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試劑混勻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02 03:58:15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勻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試劑混勻裝置。
背景技術:
在診斷儀器反應中,易沉澱的試劑使用時要求處於懸浮狀態,且分布均勻,這樣試劑針吸取時才能得到均勻的數量,保證反應質量。因此,在提取試劑前,需將試劑混勻。現有的混勻方式主要有兩種:1、手動搖勻方式,該過程一般需要半個小時,等待時間長且浪費人力;2、機械攪拌方式,將混勻棒在試劑試管液面下攪動,這種混勻方式在每一次使用後需要清洗混勻棒,以避免試劑之間交叉汙染;3、機械旋轉混勻方式,將試劑試管放在單方向旋轉的試劑盤上進行混勻,該混勻方式由於試劑隨試劑盤單方向旋轉,這樣混合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狀況,提供一種混合效率高、避免交叉感染且混合效果好的試劑混勻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試劑混勻裝置,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上的轉盤,該轉盤中心安裝有轉軸,該轉軸與電機相連,其特徵在於:所述轉盤的邊緣安裝有伸縮驅動機構,該伸縮驅動機構的伸縮驅動軸上安裝有試管夾持機構,所述伸縮驅動機構與控制器相連。
優選地,所述伸縮驅動機構的伸縮驅動軸與所述轉盤相垂直。
優選地,所述伸縮驅動機構的伸縮驅動軸與所述轉盤平行。
優選地,所述伸縮驅動機構設置為一個或多個。
優選地,所述伸縮驅動機構為氣缸。
優選地,所述電機通過電機安裝支架安裝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電機與所述轉軸通過皮帶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試劑試管除了做旋轉動作外,還由伸縮驅動機構做來回伸縮運動,通過多個方向的運動使試劑試管中的試劑混合更加均勻,具有混合效率高,混合效果好的優點;且不需要藉助攪拌棒進行攪拌,避免了交叉感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中」、「下」、「前」、「後」、「左」、「右」、「內」、「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關係是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是為了便於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它包括底座2、設置在底座2上的轉盤7,該轉盤7為圓形轉盤。底座2的底部設置有支撐腳1。轉盤7中心安裝有轉軸6,該轉軸6與電機3相連。電機3通過電機安裝支架4安裝在底座2的底部。電機3與轉軸6通過皮帶5連接。電機驅動通過皮帶傳動,從而帶動轉盤儀器轉動。
轉盤7的邊緣安裝有伸縮驅動機構8,該伸縮驅動機構8可設置為1個或多個,伸縮驅動機構8優選設置為氣缸。伸縮驅動機構8的伸縮驅動軸9上安裝有試管夾持機構10。該試管夾持機構10上夾持有試劑試管11。伸縮驅動軸9與轉盤2相垂直。
伸縮驅動機構8連接有控制器,伸縮驅動機構8的伸縮頻率由控制器控制。
試劑試管被夾持在伸縮驅動機構的伸縮驅動軸上,由於伸縮驅動機構安裝在轉盤的邊沿,試劑試管不僅繞轉軸轉動,而且受伸縮驅動機構驅動上下運動。從而使試劑試管中的試劑混合更加均勻。
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區別點在於伸縮驅動機構8水平安裝在轉盤2上,伸縮驅動機構8的伸縮驅動軸9與轉盤2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