謳歌親情的高中作文
2024-12-26 02:10:08
謳歌親情的高中作文篇一:《謳歌親情,寫得真實》教案
《緣事析理學習寫得深刻》、《謳歌親情學習寫得充實》、《錘鍊思想學習寫得有文採》、《注重創新學習寫得新穎》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五「表達交流」的內容。這一專題是《考綱》上反覆強調的「發展等級」的四個組成部分。因此從高考的現實要求來說,抓好「發展等級」,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訓練是切實提高作文水平的必由之路。這是編者的意圖,也是我們一線老師的期望。然而面對「親情」這一情感濃度極高的話題作文,其一、過多的講解寫作方法勢必會事倍功半。其二、親情是世界上最真誠、最溫暖、最珍貴的情感,它伴隨著我們的生命歷程,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像陽光一樣照耀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尤其是住宿生,面對生活的拮据,學業的壓力,父母經常的噓寒問暖,在夜深人靜之時,更令他們倍感溫馨、念念不忘。學生的周記中也多次寫到父母接送他們的情景,而他們一想到自己考試的失敗,伸手拿錢就更加愧疚不已,甚至都有放棄學業,為父母分憂的想法。但是也正是那份親情使年輕的心能夠風雨兼程!可以說沒有親人的關愛,沒有親情的溫暖,生命是多麼荒涼!因此抓住作文契機,讓學生盡情抒寫親情,更能湧現出情真意切的美文。其三、令人痛心的是,有些中學生卻感受不到親情.某中學讓學生寫自己最崇拜的10個人,居然沒有人寫自己的父母。問:「你覺得父母愛你嗎?」多數回答是否定的。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對父母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但必須強調,中學生對父母要尊重,要和父母溝通,要愛他們。只有對父母回報時才懂得愛,才感受得到親情。學生如果對親情都熟視無睹,那麼他在精神上是不會成人的。因此,教會學生將感受到的親情淋漓盡致地加以表達,實現的是學生與自我精神的碰撞,與世界的對話;它是對其靈魂的燭照與洗禮,是對高尚而充盈激情的生活方式有意義的點燃——當學生讓親情在筆底溫暖地流瀉時,他託起的何嘗不是一個生花的世界!其四、表現親情時,學生最容易忽視的是生活中的細節,認為家庭活動太平常,以至不能從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寫出來的文章自然就枯燥乏味。因此,我確定以「指導學生從細節中感受親情、通過細節描寫表現親情」作為此課的教學重點,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勢喚醒和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使其達到情不自禁、躍躍欲試的狀態,讓他們對親情的表達有了更多的情感投入後,更加地注重對細節的描寫。基於以上教學實情,這節作文導學課,我確定以下
教學目標:
1、藉助多種方法通過情感渲染,讓學生充分感受和體悟至愛親情。
2、激發學生盡情傾吐內心情感的表達欲望。
3、領會到「我手寫我心」的習作真諦,學會運用生活化的典型細節來表現細膩的至愛親情。
教學重點及難點:
指導學生從細節中感受親情、通過細節描寫表現親情、謳歌親情。
教學工具:多媒體展示、播放有關親情的圖片、歌曲。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開課前,圖片1播放背景音樂《此情可待》]
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好高興啊,因為,今天是我們班袁東同學的生日。讓我們一起來祝福我們的壽星生日快樂!
[圖片2播放背景音樂《生日歌》並持續]
學生活動(一)
請該學生到講臺前。
學生跟唱一小節歌。
教師送賀卡::祝你生日快樂,學習進步,身體健康,吃嘛嘛香,好嗎!
採訪該生:高興嗎?感不感謝大家?在家裡父母怎麼給你過生日?你感謝過他們了嗎?感謝他們什麼
呢?
一、感悟親情
[圖片3]
降生篇
生的歡騰生的悲壯
師:每當我們的生日,父母總會買來蛋糕,點燃蠟燭,做上一桌豐盛的美味,為我們慶祝。我們也許一直都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這一切。可是,你是否會想到過,這一天,曾經是母親的受難日?你是否因為母親所承受的痛苦而對她說過一聲「謝謝」?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條河流。那麼,父母就是我們生命的發源地。他們靜靜地流淌在我們的生命之流中,一路陪伴我們穿過礁石,越過險灘,直到他們最後枯竭。可是,我們卻很少踏進父母生命的河流,去體味其中的滋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也走進父母生命的河流,去感受其中的歡歌與淚水、汗水與艱辛??
[圖片4至11並自動播放背景音樂《哀歌》並保持]
[圖片4]
師:首先,讓我們去探尋生命的源頭,去感受生的悲壯和生的歡騰。
[圖片5、6]
解說:「兒奔生,娘奔死。」為了我們的降生,母親,將承受怎樣的痛苦與危險呢?請看一組剖腹產的圖片。
[圖片7—10,背景音樂保持,不解說]
[圖片11]
解說:感謝我們的攝影師,為我們記錄下這平生難見的場面。此刻,在你的心中,是驚訝?是恐懼?是愧疚?或者,是感動?當我第一次看到剖腹產的照片,我很震驚。因為,我的外甥就是剖腹產。可是,對外甥的母親、我的姐姐,她所承受的痛苦,以前我卻沒多少感受。於是,在一個深夜,我寫下了這樣一首小詩。
[圖片12至20,背景音樂《再見,警察》。教師深情朗誦自己的詩]
《寫給母親》
當滑鼠輕輕點開這組照片
當紅的血和白的刀劃破我的眼帘
我想起了你—母親
當手術刀輕輕劃開你嬌嫩的肌膚
當手術剪吱吱剪破你厚厚的脂肪
當血管斷開
當你說:「輕點,別傷著我的兒」
沒有親人在你的身邊
當小生命發出
第一聲嘹亮的啼哭
你已沉沉睡去
當止血鉗夾住你的血管
我的心卻開始慢慢流血
仿佛,經歷這一場陣痛的是我
而不是
你,我的母親
當你的傷口漸漸癒合
當你的痛楚漸漸淡去
當你的疤痕
漸漸變成我心底
永遠的徽章
當有一天孩子們看到這些圖片
我要告訴他們
那就是
你的母親
[圖片21]
師:這,是我的感受。那麼,你呢?請拿起你的筆,以「我的生日,媽媽,那是你的受難日??」開頭,續寫此刻你的內心感受,寫下你最想說的話。????????????
學生活動(二)
[保持圖片21背景音樂保持。學生寫作,教師巡視交流。]
[保持圖片21和背景音樂。學生朗誦習作片斷。]
[教師適時點評。注意情感與技巧、優生與差生,賞識與鼓勵。]
[聽韓紅演唱的歌曲《天亮了》]
教師旁白:這首歌是韓紅的《天亮了》,這首歌曾打動了億萬電視觀眾,可是誰知道這動人的歌聲背後,還隱藏著一個真實的、催人淚下的故事。那是1999年10月,在貴州的一個風景區,正在運行的纜車突然墜毀,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難。而就在纜車下滑即將墜地的那一瞬間,一對年輕的夫婦,用雙手託起了自己兩歲半的兒子。結果,兒子得救了,這一對年輕的父母卻失去了生命。兒子的生還,是他父母的雙手託起的一個奇蹟。在生和死的瞬間,父母想到的並不是自己,他們用雙手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兒子。學生活動(三)
[欣賞結束後,學生說感受]
師:其實我們的生活雖沒有那樣轟轟烈烈的愛的故事,但我們知道親情是生活中的細節,只要我們細細品味,愛就時時溢滿我們的心房。
二、描述親情
[圖片22]
成長篇
愛的平凡愛的無私
[播放MTV《父親》]後
師:人們常說:「母愛似水,父愛如山。」父親和母親,就像大地上的長江與黃河,是我們生命中的動脈和靜脈。我們的每一口呼吸,都來自他們的肺部;我們的每一滴鮮血,都來自他們的心靈深處。他們所承受的,絕不僅僅是我們降生時的那一份痛苦。他們的肩上,擔著自己的苦楚,擔著我們的生命,擔著為我們付出的一切。
人世間有多少的苦難,我們的父母沒嘗過;人世間有多少的重擔,我們的父母沒擔過?如果說上面這些沉重的鏡頭離你的生活還有些遠,那麼,下面這些瞬間,可能就是你幸福生活的剪影。
[播放MTV《母親》]後
師:父母之愛,常在細節。我們的感動,也源於細節。無論是記憶中最珍貴的童年歡笑,還是風雨中父母最溫暖的懷抱;無論是送別時的句句叮嚀,還是考場外父母望穿秋水的企盼。總有那麼一個瞬間,你不能忘懷;總有那麼一份感動,滌蕩在你我的心間。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多情的筆,描繪父母給你的印象最深的一個畫面,表達你的感動。
學生活動(四)
[圖片25播放背景音樂《此情可待》。學生寫作、念習作交流、學生點評。]
[教師點評要多抓細節。]
【典例欣賞】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朱自清《背影》
[文本27]
學生周記欣賞
高一剛住校,我很想家,就打電話回家,「叮??叮??」電話通了,我仿佛看見媽媽正在洗衣,聽到鈴聲,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電話,嘴裡還不停地說:「別著急,我來了!」「喂?秀,是你嗎?」是媽媽的聲音!我的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媽,我想你!我??」我說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媽媽的顫抖,她一定是一邊笑著,一邊流著淚??
——嚴芳《住校》
三、謳歌親情
[圖片28]
珍惜篇
歲月無情願愛永在
[播放背景音樂《懂你》]
解說:生命的河流由一朵朵幸福的浪花組成。在這些幸福的細節之中,我們一天天地長大,而父母卻一天天地老去??
[圖片29至33]
師:在平凡的每一天,或許,我們不會留意到父母又長出了一根白髮,又多了一道皺紋。終於,父母老了,老得讓我們根本找不到他們昔日的影子。時光一根根地拔去他們頭頂的黑髮,歲月一刀刀地刻下他們額頭的皺紋。為人子為人女的我們,誰不想挽住父母飛逝的青春。可是,我們,誰又能挽住他們飛逝的青春呢!
看著日漸老去的父母,我親愛的朋友,你最想對父母說什麼呢?請同學們靜靜地思考半分鐘,然後用一兩句有蘊味的話來表達自己的心聲。
學生活動(五)
[保持投影背景音樂《懂你》。學生依次發言。]
[教師也就該問題發言。歌曲《懂你》保持。]
師:同學們,老師給爸爸媽媽說的話,可能與你們的都不一樣。養兒方知父母苦,面對日漸衰老的父母,我真想握住他們的手,對他們說:「爸爸媽媽,真想下輩子給你們做一回父親、母親。」讓我也嘗嘗你們的艱辛,讓我也像你們愛我一樣愛愛你們,讓我,給你們買最好的玩具;讓我,天天做好飯好菜給你們吃;讓我,供你們上學,一直念到碩士,念到博士;讓我,保護你們,誰也甭想欺負你們。但是,我知道,下輩子太虛幻。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
[圖片34至37背景音樂《懂你》保持。]
師:珍惜父母的每一份牽掛,珍惜父母在世的每一天,珍惜父母賦予我們的寶貴生命。
[圖片38]同學們,今天,我們徜徉在父母生命的河流中,我們用真情去體悟真情,用真情去寫我真心。你寫下的這些文字,無論是長還是短,我相信,那都是你最真心的話。把開頭的你的感受、中間的細節和結尾對父母說的話,連起來,稍加修改,我相信,那就是一篇優美的文章。晚上回去,讀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看來,寫作並不神秘。因此,我要送給大家四句話:
像感受生命的細節一樣描繪細節。
像提升自己的品格一樣提升作文境界。
常懷真誠之心。
常抒真實之情。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給袁東同學過了一個可能讓他終身難忘的生日。我但願,在你們爸爸媽媽的生日那天,也為他們送上蛋糕,點燃蠟燭,對他們說一聲「生日快樂!謝謝你們,爸爸媽媽!」好嗎?
教學反思:
「文以情感人」,要想讓學生寫出的文章能感動人,首先得讓學生自己感動。有傾吐內心情感的表達欲望,以情促寫,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因此,在教學時我自始至終都注重對學生情感的激發。通過圖片、音樂、感人的故事、欣賞精彩片段等多種方法進行情感渲染,學生充分感受和體悟到了至愛親情。當學生看到那一組刨腹產的圖片時,他們震驚了,原來生命如此來之不易!他們為自己曾因月考成績不理想,要爬在公路上的想法而感到幼稚、慚愧;當學生聽著劉和剛演唱的《父親》,閻維文演唱的《母親》,看到那一幅幅畫面時,有的同學都流淚了。這裡有學生的習作為證。
??我急匆匆地下了自行車,躥過公路焦急的等著車,時間過得真快,我抬頭看表,已經6:10了。母親依然在路對面注視著我,我看到她的雙眼也充滿了著急,那種著急遠遠超過了我的著急。我招手示意她回去,但她仍就站在那,時間一分分的過去了,母親滿臉汗水,著急的雙眼緊盯著過往的每一個車輛,我頓時愧疚極了,自己的事為什麼還要連累母親呢?回想著母親騎車的艱辛,和我一起等車的情景,我更難受了,而這時,最後的一班車終於趕來了,我上了車,看著母親著急的雙眼漸漸充滿了幸福之光時,我樂了。耳邊又想起了《母親》中的「兒行千裡母擔憂」,此時眼前的路仿佛那麼筆直,那是母親用眺望的雙眼將它照亮的!
——《母親是我的全部》片段
我的父親
高二(6)班翟明毅
我的父親是一位種了20年果樹的農民。他沒有父母,小時候唯一的親妹妹也死了,他自己連條褲子也穿不起。有父母的孩子們,不管家庭多麼落魄總還有個家,有吃有穿,有父母的關懷。可我的父親卻不一樣,他春夏秋三季才能混到吃的,冬天可就慘了,三天兩頭挨餓是常有的事,偶爾到冰窟窿裡去捉幾條魚那就是美餐了。晚上只能在某個避風避雨的牆角或者草堆裡,把這裡當作家。後來由於和朋友的聯手發了點「小財」,趕緊弄些蘋果樹苗種在地裡,在周圍空間種上了菜和西瓜,旁邊壘上兩間又低又矮的小房子,算是有了個家,當時由於別人的阻攔,院牆沒法壘,就白天睡覺,晚上幹活,我都沒法想像他是怎樣將牆壘得那樣好。我只聽說,父親當時是這裡幹活最有勁,擁有八般武藝的帥小夥。就是這樣靠一天掙幾毛到幾塊錢慢慢發展到今天,他做了我的父親,我尊重我那可憐的父親。
父親在年輕時,那雙手是用來掙工錢過光棍日子的,當時的手,我想應該是一雙厚厚的,一雙富有生命感的雙手。可如今他的手看了讓人害怕,黝黑黝黑的,布滿了皺紋,手變成了兩個薄餅,血管清清楚楚的突出來。像是皮包骨頭一般,看著手心,我的手心是紅色的,而他的卻是黃色。當年他幹一天活都不礙事,可如今,幹一點活兒,那雙手就舉不起來了,還在不停的發抖。
有一次,頭天我們都在田裡搭葡萄架,要換幾根粗梁,我和父親抬了幾根,第二天他的手便不聽使喚了。我們吃飯時,他說胃不舒服,待會兒再吃。等我們吃完了。他自己一個人去吃,當時我聽到碗被敲的噹噹響,一會又是碟子響,到廚房看時,是父親的發
抖的手在碟子裡噹噹敲著,卻吃不到東西,但我卻幫不上任何忙。看到這裡,我不知說什麼好,不知不覺的兩隻袖子已經溼透了。我多想去幫他吃飯,可我真的猶豫了,事後,我後悔我的行為,也許我的行為太自私
了。我不知道怎樣描述我的父親,他讓我感覺他是世上最可憐的人。
這堂作文導學課,如期實現了教學目標。學生情真意切的文章,不僅打動了他們自己,也深深打動了我。
謳歌親情的高中作文篇三:《謳歌親情》2
謳歌親情學習寫得充實
□戴道
【教學設計說明】
《謳歌親情》是新課程高中語文必修第五冊表達交流第二單元的內容。在教學時我對原文作了較大的改動和處理,使它更適合我們寧夏西海固的學生。在《謳歌親情》這一節作文課裡,我一共選了八篇文章。我想力圖通過範文來提高學生對親情的認識,通過範文的示例教學生學會語言並掌握寫親情類文章的寫法。學生通過對語言的學習而達到情感的潛移默化,達到「教會學生做人」的目的。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語文教育與訓練中,實現自我精神的成長,教師在指導學生的語文活動過程中,自身內在的創造力與生命力也得到了激發。
【教學目的】
我們要用中華民族與全人類最美好的精神食品來滋養我們的孩子,讓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全的發展,為他們的終生學習與精神成長打底。
這是教育的制高點,而且是語文學習目標所在。心懷這樣的目標,我是以如履薄冰的心態來從事範文編選工作的。我在認真履行我「以讀促寫」的作文教學思路,先讓學生作一個感動者、思考者,然後把感動和思考的東西寫下來,這就是作文。學生就能寫心裡話。假話、空話、套話、廢話不僅是作文的失敗,更是做人的失敗。
【選文原則】
1.經典性。經典是民族與人類文明的結晶,同時也是語言藝術的典範,有著永遠的思想與語言的魅力。
2.有多元的開放的眼光。
3.文章有一定深度,作為作文教材選文,應該比教材同類文章範圍更廣、內容更深、更超越。不能低估了中學生學習語言的潛力。
4.引導學生對生命和人生做更深入的探討。
一、親情如燈
親情是世界上最真誠、最溫暖、最珍貴的情感,它伴隨著我們的生命歷程,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像陽光一樣照耀在我們心靈的深處。生命,如果沒有親人的關愛和溫暖,是不敢想像的。親情,無論是父子、母女,還是兄弟、姐妹,無論手足之情,還是骨肉之情,都是天然的,是與生俱來的,是無須尋找的,只須好好珍惜和保護,好好守望和回味。但遺憾的是,由於親情離我們太近,仿佛並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就像對待水和空氣那樣。
讓我們回憶起以前那些在父母膝下承歡的美麗歲月,如花一般綻開的美麗歲月。在對美麗歲月的回望中,閱讀下面的文章,並指出細節描寫。
媽媽
喬典運
她是一位極普通的農村大娘,沒有過轟轟烈烈的業績,連救助別人的好事也很少做過。她太窮了,實在無力去接濟別人,只有陪著流眼淚的人流眼淚。每逢有人講自己如何英雄如何捨己為人時,她就會想起某年某月某日,一個要飯的來到自己門口,鍋裡沒有一口飯,屋裡沒有一把米,沒有打發人家。想起這些她就臉紅、嘆氣,覺得自己活得不像個人。村裡人可不這樣看她,都說只有她才是個真善人。吃食堂時,大家選她打飯,掌握勺叉。一天三兩二兩糧食,有時一兩半兩,分成三頓,又分到每勺裡能有幾粒糝子?掌勺的要想對你好,從鍋裡猛地撈一勺,便稠的多稀的少,不管別人死不死保你活著。要想坑你,從上面給你撇一勺,便全是清水沒有稠的,別人活不活保你得死。她不,不論給誰打飯,打之前都要先把鍋咕咚咕咚攪攪,攪勻了再打,人們喝到碗底比比,沉在下面的糝子都差不多。社員們說她好,承她的情,她不領情,她說:「我給你打多了?」有的幹部們去打飯,叫她別攪從鍋底盛,她裝作沒聽見,還照樣攪,便說她是瞎子,她不認帳,她說:「給你打少了?」後來批她鬥她,說她不分好人壞人,不分敵人自己人,沒有立場,沒有覺悟,叫她檢查,她怯怯地說:「我想??」質逼她想什麼?她喃喃地說:「我想都是人!」
她有幾個孩子,是用奶水汗水淚水養育大的。別的人家給兒女們痛說家史,說老的吃了多少多少苦,受了多大多大罪,他們才得活命才有今天,叫兒女們銘記在心,別忘了報答父母的大恩大德。她不,雖然她吃的苦受的罪比別人大一百倍,她從來不給孩子們講這些,她心裡沒想過叫孩子們報恩。孩子們叫她也講講。她指指院裡樹上的鳥窩,說:「鳥還餵子哩,當媽的不該養活孩子?」
她不講,孩子們格外孝順她。孩子們長大了,工作了,當官了。她還是照老樣子生活,吃平常吃的飯,穿平常穿的衣,做平常做的活兒,說平常說的話,只是對鄉親們格外親近幾分。鄉親們說她好,不像有的人孩子在外面幹個芝麻籽大的事就燒不及了。她說:「有啥燒,怕還怕不及哩。」她這是心裡話,她怕孩子們當了官就變了,不像個人了。
一次,兒子捎回來一張竹子做的躺椅,她看了很不高興,說:「買個這幹啥?」
兒子表白道:「您上歲數了,有時候累了坐坐躺躺方便些。」
她說:「我不要,想坐了有小椅,想躺了有床,你再拿走。」
兒子很為難,解釋說這是最低檔次的東西,不算個什麼。她說:「別看左鄰右舍只隔個山牆,我只要躺下去大腿往二腿上一翹,馬上就變成十裡八裡遠了,誰還和咱來往?」
在她堅持下,兒子只好把躺椅又拿走了。
過了幾年,一天人們來給她報喜,說縣裡開人代會,她的兒子選上縣長了。她沒喜,心裡倒像突然塞了塊石頭。他怎麼能當縣長?他會當嗎?一天裡捎了三趟信兒叫兒子回來。兒子以為出了什麼事,散會後半夜趕回家裡,見媽好好的,就急切地問:「媽,有啥事?」
她叫他坐下,懷疑地問:「聽說你當縣長了,真的?」兒子說:「真的。」「你能幹得了嗎?」「這──」兒子笑笑不知怎麼回答。
「這可不是玩的,你要覺著自己沒這個能耐,趕緊回去給上級說說辭了,別誤了公家的大事!」她說得十分懇切,看著他。
「我學著當。儘量當好。」他看看她眼睛裡的焦急不安,便低下頭不敢再看了。
這天夜裡,娘兒倆睡在一起。他睡著了,她可沒睡著,她一直想到天明,想些什麼她也說不清了。
兒子要走了,問:「媽還有啥事沒有?」
「媽沒能耐,你們從小跟著媽沒享過媽的一天福。」她突然雙手拉住了兒子,眼淚噗噗嗒嗒流下來,嗚咽著說:「你當縣長了,媽也不求享你的福,媽只求你一件事,別叫人們提著你的名字罵你媽,行嗎?」
「媽!」他不由也流下了眼淚,心裡好酸,說:「媽,我報答不了你的恩情,要再叫人家罵你,我還算你的兒子嗎!」
他走了,去當縣長了。媽的話片刻不停地伴著他,一年一年地過去了,人們都說他是個好縣長。每當他聽到頌揚之詞時,他就想,我真是這麼好嗎?小心,別叫人背地裡罵我媽媽。於是,他就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隨時檢點自己的一舉一動,工作做得更好了,對群眾更親近了。
人們只知道他好,不知道他有個好媽媽,沒有人頌揚過她。
評點:
我願意借肖復興《關於情感》中的一段話來說:「無論愛情、友情,還是親情,只要不帶任何世故和絲毫的利害關係,就純潔美好,便是人性中未受汙染最聖潔的感情,猶如一朵清閒難再的莫奈和周敦頤的蓮花。」
「總有一天,我們和孩子都會垂垂老矣,那一朵蓮花也會漸漸離我們遠去,以至朦朧得見不到一點影子。但只要想著它,只要不淡忘它,它便會溫暖著我們的心,激蕩著我們的生命,圍起一道抵禦四周物慾橫流、市儈叢生、庸俗泛濫而真情稀薄猶如缺氧的高山大漠的長城。我們便不會自我擊敗而僅僅淪落為高級動物。我們就會懂得有的感情可以絢爛如節日的禮花轉瞬即逝,有的感情卻刻進樹的年輪,刻進霜晨月夕,刻進日月星辰而地久天長!」
你認為這篇文章最成功的地方是什麼?
以心換心
伍春明
我是背著苦難來到這個世界的。
我兩個月大時,隨著一聲重重的嘆息,醫生在病歷上寫下了先天性心臟病的判決,並預言我活不過20歲。
五彩斑斕的童年,我記憶中印象最深的是父親緊鎖的眉頭和媽媽的淚眼,還有白大褂、靜滴架和病房裡那一大片陰冷刺眼的白色。
父母帶著我,每走一步都很艱難。他們時刻都能感覺到死神的威脅,但他們從未放棄過抗爭。這是一場必敗無疑的與命運的搏鬥,他們為我耗盡了心力。體弱多病的媽媽終於在我三歲那年一病不起,竟在我前面走了。
一位平凡的女性接納了我們這對多災多難的父女,那就是我的繼母。她使這個破碎家庭重新沐浴在女性慈愛的光輝裡。也許是從小就感受到自己與別的孩子不一樣,我常常獨來獨往,性格孤僻,但直至一次不小心打壞了一個小夥伴的金魚缸,才從她母親惡毒的咒罵裡知道了關於我生命的全部實情。
那時候我八歲。
那時候繼母生的小妹妹會唱很好聽的歌了。
都說這個人見人愛的妹妹是上天給父親的補償。她自小聰明乖巧,又長了一張極精緻的臉,活脫脫一個古典美人的模樣。她給父親苦難的生命帶來無限的歡欣。她像一朵吉祥的雲,飄在我們的頭頂。從此,我家的天空出現了溫暖的霞光。
然而我只是這個逐漸幸福起來的家庭的旁觀者,這種幸福不屬於我。我在這個世界的日子過一天便少一天,誰也不知道我每次昏倒之後能不能醒來。眼看著一個美好的生命在我眼前活蹦亂跳,人們對她的讚美折磨著我的神經,我越來越嫉妒她、恨她,恨這個世界。
上帝只給我20年或者更短的生命,還奪去了我的媽媽。而妹妹是這樣的健康美麗,這樣的無憂無慮。憑什麼她的命這麼好,憑什麼我要受這麼多苦?我滿腔怨憤,整天陰沉著臉,向每一個與我接觸的人發洩著自己的仇恨,要麼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整天不吃不睡不說話。好端端的一個家讓我弄得陰雲密布,父母還得處處陪著小心,生怕說話說重了刺激了我。
偏這個妹妹又格外的大度,從不計較我的壞脾氣,只是一門心思地對我好。父親經常要出差,我一發病就全靠她和母親照顧。母親是個責任心很強的中學教師,有時候她有課不能請假,妹妹就圍起圍裙,脖子上掛著鑰匙,小小年紀就像模像樣地當起了家。
就這麼磕磕碰碰的,我居然活到了19歲。同時,我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我的心臟已衰弱到極點,我經常昏倒,日常生活都少不了人照顧。市裡最大的醫院作為活標本收下了我,我認定住進那間白房子就再也出不來了。
那時,妹妹剛進入她生命中最美的年華,她的美無時不令我自慚形穢。這樣的青春這樣的純淨這樣的嫋嫋娜娜,而且還有一副與母親相比毫不遜色的菩薩心腸,善解人意、任勞任怨又溫柔體貼,把人照顧得無微不至,直讓我嫉妒之餘又心服口服。而醫生護士們對她的讚美,也使母親過早出現的皺紋舒展開來。
這個天使般的妹妹成了病房裡大家目光追逐的亮色。每到下午四點她放學的時候,總有人比我更關心她今天來不來。一天,在妹妹本該到來的時間裡,醫院卻開進了一輛救護車,車上躺著的,是從附近十字路口的車輪下抬起來的妹妹。
那時候父親在美國講學,一切打擊都是母親一個人承受。醫生神色黯然地告訴母親:「希望很渺茫,腦部的傷很重。即使能搶救過來,也很可能是植物人或者全身癱瘓。但她的心臟還沒受損傷??」
然而,上手術臺的卻是我。一位護士跟我說:「你母親是拿她親生女兒的心希望換回你一條命呵!」
我愣住了,忽然覺得我是個罪人。我使親生媽媽為我勞累而死,又使一個年輕美好的生命危在旦夕,我根本就不應該活著!我衝到醫生值班室,跪在母親腳下說:「讓我死吧,我欠你們的太多。我可以把所有的器官都給妹妹,只要她能活下來。」
「孩子,把她的心放在你身上,你活著,也就是她活著了。」
當我醒來的時候,父親和母親正守在我身旁。我緊緊攥著母親的手,喊著妹妹的名字,泣不成聲。母親撫摸著我的頭髮說:「小妹沒走,我在你眼睛裡看到她了。」
評點
親人的愛像一架梯子,可以將你舉向新的高度,像一點星光,可以引你走出無邊的暗夜??親人的愛以鹽分和血漿,滋養我們的脊骨和心靈。我們雖不能對那愛的雨露和陽光有所回報,但我們至少可以通過努力不令他們失望啊!
父親,你是座聳立的山
胡章平
小鎮的汽車站到了,父親放下肩上一直背著的我的行李,說道:「到學校給家裡寫信。」這是走了十幾裡山路後父親說的第一句話。我答應了,木訥的父親就再沒開口,只是默默地看車來的方向,手中拿著我簡單的行李。我從側面看了一眼父親,內心一陣酸楚。父親太蒼老了,但我卻要離家遠行去讀大學,他那已經布滿皺紋的臉上又不知要爬上幾道皺紋了。我這長子能給這家帶來什麼,弟妹小,母親身體又不好,父親肩上的擔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親瘦小有些乾枯的身體,我擔心他會被艱辛的生活壓垮。車來了,我跳上汽車,父親在扎得結實的行李上又仔細地查看了一遍,挨個兒拍了拍,才遞給我。我站在車門口,等著父親還有什麼話,但他只是眯著眼睛,看了我幾眼,終於沒說一句話。車開了,父親還站在那兒,直到變成了一個黑點,被汽車掀起的漫天塵土裹住。
[謳歌親情的高中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