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防跑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02 08:59:32 1
專利名稱:斜井防跑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山開採,對斜井下延時,保護工作面免受礦車斷繩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跑車事故,對獨頭作業工作的人員、設備,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的、一種安全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礦山獨頭斜下延作業中,都沒有較好的安全防護設施,傳統作業是設防護擋牆(用木柴、沙袋、壘起的活動牆)、防護檔門(杆)有的是兩者配合使用,還有的乾脆不設。傳統裝置、笨重、繁瑣、移動不便,工作人員略有懈怠,一但發生跑車事故,後果非常危險,給安全生產將造成很大的危害。由其是出礦碴時、每提升一次就需移動擋門(或牆)二次,時間一長,工作人員很容易疲勞,產生僥倖心裡而漏設或不設。當工作面下延深入,擋牆(門、杆)下移,需要多人配合實施,下延越深,提升斜長越大,設置擋牆(門、杆)所需的材料越多,移動越不方便,操作就越麻煩,勞動強度也隨之增加。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裝置的繁瑣和不足,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置方便,操作容易,且安全可靠,一人即可操作的防跑車裝置,極大的改善傳統擋牆(擋門、杆)之不足。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下延的巷道兩壁。利用巖石電鑽、鑽五個孔,製做八個緩衝吸能器和二組旋轉機構插入孔中,再將一段鋼絲繩系入吸能器中,吸能器由上、下卡殼組成,上下卡之間用螺栓連接,將鋼絲繩夾住,之間用調整墊預調夾繩的預緊力。繩與吸能器組成一個離軌面有一定高度且與軌面保持平行的一個U型擋車繩環。在繩環的擋車部位,加設骨架和防脫網,繩環是由骨架包容後形成並與旋轉機構相連接。目的是正常工作時實現開、關控制,即拉車時抬起,其它時間常閉。當發生跑車時,礦車撞擊繩環,帶動鋼絲繩在吸能器中摩擦滑動,通過四組不同阻力吸能器的吸收,使礦車逐漸減速,最後停車,達到防跑車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斜井提升礦車發生斷繩跑車時,能平穩的將跑車抓住。正常工作時,一人即可操作,也可實現各種控制,如電控、風控、液控。整個裝置是由一根鋼絲繩,8個吸能器完成抓車,結構簡單。可重複使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工作實施布置圖之主視圖,圖2為俯視圖。
圖1中的1、吸能器,2、鋼絲繩,3、旋轉機構,4、骨架,5、牽引繩,6、軌道,7、枕木。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中,八個吸能器1沿巷道兩側壁與軌道面平行均布四個吸能器,用巖石電鑽將兩側壁鑽4個垂直壁面孔,把吸能器插入孔中即是。相同方法將旋轉機構3、在兩壁沿下延方向最前處各設一組旋轉機構,之後,將鋼絲繩系入吸能器、骨架,至另一側吸能器,依次調整好。調整的原則是靠近骨架側的吸能器為最松,順序往後,一個比一個緊,這樣當抓跑車時,讓鋼絲繩隨跑車動起來,逐漸減速,最後一組吸能器將車抓住,達到防跑車目的。骨架與旋轉機構的連接是插接,當發生跑車,礦車撞上骨架時,骨架與旋轉機構自動脫離。正常工作由牽引繩,牽引起、落,讓礦車通過。
權利要求1.一種防跑車裝置,是由吸能器、鋼絲繩,旋轉機構、骨架等構件組成,其特徵是鋼絲繩在吸能器中可做摩擦滑動的連接,骨架與旋轉機構是骨架能與旋轉機構在外力作用下自動脫離的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車裝置,其特徵是吸能器是由上下兩塊卡鐵及杆軸、螺栓,調整墊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車裝置,其特徵是旋轉機構與骨架的活動插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車裝置,其特徵是,吸能器,旋轉機構是用巖石電鑽,在巷道側壁上鑽孔直接插入布置。
專利摘要一種斜井防跑車裝置。它是由緩衝吸能器、旋轉機構、鋼絲繩、骨架機械連接,沿下延提升軌道,且與軌面平行的布置。鋼絲繩與軌面平行構成一個U型擋車繩環。繩環是由骨架包容後形成並與旋轉機構相連接。目的是正常工作時實現開、關控制,即拉車時抬起,其它時間落下。當發生跑車時,礦車撞擊繩環,帶動鋼絲繩在吸能器中摩擦滑動,通過四組不同阻力吸能器的吸收,使礦車逐漸減速,最後停車,達到防跑車目的。
文檔編號B61K7/16GK2717781SQ20032010401
公開日2005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27日
發明者庚振昌 申請人:庚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