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旋轉內桶的提頭式碎紙機的製作方法
2023-11-02 06:50:32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碎紙機。
背景技術:
為有效避免文件內容洩密,碎紙機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辦公設備,現有技術的碎紙機一般是機體內安裝有用於碎紙的機頭和用於裝廢紙的紙屑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當紙屑桶裝滿紙屑時,使用者需要將紙屑桶從碎紙機內取出,再倒掉裡面的廢紙。這種清理紙屑桶的工作非常不便,而且還需要使用者有一定的力量去完成。因此現有技術的碎紙機存在使用便利性較差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便於傾倒紙屑的使用便利性更好的碎紙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以上問題所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碎紙機,一種帶有旋轉內桶的提頭式碎紙機,它包括機體和內桶,所述機體的上部為碎紙機機頭,機體的下部為容置腔,所述內桶放置在容置腔內,容置腔前後兩側各設有開口;所述容置腔左右兩側壁設有對稱的軸孔,所述內桶左右兩側外壁上設有對稱的轉軸,兩個轉軸分別轉動連接在兩個軸孔內;所述軸孔到容置腔底部的距離大於轉軸到各自對應的內桶左右側面底部邊角的距離;所述軸孔到容置腔頂部的距離大於轉軸到各自對應的內桶左右側面頂部邊角的距離。
採用以上結構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帶有旋轉內桶的提頭式碎紙機的內桶在機體內通過轉軸與軸孔的轉動可實現將內桶旋轉傾倒紙屑,省去了將內桶取出再傾倒紙屑的麻煩。
作為改進,所述機體頂部設有提手,這樣的設置便宜於攜帶和有助於提起碎紙機機頭。
作為改進,所述內桶後側面底部設有內凹,內凹處設有把手。這樣的設置是有助於傾倒紙屑桶時對紙屑桶著力。
作為改進,所述內桶後側面內凹的上方設有透明視窗。這樣的設置可讓使用者觀察紙屑桶內的紙屑情況。
作為改進,所述容置腔前側面開口垂直方向的長度小於容置腔後側面開口垂直方向的長度,容置腔前側面開口和容置腔後側面開口的上端平齊,容置腔前側面開口和容置腔後側面開口均與內桶上端平齊。這樣的設置使容置腔前側面開口下端對內桶起到限位作用。
作為改進,容置腔後側面開口垂直方向的長度等於內桶的高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內桶放置時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內桶傾倒時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後側面示意圖。
如圖所示:1、機體,11、機頭,12、容置腔,13、軸孔,14、提手,2、內桶,21、轉軸,22、內凹,23、把手,24、透明視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圖5所示,一種帶有旋轉內桶的提頭式碎紙機,它包括機體1和內桶2,所述機體1的上部為碎紙機機頭11,機體1的下部為容置腔12,所述內桶2放置在容置腔12內,容置腔12前後兩側各設有開口;所述容置腔12左右兩側壁設有對稱的軸孔13,所述內桶2左右兩側外壁上設有對稱的轉軸21,兩個轉軸21分別轉動連接在兩個軸孔13內;所述軸孔13到容置腔12底部的距離大於轉軸21到各自對應的內桶2左右側面底部邊角的距離;所述軸孔13到容置腔12頂部的距離大於轉軸21到各自對應的內桶2左右側面頂部邊角的距離。
所述機體1頂部設有提手14。
所述內桶2後側面底部設有內凹22。
所述內凹22處設有把手23。使用時,只需手握內桶2處的把手23,將內桶2旋轉,內桶2的桶口從容置腔12前側面的開口中伸出,則紙屑從內桶2中倒出。
所述內桶2後側面內凹22的上方設有透明視窗24。
所述容置腔12的前後兩側面開口為方形,所述容置腔12前側面開口垂直方向的長度小於容置腔12後側面開口垂直方向的長度,容置腔12前側面開口和容置腔12後側面開口的上端平齊。
容置腔12後側面開口垂直方向的長度等於內桶2的高度。
以上實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不僅限於以上實施例還允許有其它結構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要求範圍內變化的,均屬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