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向北還是向南發展(蘇州為何被劃分到Ⅰ型大城市)
2023-07-21 04:14:34
近日,國家統計局出版的《2020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首次為我們揭開了中國城市的人口規模分級排名。
值得注意的是,「高富帥」的蘇州,成了這份榜單中最失落的城市。換成其他城市,被劃分到Ⅰ型大城市,可能也不是什麼「糟糕」的事,而蘇州乃「不普通地級市」。
2021年全國城市GDP,蘇州排名第六,超過了絕大多數的省會城市,以及副省級城市。中國地級市之中,蘇州GDP更是二十年來穩坐第一,無人撼動其霸主地位。
眾所周知,製造業是經濟發展的支柱行業,中國製造業三巨頭就是:深圳、蘇州、上海。同時,就連人口蘇州也早已破千萬,超過很多高級別的城市。
蘇大強的實力在此體現得淋漓盡致,因此蘇州被稱為中國最強地級市。
蘇州作為GDP過兩萬億,人口規模過千萬,一個名副其實的「高富帥」城市。但是,他竟然連個特大城市都沒混上。榜單中,連GDP遠不如蘇州的瀋陽、鄭州、長沙、東莞都是特大型城市。蘇州竟然只能跟南昌、太原、烏魯木齊等城市一起並列為Ⅰ型大城市,這讓蘇大強情何以堪。
根據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
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
500萬~1000萬為特大城市;
300萬~500萬的為Ⅰ型大城市;
100萬~300萬的為Ⅱ型大城市;
50萬-100萬的為中等城市;
50萬以下的為小城市。
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就是特大城市,為何人口破千萬的蘇州,只能被劃分到Ⅰ型大城市?
中國的城市,包括直轄市、副省級市、普通地級市、縣級市,但不包括縣。
雖然縣級市與縣雖然級別相同,但定位完全不同,縣級市以工商業為主,縣則以農業為主。所以,對於縣級市,地級市則只是代管,對於縣,地級市進行直管。
名義之別,導致了縣級市與其所在地級市,均被視為獨立城市。所以,榜單之中共有四個縣級市成功「闖入」大城市行列,分別為江蘇崑山、福建晉江以及浙江義烏、慈谿,其均為II型大城市。
衡量城市規模,看的是城區人口,而非全市人口。
蘇州雖然人口多,但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下轄的超強縣級市中,比如蘇州下轄已連續十多年在縣域GDP排名第一的崑山,人口數就有209萬人。同時,蘇州的工業園區沒有民政建制,下轄的114萬人沒有被計入蘇州城區人口。實際上,蘇州工業園區是蘇州CBD所在地,重要的商業中心。
綜上原因,導致蘇州的城區人口只有399萬人,只能成為Ⅰ型大城市。
在GDP超兩萬億的城市中,沒有機場的城市只有蘇州一個。這樣憋屈地「高富帥」城市,除了蘇州,沒有第二座,這顯然不符合中國最強地級市的地位。更讓蘇州耿耿於懷的是,連杭州、鄭州、重慶、西安、都在謀劃第二個機場了,蘇州卻連一個機場都沒有。
有朋友會說:蘇州不在乎機場。
那你就錯了,公開資料顯示,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蘇州提出修建機場的要求不下於5次,每一次都被駁回。
駁回原因:1、無錫的碩放機場就是給無錫和蘇州兩座城市共用的,所以當時命名時,沒用無錫碩放,而是蘇南碩放。2、因為距離蘇州只有一小時車程的上海,已經有了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兩個機場了。
這個邏輯看似彪悍,實則站不住腳。
雖然,蘇州的確佔有29.2%的蘇南碩放機場的股份,但是,話語權還在無錫手中,帶動航空產業發展和航空經濟的得利者也是無錫。
根據蘇州人的親身體驗,蘇南碩放機場雖然距離蘇州不遠,但畢竟要跨市,沒有直達的地鐵,搭乘公共運輸就要倒騰三次,談不上方便。蘇州到上海虹橋機場,雖然有高鐵,但高鐵和機場都需要提前到達,再加上路上各種轉車,蘇州中心區居民去趟虹橋機場,也並不是很方便。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別人的永遠不如自己的方便。
最最關鍵的還是,數據顯示,蘇州近幾年每年有2000萬人次左右的航空需求,蘇州航空需求產生的GDP,都進了上海和無錫的腰包。
最強地級市的蘇州,因為沒有機場,網友們甚至編出「蘇州梅友機場」的段子。
這會兒你還認為蘇州有沒有機場真的無所謂嗎?
所以在「高富帥」的城市,也有其「美中不足」的地方呀。
#頭條創作挑戰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