』型結構,槽部置入椎間的環行部分與體部固定於上下椎體的條形部分連接為整體;槽部兩側分別有側孔,體部兩端的條形部分分別有安裝孔。可以在恢復椎體高度的同時還能防止鋼板滑脫,並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文檔編號A61B17/70GK2920176SQ200620097028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2日
發明者明江華, 周建林, 賈芝和 申請人: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