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襯旋風氣固分離方法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1:00:26 1
專利名稱:加襯旋風氣固分離方法與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環境保護用設備如煙氣除塵、高粉塵環境通風及粉粒產品的收集等技術領域。
旋風氣固分離法是目前常用的氣固分離方法之一。旋風氣固分離裝置的類型和產品有很多種,但目前通用的氣固分離裝置由於存在「擴散」和「返混」效應,其氣固分離的效率比較低。
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於要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能夠大大消除「擴散」和「返混」效應的方法和裝置,提高旋風氣固分離的效率。
本發明的發明人經過研究發現,現有技術的旋風氣固分離裝置的「擴散」和「返混」效應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所使用的迫使氣流產生旋轉的壁面與收集固體顆粒(塵粒)的壁面是同一壁面(外桶壁)引起的,只需在旋風氣固分離裝置的外桶壁內加裝一個襯套,使襯套與外桶壁間產生一個氣流滯止區,在襯套上開制一定數量和分布的塵粒收集孔,當含塵氣流進入旋風氣固分離裝置後,氣流中的塵粒(固體顆粒)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向襯套運動,當遇到塵粒收集孔時即穿孔而過進入氣流滯止區(當塵粒進入氣流滯止區後,由於其中的擾動很小,塵粒從塵粒收集孔中返回襯套內的機會極小),而後經收集鬥被收集,從而大大消除「擴散」和「返混」效應,提高旋風氣固分離裝置的效率。
經進一步的研究和試驗發現,襯套上的開孔率應不少於0.5%,塵粒收集孔的寬度(或者孔徑)應不小於1mm,襯套與外桶壁的平均間隙應不小於5mm。
附圖是本發明的加襯旋風氣固分離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也是本發明加襯旋風氣固分離裝置的示意圖。
圖1是本發明加襯旋風氣固分離裝置的縱向剖視示意圖,圖2是圖1的A向局部剖視示意圖,圖3是襯套平面展開示意圖,圖4是塵粒收集孔的剖面示意圖。
圖中,1-出氣口,2-襯套,3-外桶壁,4-氣流滯止區,5-緊固件,6-收集鬥,7-下折邊,8-鎖氣器,9-上蓋板,10-進氣口,11-定位件,12-上遊孔邊,13-下遊孔邊,f-滯止區間隙,b-塵粒收集孔寬度或孔徑,d-塵粒收集孔下遊孔邊凸起高度,e-襯套厚度。
在附圖給出的實施例中,本發明的加襯旋風氣固分離裝置由出氣口1、襯套2、外桶壁3、氣流滯止區4、收集鬥6、鎖氣器8、上蓋板9、及進氣口10構成,其中(1).襯套2依靠定位件11定位在外桶壁內,靠緊固件5固定住,襯套2的厚度大於0.5mm;
定位件11的作用除定位外,還可以進一步降低滯止區內的擾動,在襯套的厚度e較薄或開孔率較大時,應增加定位件的數量及長度;緊固件5應保證密封性;另外襯套也可靠焊接固定住,因此襯套2可根據具體要求做成可拆裝和不可拆裝的兩種型式。
(2).襯套2上制有塵粒收集孔,襯套2上的開孔率大於0.5%,襯套2上各處的開孔分布可以有所不同,在塵粒濃度高、塵粒尺寸小而氣流流速低處開孔分布偏多,反之偏少,應視塵粒尺寸分布及流動情況確定。
(3).塵粒收集孔的寬度(或孔徑)大於1mm,塵粒收集孔的開口方向垂直於襯套的內外表面、長形孔的走向與旋風氣流的方向垂直;塵粒收集孔的開口方向與襯套2的內外表面的垂線方向可以製成夾角狀,而且長形塵粒收集孔的開口走向與旋風氣流的方向也可以製成夾角狀,這兩個夾角均應製成銳角。
(4).塵粒收集孔下遊孔邊13呈凸起狀,凸起高度d由公式d<a×γ/v確定,公式中的參變量γ是氣體運動粘性係數,v是摩擦速度,a是一個小於10的係數;
塵粒收集孔的上遊孔邊12(氣流來向)和下遊孔邊13(氣流去向)均可製成圓角或一般的機械加工角。
(5).在襯套2下邊靠近鎖氣器8方向收集鬥6內部加裝下折邊7,下折邊7上亦開有塵粒收集孔,其開孔率、塵粒收集孔的分布、塵粒收集孔的開口方向和大小均與襯套的相應要求相同。
另外,由於襯套2已經起到了使氣流旋轉的作用,外桶壁不必一定做成圓形,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做成圓形或非圓形。也可以在一個外桶壁內裝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襯套。
本發明的加襯方法不但適用於各種類型的旋風氣固分離裝置,及多管旋風分離裝置的旋風子,也能用來發展新型旋風氣固分離裝置。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不僅完成了發明目的大大降低了「擴散」和「返混」效應,使旋風氣固分離裝置的效率提高了1~3%,而且由於加裝的襯套可以製成可拆裝的,使得旋風氣固分離裝置的易摩損部分可以單獨更換,從而使整個旋風氣固分離裝置的使用壽命大大提高。
權利要求
1.加襯旋風氣固分離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旋風氣固分離器的外桶壁內加裝襯套,襯套上制有塵粒收集孔,襯套上的開孔率不少於0.5%,塵粒收集孔的寬度(或孔徑)不小於1mm,襯套與外桶壁的平均間隙不小於5mm。
2.加襯旋風氣固分離裝置由出氣口1、襯套2、外桶壁3、滯止區4、收集鬥6、鎖氣器8、上蓋板9、進氣口10構成,其特徵在於(1).襯套2依靠定位件11定位在外桶壁內,靠緊固件5固定住,襯套2的厚度大於0.5mm;(2).襯套2上制有塵粒收集孔,襯套2上的開孔率大於0.5%;(3)塵粒收集孔的寬度(或孔徑)大於1mm,塵粒收集孔的開口方向垂直於襯套的內外表面,長形孔的開口走向與旋風氣流方向垂直。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加襯旋風氣固分離裝置,其特徵在於塵粒收集孔的開口方向與襯套2的內外表面的垂直線成夾角狀,夾角為銳角。
4.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加襯旋風氣固分離裝置,其特徵在於長形塵粒收集孔的開口走向與旋風氣流方向成夾角狀,夾角為銳角。
5.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加襯旋風氣固分離裝置,其特徵在於塵粒收集孔下遊孔邊13呈凸起狀,凸起高度d由公式d<a×γ/v確定,公式中的參變量γ是氣體運動粘性係數,v是摩擦速度,a是一個小於10的係數。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加襯旋風氣固分離裝置,其特徵在於塵粒收集孔下遊孔邊13呈凸起狀,凸起高度d由公式d<a×γ/v確定,公式中的參變量γ是氣體運動粘性係數,v是摩擦速度,a是一個小於10的係數。
7.如權利要求5、6所述的加襯旋風氣固分離裝置,其特徵在於在襯套2下邊靠近鎖氣器8方向收集鬥6內部加裝下折邊7,下折邊7上亦開有塵粒收集孔,其開孔率、塵粒收集孔的開口方向和大小均與襯套的相應要求相同。
全文摘要
本發明在現有技術的旋風氣固分離裝置的外桶壁內加裝帶有一定數量和分布規律塵粒收集孔的襯套,使襯套與外桶壁間產生一個氣流滯止區,當含塵氣體進入旋風氣固分離裝置後,氣體中的塵粒靠離心力的作用向襯套運動,從而穿過塵粒收集孔進入氣流滯止區,而後經收集鬥被收集,因而大大消除了「擴散」和「返混」效應,將旋風氣固分離裝置的效率提高了1~3%。同時由於襯套可製成可拆裝的,大大的延長了整機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04C5/103GK1084105SQ9211043
公開日1994年3月23日 申請日期1992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1992年9月12日
發明者黃普, 黎軍 申請人:黃普