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教材最後還有嗎(毒教材還沒有下文)
2023-07-21 06:55:07 2
人們的覺醒,有的時候是一點一滴開始的,有的時候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開始的。
前段時間,「毒教材」事件牽涉的人物之廣,引發的熱議規模之大,可謂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
千千萬萬的家長忽然驚愕地發現,日常所用的教材居然摻雜了那麼多不堪入目的插圖,那麼多別有用心的細節刻畫、價值觀誘導,所以反應才如此強烈。
事件從醞釀到高潮已經過了一段時日,相關人員如何處理也沒有塵埃落定,難道是要等到新教材的推出來對衝此事的影響?也只是個猜測。
中國傳統的論資排輩和部門管理的僵化古已有之,想要解決絕非朝夕之功,不要說我等升鬥小民的影響力,就是如同饒毅教授這等一校之長,也有力有未逮的時候。
7 月 13 日,教育部網站發布《關於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高校名單的公示》,其 中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 18 所高校,而在抗疫工作中居功甚偉的首都醫科大學名落孫山,生動地演繹了什麼叫「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
為此,該校校長饒毅在其個人公眾號「饒議科學」上發布文章,表達了對這份公示名單的不同意見:北京的四所醫學院,三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協和醫學院)都名列其中,只有首都醫科大學例外……如果讓入選的 15 個外地公共衛生學院的院長匿名公平投票,他們只可能都投首醫為北京第一。
你看看,大教授也有無可奈何的時候,何況我等!
所以,有些問題的解決,絕非朝夕之功,而是一場持久戰,是一點一滴的爭奪,一絲一絲的進步,一步一步地逼近勝利。
同時,我也絕對信任我們的國家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相信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不斷地識別和剔除某些害人蟲。這也是大國辦事的節奏,治大國若烹小鮮,戒急用忍,不可能暴風驟雨,只能逐步推進,如同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然而,這個事件的發生,是有成果的。
同樣在文化領域,某些有問題的電視劇,就被廣大群眾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例如最近上映的《人生若如初見》開播之後兩個小時,就被緊急下架。
原因是觀眾發覺劇中拿清末的保皇派中、武昌起義時的禁軍統領當做主角,並將其塑造成救亡圖存的「英雄」,還讓革命先烈(原型為「秋瑾」)跟保皇派(兼屠殺革命者的劊子手)談起了戀愛,豈不是荒天下之大謬?!
其次是電視劇《廣州十三行》,以「虎門銷煙」為大背景,居然將林則徐禁菸行動中要抓的人(「十三行」中怡和行的主人伍秉鑑之子伍崇曜)塑造成被「蒙冤入獄」的好漢。
一個靠出賣國家利益,勾結洋人走私鴉片賺錢的奸商,在《廣州十三行》裡,竟搖身一變成了熱愛國家、大義凜然的商人,先賢林則徐反而在劇中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反面人物,簡直將顛倒黑白、胡說八道發揮到極致。
這種操作,在以前也許可以渾水摸魚、矇混過關。只要劇情夠精彩,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萬幸的是經過前期「毒教材」事件的歷練和教育,廣大人民有一雙雪亮的眼睛,不再被華麗劇情迷惑,直指歷史實質和內含的價值觀誘導,毫不留情的揭露了其中醜陋的一面,迅速致使其下架。
關於《廣州十三行》,甚至有網友在文章中指出:
「從資料上來看,這部劇的編劇是很有名氣的,曾編劇過不少知名影視作品,像《走向共和》《恰同學少年》等,而從中也能看出,這名編劇是了解歷史的,肯定也知道《廣州十三行》中的主角,既然了解還把他寫成正派,那麼大概率是收錢辦事罷了!」
事情背後的真相我們沒有調查清楚,不敢妄言。
然而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隨著廣大觀眾鑑賞能力的提升,以後要想繼續宣揚「歷史虛無主義」歷史觀,在文化影視作品中歪曲歷史,摻雜私貨,這種行為會越來越艱難,越來越容易被廣大觀眾發覺和批判,花大錢拍出來的電視劇一旦被貼上這種負面的標籤,必將名聲掃地、血本無歸,這客觀上也是對我們文化領域的一種淨化,一種正向激勵。
所以說,「毒教材」事件的出現,可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終於有了可喜的收成。
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我們還將收穫更多!
在廣大人民日常所見的文化教育、媒體影視領域,夾雜私貨,宣揚有問題的價值觀,意圖瞞天過海,渾水摸魚。這種行為,以前可謂屢見不鮮。
有些關竅,不說明白還會掉以輕心,不以為然。
可是一旦把裡面的門道掰開揉碎,再想夾雜私活、帶節奏,就沒那麼容易了。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倒要看看還有哪些蠅營狗苟之輩繼續在暗地裡做一些什麼勾當。
此外,美國對好萊塢劇本的審查也很值得我們借鑑啊。
有一本書叫做《好萊塢行動:美國國防部如何審查電影》,由美國人戴維·羅布(David L. Robb)撰寫。
書中披露,美國軍方會對好萊塢提出協助申請的影視劇本進行嚴格的審定,並按照自己所期望展示的美軍正面形象提出修改意見,對不利於美軍形象的部分予以刪除,如果片方不遵從美軍的意見行事,則得不到美軍的協助。
有目共睹的是,美國大片越來越「政治正確」了,甚至為了政治正確而歪曲歷史事實,捏造出一些侮辱人智商的人物和情節,可謂歷史虛無主義的集大成者!
那麼,不說如同號稱民主、自由的美國這樣「私人訂製」,量身打造好萊塢歷史虛無主義大片,
至少,忠於歷史、弘揚正能量是基本的題中應有之義吧?
文化作品如果不為人民服務,不為引導和推動歷史向正確方向前進服務,那麼還有多少存在的價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