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器皿瀝乾架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09:53:36 2
專利名稱:玻璃器皿瀝乾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驗室用輔助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玻璃器皿浙幹架。
背景技術:
實驗室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實驗教學向學生傳授知識是認識世界的方法,在實驗室裡學習和鍛鍊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接受知識,培養能力,進行各方面創新素質教育、訓練和提高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實驗更成為理論研究者的溝通渠道,使其可以在精確可控和可測量的條件下檢驗理論,這是在經驗研究中難以獲得的。 然而在實驗過程中,洗滌和乾燥玻璃器皿是關係到實驗成敗、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是上次實驗結束後必須要做的一項收尾工作,也是下次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對於不急等用的器皿進行乾燥的方法是晾乾法,即洗淨器皿後在無塵處倒置浙去水分,然後自然乾燥。但在清洗大量器皿時,器皿衝洗過後要運輸到無塵檯面上,運輸過程繁瑣;乾燥過程中大量水分流到臺面或地面,很不衛生;各種器皿擺放在檯面上,十分不整齊。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公開一種移動、使用方便、可充分浙幹的玻璃器皿浙幹架。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玻璃器皿浙幹架,由框架、上層浙幹網、中層浙幹網、下層浙幹網、導液盤、導液管、把手和萬向輪組成,上層浙幹網、中層浙幹網和下層浙幹網通過導軌與框架連接,上層浙幹網、中層浙幹網和下層浙幹網設置有把手,框架的底部安裝有導液盤,導液管與導液盤連接,框架底部的四個角上分別安裝有萬向輪。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解決了實驗室內清洗器皿後存在的晾放不易、影響室內整潔等問題,放置平穩、存取方便、潔淨衛生、整齊美觀,既便於實驗操作,提高實驗室工作效率,又節省空間,美化環境。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框架,2、上層浙幹網,3、中層浙幹網,4、 下層浙幹網,5、導液盤,6、導液管,7、把手,8、萬向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玻璃器皿浙幹架,由框架、上層浙幹網、中層浙幹網、下層浙幹網、導液盤、導液管、把手和萬向輪組成,上層浙幹網、中層浙幹網和下層浙幹網通過導軌與框架連接,上層浙幹網、中層浙幹網和下層浙幹網設置有把手,框架的底部設置有導液盤, 導液管與導液盤連接,框架底部的四個角上分別設置有萬向輪。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可移動、可抽拉、多層架、不同規格浙幹網口及排水通道設計,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解決實驗室內清洗器皿後存在的晾放不易、影響室內整潔等問題,實現培養皿、玻片、移液管、試管、錐形瓶、燒杯、量筒、容量瓶、漏鬥等玻璃、陶瓷、金屬、塑料和橡膠等不同材質各種形狀尺寸的器皿乾燥過程中的平穩放置、存取方便、潔淨衛生、整齊美觀,既便於實驗操作,提高實驗室工作效率,又節省空間,美化環境。
權利要求1. 一種玻璃器皿浙幹架,由框架、上層浙幹網、中層浙幹網、下層浙幹網、導液盤、導液管、把手和萬向輪組成,其特徵在於上層浙幹網、中層浙幹網和下層浙幹網通過導軌與框架連接,上層浙幹網、中層浙幹網和下層浙幹網設置有把手,框架的底部安裝有導液盤,導液管與導液盤連接,框架底部的四個角上分別安裝有萬向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玻璃器皿瀝乾架,由框架、上層瀝乾網、中層瀝乾網、下層瀝乾網、導液盤、導液管、把手和萬向輪組成,上層瀝乾網、中層瀝乾網和下層瀝乾網通過導軌與框架連接,上層瀝乾網、中層瀝乾網和下層瀝乾網設置有把手,框架的底部安裝有導液盤,導液管與導液盤連接,框架底部的四個角上分別安裝有萬向輪。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解決了實驗室內清洗器皿後存在的晾放不易、影響室內整潔等問題,放置平穩、存取方便、潔淨衛生、整齊美觀,既便於實驗操作,提高實驗室工作效率,又節省空間,美化環境。
文檔編號B01L9/00GK202078911SQ20112019037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8日
發明者孫睿, 崔裕龍, 李秀霞, 王長平, 邵紅 申請人:佳木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